近日,有媒體披露,內蒙古包銀高鐵新建工程的鐵路橋面防水,使用了不合格的噴涂橡膠瀝青防水涂料,該信息迅速進入了公眾的視野,引發網民熱議。
事件發生后,央視記者從工程的業主單位蒙冀鐵路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對媒體報道情況高度重視,迅速成立調查組,赴現場展開全面調查。
在高速鐵路橋的建設中,為阻止水分滲透進橋面內部,導致混凝土和鋼筋腐蝕,往往會在鐵路橋面上鋪設一層防水材料,保護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受水的侵害,從而維護橋面結構的長期穩定性,延長道橋的使用壽命。
(中國交通廣播記者拍攝:鐵路橋面上的噴涂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和施工機械)
今年7月份,蒙冀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在抽檢中,已經發現了河北澤潤工程橡塑有限公司供應的噴涂橡膠瀝青防水涂料不合格。對防水材料質量的考量,關鍵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低溫柔性,一個是拉伸強度。內蒙古地處北方,冬季寒冷,所以要求防水材料是耐寒的,要在-40℃材料保持完好,而包銀高鐵新建工程的鐵路橋面防水,檢測的結果是-30℃時,已經不符合標準了;至于拉伸強度,標準要求是≥1.2MPa,樣品是0.5 MPa,與標準相差比較多。
防水材料不合格,勢必會導致鐵路橋面無法達到設計的使用壽命,在使用期間過早地出現安全隱患,為某一天釀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埋下禍根。
在業主單位發現噴涂橡膠瀝青防水涂料不合格時,包銀高鐵工程內蒙古段,半數以上的鐵路橋防水已經完工。這肯定會使業主單位陷入兩難境地:后面還沒施工的好辦,已經施工的怎么處理?返工,勢必造成巨大的損失,心疼肉疼;不返工,埋下隱患怎么辦?如今又被知情人士披露給媒體,想隱瞞也不大可能了。
在7月到10月之間,工程因此而停工數月。但10月24日,有記者來到工地,發現工程已經恢復。對此前停工的原因,工人介紹說是橋面防水材料噴薄了。但已經施工的也沒辦法了,薄了就薄了。可是,據知情人的舉報,這根本就不是噴涂薄厚的問題,而是材料質量的問題,難道在已經發現防水材料質量有問題后,他們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揣著明白裝糊涂,繼續施工,對此前已經施工的工程質量置若罔聞嗎?
7月到10月的停工,說明他們發現了問題,試圖尋找解決的辦法。10月24日記者看到復工,聽到解釋,想必就是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心存僥幸,蒙混過關,對工程隱患不予理睬,對今后的安全不予關注,只求眼下能順利完工!
為了不被追責,為了避免損失,他們選擇了逃避。殊不知,這是一種犯罪,是對未來遭遇事故的高鐵乘客的犯罪。如果當初采購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尚屬較小的失職,而在發現問題后又試圖隱瞞,這是為逃避小錯而鑄成大錯。因為這一次隱瞞,將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置身險地,性命不保。
事件被媒體披露,網民義憤填膺,紛紛留言聲討:“為什么要舉報了才成立調查組?監理部門是擺設嗎?堅決嚴懲嚴查重判!!!”
還有的網友提到了西安地鐵建設中的偷工減料事件:“參照西安地鐵處理方式!” 2017年3月,一名自稱是陜西奧凱電纜有限公司員工的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篇名為《西安地鐵你們還敢坐嗎》的帖文,稱西安地鐵三號線存在安全事故隱患,整條線路所用電纜“偷工減料,各項生產指標都不符合地鐵施工標準”,電纜的線徑的實際橫截面積小于標稱的橫截面積,會造成電纜電線的發熱過大,不僅會損耗大量動力,還可能發生火災。
西安地鐵官方隨即成立調查組,國務院也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網友舉報完全屬實。后來,涉案違法生產企業8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企業法人王志偉被判無期;地方職能部門122名責任人,包括廳級16人、處級58人被調查處理;此外,央企駐陜單位19名涉案人員被立案偵查。
西安地鐵電纜的事件僅僅過去7年,難道就被遺忘了嗎?當年網友發問:《西安地鐵你們還敢坐嗎》;我也想照此問一下:今天在建的包銀高鐵,你敢坐嗎?
(此文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