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兩個選擇:一次性給你100萬,或者從第一天開始,每天拿一分錢,然后每天翻倍,連續給一個月,你會選哪個?
有關這個問題,還有兩段小故事。
朱元璋準備在應天城(今南京)建都,可建國初期,國庫空虛,城墻還沒修完就沒錢了。
看著半拉子工程,江南富豪沈萬三站了出來,他召集江南富賈出錢出力,將剩下的三分之一城墻提前修建完畢。
不僅如此,沈萬三還修建了皇宮、學堂,醫館等場所。
事成之后,他腦子一熱,想繼續拍朱元璋馬屁。打算拿百萬兩黃金,犒賞三軍。
結果,這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朱元璋龍顏大怒。
原來,朱元璋早年家貧,老家鳳陽大旱,家里四口人被活活餓死。
他去找當地富戶劉德求一塊墳地安葬親人,結果被劉德給罵了出來。
為此,朱元璋心里埋下了“仇富”的種子。
后來,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他就頒布一系列措施,比如“懲元末豪強侮貧弱,立法多佑貧抑富”。
他看江南富豪勢力屹立不倒,心里計劃怎么把他們全數掃盡。
只是時候未到,目前根基不穩,需要找他們要錢要糧。
所以,需要暫時維持表面的客氣。
一日,朱元璋召見沈萬三,交給他一文錢說:這枚銅錢是朕的本錢。你拿去為我生利。以一月為期,從初二日至三十日,每日取一‘對合’。
也就是按等比級數增長。
沈萬三覺得是小事,沒難度,也就沒把它放在心上“欣然拜命”。
可不是嘛,第二天本金加利息是2文錢,第10天也才512文。
結果,開始執行時,沈萬三徹底傻眼,第20天變成524288文。他慌了。
他這才明白弟弟沈貴話的含義,這位農民出身的皇帝不簡單。
因為,這里面涉及一個數學問題。朱元璋肯定受高人點撥,才有這個計策。
“每日取一‘對合’”和棋盤麥粒問題類似。
印度有個古老傳說:舍罕王想獎勵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宰相西薩·班·達依爾。
國王問他想要什么獎賞?
宰相說要棋盤上的麥子,送給國王的仆人。第1格放1粒,第2格放2粒,第3格放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直到擺滿64格。
國王一聽,覺得這要求太簡單,太容易滿足,就立馬安排仆人數麥子。
可當人們開始數麥子時,國王傻眼了。
原來,那些麥子越數越多,就算把當時全印度的麥子都拿來,也不滿足不了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到底需要多少麥粒呢?
第1格棋盤: 1=2的0次方
第2格棋盤: 2=2的1次方
第3格棋盤: 4=2的2次方
第20格棋盤: 524288=2的19次方
第30格棋盤: 536870912粒=2的29次方
第64格棋盤: 9223372036854775808=2的63次方
出而籌之,始知其難矣。
若按1斤銅可鑄160文洪武錢計算,沈萬三這5億多錢重達1200噸。
沈萬三究竟有沒有這么多錢呢?
答案未知。他終于看出這是朱元璋以資本玩的權術游戲。
在馬皇后幫助下,他選擇保全一家老小,家產充公,流放云南。
而印度國王的慷慨讓他一籌莫展。
小麥的千粒重為23-58克,即一斤小麥大概有8621-21739粒左右。
對于大多數小麥品種,按40克上下,因此一千克小麥大約有25000粒左右。
一億粒小麥大概4500千克,2的63次方的小麥大概在27000噸到45000噸之間。
舍罕王一時的慷慨,成了一筆他永遠無法還清的債。
就在他犯愁之際,王太子的數學老師知道了這件事,他有一個好點子。
讓宰相自己去糧倉數麥子,假如一秒鐘數一粒,數完所有麥子,大概需要5800億年。
這一招真是絕!
就算宰相大人日夜不停,數到他魂歸極樂,也只能數那對堆麥粒中的極小一部分。
這不怪舍罕王無法支付,而是宰相達依爾取不走!
舍罕王恍然大悟,立刻招來宰相,告訴他取走方法。
宰相聽后夸贊道,“陛下智慧超人,那些賞賜我不要了。
看完這兩個小故事,再回到前面問題,你選擇哪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