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
文/王傳璋
遍地銀光數尺深,無涯畫板任留痕。
千年古道火狐影,萬里關山邊塞心。
天令冰肌藏玉骨,我搜雅韻慰梅魂。
素容豈是無情物,融作瓊漿潤錦春。
【注】火狐:即紅狐、赤狐。是美麗、智慧的象征。它能引導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
《〈詠雪〉賞析》
文/九華秋色
《詠雪》,王傳璋先生之佳作,猶如一幅空靈的畫卷,盡顯雪之神韻。
“遍地銀光數尺深,無涯畫板任留痕。”開篇如巨筆揮灑,描繪出雪后大地銀裝素裹之景,數尺深的銀光,無涯的畫板,盡顯雪之純凈與廣袤,給人以宏大的視覺沖擊,展現自然之鬼斧神工。
“千年古道火狐影,萬里關山邊塞心。”此句引入神秘火狐,為詩增添奇幻色彩。千年古道上火狐之影,似歷史長河中靈動之筆,勾起滄桑變遷之思。萬里關山,邊塞之心,豪邁悲壯之情油然而生。火狐,乃美麗與智慧之象征,生命頑強活力之代表,與雪之寂靜相映成趣。
“天令冰肌藏玉骨,我搜雅韻慰梅魂。”雪之冰肌玉骨,與梅之高潔相融。天令雪藏玉骨,詩人尋雅韻慰梅魂,梅雪相映,高雅之境渾然天成,盡顯詩人對高尚品質之追求與自然之美之贊譽。
“素容豈是無情物,融作瓊漿潤錦春。”結尾賦予雪情感與生命。雪之素容,非無情之物,融化為瓊漿,滋潤錦繡之春。此乃雪之奉獻,亦含希望與生機。即便寒冬,雪亦為春之到來埋下希望之種。
整首詩以雪為核心,融合火狐、梅等元素,營造空靈高潔之意境。詩人以豐富想象與細膩筆觸,將雪之美麗、神秘、高潔與奉獻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中傳達出對自然之敬畏、生命之熱愛及對美好未來之憧憬。
《詠雪》對仗賞析:
此詩頷聯與頸聯對仗工整,妙趣橫生。
頷聯“千年古道火狐影,萬里關山邊塞心”,“千年”與“萬里”,數量詞相對,時空跨度盡顯,歷史滄桑與宏大場景躍然紙上;“古道”與“關山”,名詞相對,古老道路與險峻關隘山川,營造厚重歷史感;“火狐影”與“邊塞心”,偏正結構相對,神秘靈動之火狐影與豪邁蒼涼之邊塞心,相互映襯,意境豐富。
頸聯“天令冰肌藏玉骨,我搜雅韻慰梅魂”,“天令”與“我搜”,一為上天之命,一為詩人之舉,對比鮮明;“冰肌”與“雅韻”,分別從雪之形態與詩之韻味展現美之特質;“藏玉骨”與“慰梅魂”,動詞加名詞相對,雪藏玉骨,詩人慰梅魂,盡顯對雪與梅之贊美,對仗嚴謹且詩意盎然。
總體而言,此詩對仗巧妙,增強詩歌節奏感與藝術感染力。
王傳璋簡歷
王傳璋,網名一川,男,1938年生,安徽桐城人。現居池州。中共黨員。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先后在青陽縣九華中學、青陽縣縣志辦公室、青陽縣檔案局及池州市城建局工作過。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微省詩詞學會理事、池州市詩詞學會顧問、青陽縣詩詞學會顧問、全球華人文學社顧問。曾主編《青陽縣志》及《春陽古今》小報、協編《青陽史話》期刊。多首詩詞作品發表于各地詩刊和微刊。
查全宏簡歷:
查全宏,網名九華秋實,安徽省詩詞學會會員、池州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兼青陽縣詩聯學會會長。詩歌、書評、散文等作品散見于報刊雜志網絡。分別被安徽省政協及省文聯推薦為《中華人物叢書·政協委員風采錄》和“新徽商精英”。事跡入選《中國國情報告·專家學者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