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冷不冷,冬至早看天”,今日冬至,今年三九冷到哭嗎?
俗話說:“冬至十天陽歷年”,今天是農歷的十一月二十一日,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對于冬至節氣來說,也是不一般的,按照老祖宗的話來說,進入冬至以后,陰氣已經達到了最強盛的時候,當然這也預示著“陽生”的開始。
此時大地已經閉蓄,到處都是冰凍的景象,但是按照老祖宗的說法,冬至節氣這一天晴天或者下雪,都和三九冷不冷有一定關系的。也就是村里老人說的:“三九冷不冷,冬至早看天”。那么這句話是啥意思?今年三九冷不冷,冷到哭嗎,我來說一下:
今年冬至節氣不一般:
和去年相比,今年冬至節氣包含了幾個特點,我來說一下:
①今年冬至在“月尾”。
冬至節氣也分為“月初,月中,月尾”的,由于農歷一年有354天,農歷一年有365天,因此公歷年和農歷年就有11天之差。
也正是如此,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在農歷是不固定的,或者在月頭,或者在月中,又或者在月尾。
而今年冬至節氣在“月尾”,農歷的冬月二十一日,對此俗語中有這樣的說法: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
冬至在月中,春節正隆冬,
冬至在月尾,春節凍死鬼。
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在月頭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今年春節的時候并不會太冷。冬至在月中的話,這也預示著今年春節正在冬天了,但是并不是十分寒冷。如果冬至節氣在月尾的話,這也預示著進入春節以后,天氣會非常的寒冷。
②今年冬至逢“公九”。
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入九的第一天,但是按照老祖宗的說法,也是數九的開始。
不過數九也分為公九和母九的。對于公九和母九的區分,村里老人是這樣說的:
如果在入九這一天,農歷的日子是單日,那么這就屬于“公九”,如果入九的這一天,農歷的日子是雙日,這就屬于“母九”。
而今年入九的這一天是農歷的冬月二十一,屬于單日,所以今年入九屬于公九,也就是今年“冬至逢公九”。
對此俗語是這樣說的:“母九爽,公九兇”。
意思是說,如果是公九的話,這也預示著今年三九非常的冷,如果是母九,那也預示著今年三九非常的暖和。
“三九冷不冷,冬至早看天”的意思:
第一,“冬至不寒,三九不凍”。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在冬至這一天,天氣并不寒冷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進入三九以后,天氣也并不會寒冷,更不會上凍。
為什么這樣說呢?
其實這也源于老祖宗說的“氣象韻律”,所謂氣象韻律,是指在某一個天數和天數之間發生的天氣的必然聯系。
而常見的氣象韻律有15天,30天,60天,90天,120天,180天,240天等等。比如說俗語:“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就是屬于氣象韻律的范疇。
不過按照科學的說法,冬至是冬季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時太陽已經在南回歸線極點,而太陽并不會馬上回來,所以這也是北半球的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的時刻,但是如果冬至節氣這一天不冷的話,按照氣象韻律的說法,三九也并不會太寒冷的,并延續到四九或者五九。
第二,“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這句俗語是陜西地區的俗語,意思是說如果在冬至節氣這一天有降雪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冬至起,一九一場雪,到了九九以后也會出現下雪的情況。
當然這句俗語也是寄托了農民對來年豐收的期望,那么這也預示著到了三九的時候,天氣會非常的寒冷,又是一個雨雪的天氣。
反之,如果在冬至節氣這一天不下雪的話,這也預示著進入三九以后,也不會出現下雪,是一個暖和的三九天氣。
第三,“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出現了大太陽,且天氣比較暖和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到了過年的時候,天氣會非常的寒冷。
相反的是,如果冬至節氣這一天出現了太陽,那么三九的時候也是比較暖和的。這是因為:
一般過年在五九尾或者六九頭的時候,所以也就有了“春打六九頭”的說法,而《數九歌》里這樣記載: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開凍,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所以三九和六九也相差三個九天,也就一個月的時間。
因為一九和三九間隔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一九不冷,那么三九也并不會太冷,但是寒冷的時間則延后了,并到了過年的時候,因此也就有了“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的說法了。
通過上述來說,今年冬至很特殊,是一個不一般的冬至,當然對于“三九冷不冷,冬至早看天”的說法,還是有一些道理的,畢竟農諺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