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篇文章的結尾如下:
在飛機上看北極大片荒原,數千里寸草不生,積雪、山丘、流沙、裸巖,依然是萬億年來的模樣,袒然眾多星球之一。在飛機上往下看,是上帝的視角,想著地面上很多人群還在相互拼殺打斗,又覺得人類真是螻蟻不如。如果人人能在此時此處靜想三秒,所有戾氣怨忿,一如機翼旁的浮云。
有一個讀者認為:這一段境界很高。
馬上有人反駁:加沙、巴勒斯坦、庫爾德人會說何不食肉糜,云淡風清只因不在其中,人類有些仇恨確實無解。
在我看來,其實他們都對,對強國來說,就是境界高遠,悲天憫人,對弱國來說,就是無病呻吟,不食人間煙火。
在同一個世界,人類過著不同的生活。比如說,眼下,我的煩惱是30萬以內電車怎么選?而敘利亞難民的煩惱是,明天和死亡,誰先來到?我和一個敘利亞中年人,最大的區別在哪里?其實就是投胎水平。
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喜歡抱怨,我也一樣,但抱怨歸抱怨,要了解本國現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出國,從陌生的環境,回望自己的國家,會有不同的認識。
前段時間,我用了40天,環游了半個地球。從中國出發,飛到美國洛杉磯,然后進入墨西哥,接著去了薩爾瓦多、哥倫比亞,輾轉多米尼加、古巴,然后又回到美國,邁阿密中轉,飛到日本,待了幾天,最后飛回中國。
這一路上,有發達國家——美國、日本,也有蒸蒸日上的發展中國家——墨西哥、多米尼加,也有普通國家——哥倫比亞,也有正處于困境中的國家——古巴。
回到中國,坐在某4S店的那一刻,我才強烈意識到,我們的生活是多么與眾不同。
在我去過的這些國家中,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居然是多米尼加和墨西哥。然后是美國,我在佛羅里達,看到一輛特斯拉的Cybertruck,其余要么是Model 3要么是Model Y,非特斯拉電車,少之又少。至于日本,電動車占比幾乎是零。東京街頭的大巴,幾乎都是燃油車。
在這些國家,汽車全面電動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產能、價格、電網、充電樁,都是難以翻越的大山。
最近,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去4S店看一下,一方面是為了買車,另一方面,也是看看汽車市場的變化。用手機看視頻,與親臨現場看實車,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我每次去4S點,都有新發現。我建議大家,不管買不買新車,有空都可以去4S店看看,那里是觀察世界變化的一個窗口。
我的預算是30萬以內,純電。增程混動不考慮,因為電車只打算開短途,長途開油車。月銷量3萬以內的新勢力,我也不敢買,誰知道會不會是下一個極越汽車呢?
作為一個消費,其實我關心的不是新能源戰略,也不是環境保護,咱沒那么高的覺悟,我在意的無非就是,外觀、性能、服務、價格。
外觀
中國的手機店,從小米到華為,幾乎都是走蘋果路線,也就是所謂極簡風格。如今,連4S店都跟風了。不過,我們的4S店面積更大,更大氣。從4S店的裝修上看,本土車廠已經超越原來的國際一線豪華品牌。
如今中國的電車,只能用花哨和酷炫來形容,音響、沙發、彩電、冰箱、按摩椅,全套配齊,20萬的價格,50萬的配置。正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走自己的路,讓國外豪車無路可走。
但有些配置,的確過度,比如說抬頭顯示,尺寸越來越大,顏色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到了擾亂視線的程度,如同雞肋,還不如關了清凈。
屏幕越來越多,實體鍵越來越少,非常討厭。
另外一個痛點就是隱形觸摸式門把手,簡直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原來那種傳統式把手最好用,偏偏不要。
除此之外,我最討厭的就是全景天窗,差不多全系標配,但幾乎用不上,反而增加車內溫度,提高了購車成本,還減弱了車體強度。真是最操蛋的配置!!
為了創新而創新,是電車最大的毛病!
但無論如何,存在就是合理,我不能代表市場,我不喜歡的東西,廣大消費者卻喜聞樂見。
這種所謂的高級感,越是在發展中國家,越有市場。去一趟中亞,你就可以明白,為啥中國汽車在俄語區勢如破竹。
性能
如今20~30萬的電車,百公里加速慢則5秒,快則3秒以內,推背感極強,已經碾壓百萬油車超跑。
我問業務員:電車迭代速度快,保值率是不是也很低?
業務員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如今的油車保值率也很低,還面臨沒人接手的窘境。
這話術應該是演練過的,不正面否定,同時拉上油車當墊背。
前幾年,我第一次試駕電車的時候,猛踩油門的瞬間,擋風玻璃上一張紙,砸到后排銷售員的臉上,她花容失色,尖叫一聲,讓我印象深刻。
如今的業務員,早已經習慣3、4秒的加速,就算我踩地板油,他們依然淡定地刷手機,表情毫無波瀾。
經過幾年磨合,電車已經被中國市場接納,這種變化,我們習以為常,但放眼世界,中國市場轉變速度之快,讓全世界意外!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但對新事物的接受力,卻是最快的。仔細琢磨,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
服務
2006年12月,第三代萬達廣場首店,在寧波鄞州開業,我也去湊熱鬧,當時的場面真是混亂,超市免費試吃的樣品,被哄搶一空,連廁所里的衛生紙,都被人拿走。
轉眼20年過去,現在寧波的4S店,免費的現磨咖啡和點心,無限量供應。但今時不比往日,點心幾乎沒人碰,可能現在人都怕甜食。如果有人走投無路,只要厚著臉皮去4S蹭吃蹭喝,也絕不會餓死。
那天下午,試駕完成后,我去泡了一杯咖啡。
沒多久,業務員神情忐忑地走過來,問我:您是不是公司派來的檢查員?
我大吃一驚,反問他:你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
他支支吾吾地說:剛才試駕有點匆忙,解說不夠周到,要不,我們重新開一次吧?
我回想剛才的試駕過程,他的介紹的確不多,但我覺得挺好,沒必要照本宣科。我不需要重新試駕,讓他不要多想。
但他依然不放心,又問:你真的不是公司派來的?
我說:當然不是。
現在中國4S店的業務員,態度畢恭畢敬,看起來壓力很大的樣子,似乎有點日本化,就差90度鞠躬和下跪式服務了。
價格
如今20萬左右的中國電車,幾乎已經把所有配置堆滿,如果價格提高到30萬,就能達到過去頂級豪車的水平。
2024年初的時候,比亞迪海鷗在中國售價大約11000歐元(等同于8.8萬人民幣),而同級別的意大利Fiat 500e價格為36960歐元(約合29萬人民幣)。如今,比亞迪海鷗已經低于7萬,Fiat 500e價格依然堅挺。
我還看到寶馬i3的促銷活動,居然只賣16萬,與此同時,我查了英國電車的價格。寶馬奧迪全系電車就沒有40萬人民幣以下的,國內i3英國i4,平行配置下來60多萬人民幣。幾乎是我們的4倍!這就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價格優勢!
我上次看了福特CEO的采訪,據他統計,中國汽車工業的全部產能,約為6000萬輛,短時間內還能擴增到1億輛的年產規模,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關稅,其他國家的汽車廠可以全部倒閉,幾千萬人面臨失業。
站在歐美的立場,其實也能理解他們的恐懼,他們的汽車工業,存量太大、效率太低、轉型太難,一旦中國汽車涌入,簡直就是一場噩夢。電動車對我們來說,是汽車工業的崛起,對他們來說,是攸關生死的博弈。
寫在最后
這幾天,我看油管的汽車頻道,有兩款車,讓我非常吃驚。
在韓國市場上,一款「高科技」混動車型的表現特別亮眼,那就是雷諾Grand Koleos(大科雷傲),這款車在韓國的銷量直接“殺瘋了”,10月份賣出了5300臺。
這數字乍一看,似乎不算多,但韓國人口只有中國的1/27,韓國月銷5300臺,相當于中國市場月銷量14萬臺。這是非常恐怖的數字,要知道,很多新勢力車企,月銷量也就2、3萬。
其實,雷諾大科雷傲就是吉利星越L的換標換殼車,除了外觀,它在別的地方都和星越L一模一樣,包括「三大件」和內飾設計。
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市場,萬萬沒想到,一款中國混動車型,居然在韓國有這么強的競爭力。
我依然記得,當初上汽收購韓國雙龍,還被韓國人諷刺,是來抄作業。如今,一款中國車,居然在韓國成了高科技車型。
另外,我還看到一個日本汽車博主,做了一期馬自達EZ-6的節目。據他說,這是馬自達最「科幻」的一款新車,創新水平超越豐田、本田。
我看到有觀眾評論道,其實這是一款換了馬甲的中國車。
我一查,果然如此,馬自達EZ-6基于長安EPA混動平臺打造,和長安深藍SL03是同平臺的產品,新車在底盤、動力系統、內飾設計諸如儀表盤、中控屏等都與深藍SL03雷同。
說實話,長安深藍在國內的知名度并不高,沒想到,被馬自達換殼之后,居然在日本成了「科幻」車型。
2005年,Thomas L. Friedman寫了一本暢銷世界的經濟學著作,叫做《世界是平的》。一句話總結就是:在未來信息化時代,全球化加速,世界就會被抹平,各種生產要素就像水一樣,在一個平坦的世界自由流淌。
巧合的是,我出國旅行也是以這本《世界是平的》為界,在2005年之前,我很少出國門,在2005年之后,我去了四十多個國家,幾乎走遍了所謂發達國家,也去了很多發展中國家。
現在回頭看,所謂「世界是平的」,簡直就是一個笑話,這個世界不但沒變得平坦,而是變得越來越不平坦,財富和資源越來越向少數國家集中。富國越來越富,窮國越來越窮。
汽車產業就是這個世界的縮影,可以預見,產業的博弈,將非常激烈。正如馬斯克所說,世界的汽車工業,正趨向于1+9的模式,也就是1家特斯拉,和9家中國車企。
小國弱國將進一步被邊緣化,如同這幾天的敘利亞,一陣新聞熱度過后,就會被世人遺忘,沒人在乎敘利亞人的死活。
高端產業將集中在少數大國手里。目前的電動車產業,西方最能打的就是特斯拉,千萬不要小瞧它,雖然很多人貶低特斯拉,多年外形都沒有迭代,但在2024年11月,特斯拉中國銷量7.3萬,依然是整機廠排名前9。至于細分車型,Model Y與Model 3依然排名靠前。另外,特斯拉背后還有算力的優勢與美國的支持。
全球人口80億,發達國家10億,中國14億,剩下56億,掐頭去尾,能出入平安,衣食無憂的人口,其實不太多,生活有盼頭的人,那就更少了。作為一個普通人,剛好生活在兩強中的一個,是幸運的。
最后,還是那句老話,希望有博弈無戰爭,我們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余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