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米西抱怨:“球沒有朝我投的地方飛過去。”
教練安慰道:“就是有一點“易普”癥。易普癥,就是那種,當你在大腦里,過于想做某件事情,突然就不會做了。專業運動員也會這樣,會出現那種情況。過于想做某件事情,那種你做了千百遍的事情。”
米西很想打好棒球,急忙問:“那我怎么擺脫?”
教練說:“就不要去想它。”
考場上,我們同樣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電視劇《謝爾頓》中有一集,天才少年謝爾頓享受著答題的快感、鉛筆散發的芬芳,突然不記得一個公式了。
“等等,它們是什么。拜托,你知道這個的,你都做過八百遍了。天啦!”
老師催交卷了,老師以為謝爾頓想做出另幾種方法,提醒他那樣并不會加分。
謝爾頓拒絕交卷:“我還沒做完。”
老師提醒用什么公式就好,謝爾頓說:“我知道該怎么做,我忘記貝塞爾函數的零點代表什么了。我大腦一片空白,但是我會想起來的。不,我可以做出來的。”
老師說:“你沒做這道題,也可以及格了。”
謝爾頓不服氣:“謝爾頓不能僅僅及格。”
結果他主動要求重考一次,還是想不起公式。
他的雙胞胎妹妹米西,也同樣無法好好投球。
后來教練用激將法刺激米西,讓她還是干脆去啦啦隊就好了,讓她把棒球手套看作自己的臉,帶著仇恨投過去。
米西的“易普癥”治好了。
謝爾頓自稱被妹妹傳染的“易普癥”,也不治而愈了。
有時候太在意一件事,反而做不好、考不好,不如讓大腦放松些,尤其在期末考試之前,你們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