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文中有一些助力技巧是寫在不同的段落中的,可別錯過了。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可顯明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
春天雖然是一年的開始,可真正到要來的時候再做規(guī)劃卻不是什么高明的規(guī)劃。
不過今天并不是要做2025的預測和規(guī)劃,因為冬至明天才會到來,那個時候的預測會更加準確。
為什么要到冬至才能做來年預測?
因為很早之前的過年是從冬至開始算起的。
古人認為這天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轉運節(jié)點,因為這天是一年之中陰氣最重、白天最短的一天,過完這天之后陽氣便開始生發(fā),白天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
而從易經上來說,這天為復卦,復為恢復之意。
也就是說從這天開始,我們便要做好來年的蓄力準備了,千萬別等到春天來了再做打算,不然便要落后別人一大截了。
所以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今天雖不是2025的預測,但明天周六的冬至我們也必須重視起來。
因為這里面還真的有不少講究,做好了不僅能助力你的身體狀態(tài),而且還能提升運勢。
至于是否真的如我所說,你往下看,了解下邏輯和方法自己思考實踐下便知道了。
關于冬至的習俗和諺語,許多人都知道這天要吃餃子,另一個就是“數九歌”是從這天開始計算的。
在去年的預測中,顯明說過今年的冬天不會很冷,雖然整體來說也沒錯,但是詳細解析的話應該說氣溫比較反復,雖然沒有像去年那樣的極寒天氣,但還是容易出現倒春寒的情況。
大家盡量還是提前看下天氣預報,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尤其是在臘月的時候,上了年齡的人或者身體有潛在疾病的盡量還是別經常出門了。
雖然不喜歡說些不好的事情,但是忠言逆耳,該提醒也得提醒到,因為發(fā)心是為了給大家提供幫助和避免一些問題。
中醫(yī)養(yǎng)生有種說法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許多人都知道冬天需要“藏”,以為是進補、養(yǎng)精蓄銳。
但它可不僅僅如此。這里的“藏”主要有三方面:
1、藏身體。
藏身體剛已經說過了,要注意保暖,但現代人其實并不懂得如何保暖,以為穿個大棉襖就可以,實則不是,而是有5個核心部位尤其需要注意——后頸、肩膀、腹部、膝蓋、腳腕。
簡單的來說就是關節(jié)處最容易侵入寒氣。
前年的時候顯明有個朋友在冬天跑步時沒有注意保暖后頸,然后去年整年的體質就很容易生病。
要知道寒氣入骨想徹底排除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所以在冬至這天有個小技巧——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用熱水泡腳15分鐘+,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里面適當加入些艾草和紅花,同時少量配些生姜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冬至這天也最好不要進行房事。
友情提示:這個方法呼應了自然之氣來提升自身氣力,你可別以為它只是對你的健康有幫助。
主要是網絡上有些言語措辭還是得規(guī)避下。
等會還有其他特殊方法分享,作用就不明示了。
2、藏心神。
說心神好像有些故弄玄虛了,它是中醫(yī)上的用語,雖然它和情緒很像,但用情緒來表述確實有些言不達意了。
冬季時節(jié)的萬物凋零,缺少生命力,再加上的氣溫寒冷,人的心情難免會感到有些壓抑,而且年關臨近時許多人內心也會比較焦慮,事情也會比較多,心情難免浮躁。
這個時候人很容易心神不寧,從而極大地損耗陽氣。
不僅如此,我們常說“定能生慧”,你越是著急焦躁,越是容易出現亂子。
當你能穩(wěn)下心神的時候,你會發(fā)現事情往往會進行得比較順暢。
所以冬至以后如果心里覺得比較亂的時候,不妨先做個內觀冥想,然后再去處理事情,你便會覺得更加容易順暢些,這樣對你的身體和氣運都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還是覺得內心浮躁,可以念下《清靜經》。
經云:“人能常清凈,天地悉皆歸。”只有去掉心中的雜念妄念,才能內心清凈,身心輕盈。
3、藏陽氣。
這里說的陽氣可不是暖和的意思,而是支撐你身體良性運轉的氣血。
陽氣如果損耗過度就會導致身體疲憊酸痛,甚至出現病癥。
所以在冬天鍛煉身體的時候切忌過度鍛煉,不要大汗淋漓,應該以身體微熱為最佳。
同時要盡可能的早睡晚起,這樣你的陽氣能夠得到更好的循環(huán)。
另外,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豆類食物和一些牛羊肉,這樣也能很好地補充自己的陽氣。
不過我更建議多吃牛肉,少吃羊肉,因為羊肉對某些人來說還是會有些燥熱的,而牛肉中的鐵元素更適合補充氣血。
這里再講個特殊方法:冬至的晚上可以吃些餛飩或餃子,里面加些枸杞。
如果晚上不想吃咸食,也可用紅棗桂圓枸杞粥代替。
顯明的一貫風格是不喜歡給你去講大道理,只講那些實用能帶來效果的方法,所以今天就不講那些習俗由來之類的。
愿大家身寒有暖衣、心寒有人暖,所念之人皆平安、所想之事皆順利。
祝你冬至歡愉、長樂長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