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心,很多人都有;但是行為上的孝順,很多人卻沒有。
而劉松仁的孝順之道,則是讓人深受啟發。
劉松仁來自香港,他在家里排行最小,上面有三個哥哥。
四兄弟就他一個人進娛樂圈發展,但也是因為身在娛樂圈,整天忙于拍戲,根本沒時間回家陪伴過父母。
直到他母親生病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劉松仁這才減少了拍戲,抽時間回家陪伴母親。
劉松仁的心是孝順的,但從來不懂得行為上的孝順。
以前他以為只要自己乖巧懂事、聽父母的話,不頂撞他們就是孝順。
直到他50歲那年,他才發現自己只有孝順心,而沒有行為上的孝順,不會做一些令母親開心的事。
但在陪伴母親度過認知障礙的日子里,劉松仁深刻地領悟了“孝不如順”的真諦。
劉媽媽神志不清的時候,會說人家偷她的東西。
起初,劉松仁就不斷地告訴母親:“你搞錯了,家里沒有人偷你的東西。”
劉松仁會指出她的錯誤,和她爭辯到底。
但是劉媽媽聽后,卻大發雷霆,情緒猶如火上加油,然后一整天不理劉松仁。
時間一長,劉松仁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學會順從母親。
當劉媽媽在說人家偷她東西的時候,劉松仁就順著她的話說:“是嗎?這么壞!我幫你打偷東西的人。”
劉媽媽聽后很開心,會一直笑著,手舞足蹈。
慢慢的,劉松仁就覺得孝順、孝順、孝不如順,與其和母親爭辯、解釋,還不如順著她。
這樣母親高興了,他也高興。
所以后來劉松仁的策略就是,當母親開心時,他就想方設法延長母親的開心多一秒。
當母親不開心時,他絞盡腦汁縮短母親不開心的一秒。
在劉松仁的悉心照顧下,劉媽媽的晚年過得很開心、很知足。
而劉松仁放下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一直照顧到母親去世。
孝順、孝順、孝不如順,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有孝心,但孝心不是簡單的一個問候,也不是厚重的一份禮物,更不是逢年過節的一天陪伴。
而是不管什么時候都要順著老人,即使她的想法是錯誤的,也會附和她、認同她、力挺她。
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和父母較真,非得要爭論出誰對誰錯,就算是你爭贏了,那又怎么樣。
你贏得了面子,卻輸了感情。
老人就像小孩一樣要哄,不管老人做了什么,給老人講道理都是沒用的。
只有哄著她、順著她,她才會開心。
孝和順,能做到順的,那就是真孝。
所以不要炫耀你平時有多孝順父母、有多疼愛父母。
如果你做不到,處處順著父母、事事哄著父母,你就不是孝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順父母要趁早。
趁著父母還健在,就要多回家陪陪父母,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一起吃頓飯。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