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內有兩個知名的房地產大佬,一個是萬達集團的王健林,另一個則是萬科名譽主席王石。
過去,他們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向都有自己的判斷,而且回過頭去看,這些判斷都十分的準確。
2018年的時候,大家還在瘋狂買房囤房時,王健林卻提出了萬科要走“去杠桿、輕資產”的道路。
與此同時,大佬王石也提出了同樣的看法,喊出了“活下去、活得久、活得好”口號,并對內求穩,制定了“去泡沫、降杠桿”的發展戰略。
結果呢?
這兩年,國內很多房企都在為當年瘋狂擴張,高負債經營,爭當行業老大等,付出了慘痛代價。比如頭部大佬恒大。
另外,無數業主們都承受了20%以上的資產貶值。尤其是當年兩大佬提出輕資產時,依舊跟風買房的那群人,經歷了三年的樓市調整期以后,他們的損失更為慘重。
而如今,王石再次預測房地產走向,他審時度勢的觀點得到專業人士認可,紛紛表示,這些預測大概都會成為現實。
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關于他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測,未來又將如何呢?
01.
房地產調整時間還需要3-5年
王石研究過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前,也是企業和個人瘋狂買地、買房,都是背負著巨額的債務,大家都認為房地產泡沫不會破裂。
最終,日本的房地產市場未能如其所愿,最后還是出現了泡沫破裂。
以史為鏡,在王石看來,根據當年日本、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周期來看,中國房地產調控時間也不會低于3-5年。
當年日本泡沫破裂后,日本的房價最終跌去了七成。
而我們的房地產市場走過了23年的繁榮周期,一旦進入調整,同樣也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去泡沫、降杠桿”,逐步回歸到居住屬性的過程。
在大佬看來,這樣的調整周期是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的。
02.
表示我們不會照搬日本
試想,當初的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本身就是日本央行連續加息,主動刺破了房地產泡沫。
所以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后,日本的政策層面并沒有過多的參與,即便是有干預,也是一些無關痛癢的措施手段。
王石對日本政府選擇施行了央行加息來刺破樓市泡沫的行為表示,央行加息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
而這幾年,我們對樓市的調控與他們則截然不同,可以說,我們是從多維度去刺激需求。
最近大家比較看好的政策,降首付比,降貸款利率等,這些都能夠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
而對于政策方面,王石也曾說,我們再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讓房地產市場慢慢實現“軟著陸”。
所以最終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都會進入了一個較為穩定健康的軌道,如此一來,房地產調整對于我國的經濟影響就會降到最低。
所以長遠來看,王石表示,他對未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抱有信心: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會逐步走向到平穩期,邁入一個更健康的發展循環中。
03.
未來幾年之內,國內房企將會出現大洗牌
前些年,像恒大、碧桂園、融創等頭部房企,都在大搞擴張拿地,高負債運營。
但是從這兩年頭部房企的經歷當中可以看到,已經有不少房企因為資金鏈斷裂出現了債務違約,爛尾樓的情況。
未來房企將出現大洗牌,那些喜歡大肆擴張,負債率超過100%以上的房企,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出局。但是,那些負債率比較輕,流動性較好的房企能夠生存下來。
整個房地產業也將面臨降低負債率、控制投資規模的趨勢之中。
04.
王石預言又要成真了。
回過頭去看,王石已經多次精準預測了,未來幾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
第一次是2018年,第二次是此前,王石說,房企將迎來大洗牌;這兩次預測都算是成功的。
而最近一次,他再次對未來樓市做出了最新預測,在他看來,樓市的新一輪調整周期將達到3到5年,對此,行內人士認為,他的預測又是對的。
為啥?
一方面,調整是大勢所趨
我國從98年房改以來,到2021年的上半年,國內房價一直保持著持續上漲的趨勢。
這期間從沒有出現過像樣的調整,并且房價的漲勢已經遠遠脫離了老百姓的購買力。
所以出現3到5年的調整周期,其實也算是正常趨勢。
更何況,我國頻頻出臺房地產的救市政策,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延遲了調整周期,所以未來房地產市場要實現軟著陸,也確實需要數年的調整周期。
另一方面,債務風險大了
都知道從2023年開始,頭部房企就開始紛紛出現債務違約爛尾等問題。
盡管決策層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比如,允許房企發行債券,讓房企IPO上市融資等等。
但是很顯然要化解這些房企留下來的巨額債務,爛尾樓風險,也需要一個周期,3到5年時間也差不多。
所以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應該是要做好房子市場的長期調整的心理準備的。
但是調整歸調整,咱們也不可能像日本當初那樣發生房地產泡沫危機,而是未來樓市會逐步實現“軟著陸”,實現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目標。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