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
海滄區檢察院刑檢部門的檢察官向一家企業
撥去了回訪電話
交流中
檢察官得知這家企業計件工資核算
從傳統到智能的進化之路越走越穩
聽聞好消息
她又詢問起企業是否存在其他法律需求
這家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廈門市“三高”企業。企業員工小軍和小斌(均為化名),一個負責分配工作、統計工作量,一個把控著審核日報的關鍵環節。
但二人竟借職務之便,耍起虛報計件工人工作量、偽造工作日報的手段。他們給組內員工虛列工資,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騙取了企業10萬余元。組員不敢言說,按照小軍的指示,把虛增的工資交了出來,落入小軍、小斌的口袋。某次,當兩人故技重施時,被察覺并報案。
今年6月
案件移送至海滄區檢察院
為準確認定事實,檢察官迅速引導公安機關補充調取關鍵證據,從工資明細表里“摳”出遺漏的侵占款項;同時積極協調退贓事宜,為公司盡快挽回損失,守護好企業的“錢袋子”。
“打擊犯罪、追贓挽損只是辦案的一部分,如何為高新技術企業織密預防內部犯罪的安全網,需要我們探究得更遠一些。”為此,海滄區檢察院向企業公開宣告送達了檢察建議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一同參與,做好辦案的“后半篇文章”。
人民監督員對此評價,檢察建議從“文來文往”轉變為“人來人往”,提升了司法的溫度、力度。
對照一條條建議,企業引入智能采集系統,完善薪資審核機制;開展員工法治培訓,提高員工守法意識……
今年8月,企業負責人專程來到海滄區檢察院送上錦旗,說起這一系列提升改進,更堅定了在海滄發展的信心。
四個月過去
檢察官依然牽掛著企業的近況
再次電話回訪
于是有了開頭親切對話的一幕
海滄區檢察院通過“四大檢察”綜合履職,充分運用法治力量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涉企案件,做到護企出實招、安商見實效。
聯合法院、公安攥緊合力
搭建追贓挽損協作體系,累計為企業追回60余萬元損失。
助力企業筑牢法律風險“防火墻”
精準制發涉企檢察建議7件。
突出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
會同區人大在臺企、專精特新及“小巨人”等50家企業設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企業聯系點。
組建“益企前行”普法小分隊
圍繞電詐、金融風險、知識產權保護等常見犯罪類型開展普法宣傳34次,暢通企業法治訴求路徑。
以法治之“力”
解企業之“憂
今后,海滄區檢察院將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以“四大檢察”協同發力,聚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讓“檢察護企”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