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原本是個好詞。意在勸誡讀書人不要鉆牛角尖。佶屈聱牙,跟孔乙己似的,就有些惹人煩了,容易抓一漏萬。而現在,我們現在連孔乙己這樣的人都很少見了。因為孔乙己起碼還是受到過私塾教育的,雖然是死讀書,但是也是讀書的。而陶淵明的原句是“好讀書,不求甚解”。現代人不再讀書,通過網絡上的短視頻,只言片語,掌握國際信息,這時不求甚解才成了貶義。
如果不求甚解的人還是個中學老師,這就更危險了。因為他會把他一知半解的知識灌輸給下一代,讓孩子們養成了簡單的,粗線條的思維。
我猜,視頻中這個滿口方言的中年教師,大概來自于小縣城,他用夫妻關系來類比俄烏,其實是網絡上早已有之,有鋪天蓋地的段子。用“不守婦道”來描述烏克蘭,大概是他的創新。
但是問題是,憑什么用“婦道”來要求烏克蘭啊,人家是一個現代國家。不是更應該用現代國家的標準來看待它嗎。
如果按照這個老師的標準,是不是烏克蘭就該被前夫哥打了不還手,這個就叫守婦道?用這樣的價值觀來教孩子,這個真的是可以接受的嗎?
如今,為人師表的門檻非常低,信息獲取的十分便利,而垃圾信息的獲取,也十分便利,對于靠嘴吃飯的人來說,他們享受到了時代的技術紅利。但是壞處卻在于,他們不用承擔責任。因為一句話說了就是說了,愛信不信。對于受教育者來說,危害極大,因為他們看到的并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是被傳了七八次手的邊角料信息,這些對于健全世界觀的建立來說無疑是有害的。
我反對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討論國際關系,因為會陷入立場先行的怪圈。用婦道的標準去要求烏克蘭,那么烏克蘭的很多行為就會變得不被接受。問題是這個“婦道”本身就是值得存疑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于婦道的理解也并不相通。裹小腳算不算婦道?走在大街上不戴頭巾算不算婦道?女性競選總統算不算婦道?這些具有方言性質的價值判斷,本身就是站不住腳的。
在討論國際問題的時候,就需要用更加客觀而專業的術語。如果不把烏克蘭視作是一個國家,那么它的很多行為就會出現變形和扭曲。
我們在看待國際新聞的時候,本身就需要帶著批判和審慎的眼光,不然很容易就會掉進各種主觀性的框框里面。像是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舉行年度記者會,宣布俄經濟規模今年將超過日本。
這條新聞就十分值得玩味了。對于討厭日本而力挺大俄的人,他們會選擇無條件的相信,并且心潮澎湃。
但是對于一個保持中立判斷的經濟學家,或者一個誠實的讀者來說,你就需要進一步去調查日本和俄羅斯兩個國家的經濟數據,不僅包括GDP,還有GDP的構成,產業結構,就業及勞動力市場。這樣才是看待真實世界的正確態度。
其實說了這么多,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親自去走走,去看看,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腦子,而不是輕信于這些喜歡講述網絡信息邊角料的中年油膩老師們。師說,不一定是對的。
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有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