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一起令紐約華人社區震驚的性侵案,在曼哈頓最高法院塵埃落定。
案件中的受害者是一名年僅14歲的華裔少女,來自皇后區法拉盛的華人家庭。而施暴者,竟是一位年過半百的金融精英——現年56歲的前地產高管奧爾森(Michael Olson)。
當奧爾森最后一次出現在法庭上時,這位曾經西裝革履的金融界大佬早已判若兩人。蓄著白須、身著囚服的他,面對法官謝爾澤(Ann Scherzer)的提問,只能微弱地回答一聲“是”。
就這樣,他認罪了,為自己近幾年來令人發指的罪行畫上了句點。這個曾在德懷特抵押信托公司(Dwight Mortgage Trust)擔任要職的金融高管,究竟是如何墜入犯罪深淵的呢?
一切都始于2022年12月,奧爾森在刷社交媒體的時候。當時,奧爾森在Instagram上發現了一位14歲華裔少女的帖子。帖子內容很簡單,只是在抱怨買不起心儀的衣服。
奧爾森看準時機,開始了他精心設計的“捕獵”計劃。他先是假裝善意,給這名少女寄去了購物禮品卡。一旦獲取了對方的信任,他便開始了系列犯罪。
在接下來令人不寒而栗的半年時間里,這名衣冠禽獸每周都會支付700美元,在皇后區和曼哈頓的酒店內對這名不諳世事的少女實施強奸,還誘導她吸食毒品。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人震驚的。為了滿足自己變態的欲望,奧爾森甚至多次帶著受害少女前往拉斯維加斯、洛杉磯和邁阿密等地。
他甚至打起了“父女牌”,在購買機票時冒充受害者的父親,將自己的姓氏用在少女的登機牌上。
這場噩夢直到2023年5月26日才被終結。那天,受害少女在曼哈頓一家酒店內不幸服藥過量。
當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發現了大量毒品,包括氯胺酮(K粉)、可卡因和安眠藥。所幸少女被及時送醫后康復,而奧爾森也隨即落網。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便在被捕并以100萬美元獲得保釋后,慣犯奧爾森仍然不知悔改。調查顯示,他不僅繼續在網上獵艷,還在電子監控期間試圖接觸其他未成年女孩。
執法部門在后續調查中又發現了另外四名15歲以下的受害者。更令人憤慨的是,奧爾森居然還制作了18種不同的兒童性虐待材料,并持有多達32種此類違法內容。
面對即將到來的審判,奧爾森還想玩花招。他一度裝病,被認定不適合受審,還給家人寫信,詳細描述了如何通過在治療機構獲得減刑來規避起訴的計劃。
“如果計劃成功,六年后對我的指控就會被撤銷,我就不會有犯罪記錄,”他在信中沾沾自喜地寫道。為了讓計劃成功,他甚至提醒自己在治療機構時“不能表現得太正常”,否則會被送回雷克島監獄。
不過,這個狡猾的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去年9月,法官下令對他進行新的心理健康評估,結果證實他精神完全正常,完全具備受審能力。
最終,奧爾森承認了九項重罪,包括向兒童出售管制藥物、強奸罪、性犯罪行為、協助性犯罪的用藥行為以及情節嚴重的未成年人賣淫等。
2023年時的奧爾森
曼哈頓地區檢察官布拉格(Alvin Bragg)嚴厲指出:“奧爾森是個典型的‘掠奪者’,蓄意針對、招募、操縱并性侵年輕女孩。幸好我辦公室人口販運部門及時出手,制止了這一系列令人發指的犯罪。”
雖然檢方建議判處奧爾森25年監禁,但最終法院判處他16年徒刑。他的辯護律師利希特曼(Jeffrey Lichtman)在法庭外表示,其當事人對所發生的一切感到“非常痛苦”,并承認這些行為摧毀了自己的人生。”他認罪是因為他確實有罪,就像其他認罪的人一樣,”利希特曼說。
除了16年監禁,奧爾森出獄后還將接受最長15年的監管。他的正式判決將于2025年2月4日宣布。
這起案件不僅暴露了社交媒體平臺對未成年人的威脅,更給華人社區敲響了警鐘: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不容忽視,家長們必須提高警惕,加強對子女的網絡行為監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