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代習,本來在呈馬蹄形的湖南盆地擁有生活和職業所需的優越條件。也在這片水資源豐沛,雨熱同期的丘陵地帶擁有繪畫創作所需的豐富素材,包括纖細的江南女性、奇峰異石和清秀美麗的江河。可是有一種念頭在他心中逐漸發芽:若想自己的繪畫具有整體性,那么就要去體驗有別于當下環境的更遠的人間境遇。然而,西藏成為了楊代習帶著夢想、帶著技藝、帶著愛人去遠赴的目的地。
侗族大歌依然在耳邊回繞,青藏高原在眼前不斷開闊起來,海螺色的云朵在琉璃色的天空中滾動。從冰川上滴落的水珠像一顆顆綠松石,很快在草原上形成一條條江河。牦牛像黑寶石灑落一地,被稱為藝術之鄉的雪域高原上所有的色澤滋養著楊代習繪畫創作的靈感。他一路前進,一路回顧著于2006年到2010年在法國留學時在亞伯拉罕·賓卡斯教授的工作室學習的經歷。他認為,借助繪畫藝術這門神奇的力量能夠把家鄉清秀的丘陵和西藏雄渾的群山緊密相連。雖然2008年進入西藏的嘗試沒有實現,但于2019年4月,他終于從湖南大學引進至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實現了期待已久的西藏夢。
在西藏,楊代習投身于與西藏人民互動的實際活動中,用自己的努力和貢獻打開與當地人之間交流情感的渠道。為轉變自己以游客身份觀察西藏人民的方式,他深入西藏文化人之列,探究個體所深藏的情感和價值觀。他來到牧歌悠揚的草原上尋找牧人守護家園和熱愛草原的心理。時而也來到村頭的白塔旁邊來體會一個祈禱者額頭上皺起的紋路中所釋放的慈愛。
楊代習繪畫作品《盛裝》油畫 200x120cm 2021年 《康巴漢子》 油畫亞麻布 200x120cm 2021年
楊代習用相對濃烈的色調來體現西藏人剛強的姿態,他熱衷于用自己的筆法勾勒西藏人民強有力的形象。描繪西藏人民的特有的力量需要厚重的色彩、剛硬的線條、富有張力的線條方向、暖色調的運用等。楊代習認為,要培養西藏當地的繪畫人才,要立足于西藏當地的文化基礎。本土繪畫以唐卡和壁畫為主,去探索融合地方繪畫藝術與現代繪畫藝術的最佳方式,才能在繼承基礎上推動創新。他在展望未來時說,將來的創作也要立足于西藏優秀的傳統繪畫,逐漸把自己特有的藝術思想和西藏獨特的藝術思想融合起來推動繪畫創作的創新和進步。
楊代習時而踏上去往阿里的路,想要尋找古老的象雄文明和古格王朝留下的藝術遺跡,時而朝南部旅行,去品賞齊烏崗巴畫派的珍貴遺產。不管身處何地,儲夫人成為他堅強的后盾。不管在國外留學時期還是來到西藏之后,同樣熱愛西藏的儲夫人跟隨著他,鼓勵著他。他對于繪畫藝術的不懈追求也感染了儲夫人,使她深深感受到在追求夢想中生存的全部意義。在西藏,楊代習雙目中呈現的西藏人民在其獨特文化的熏陶下顯得多么憨厚、淳樸和善良。在獨特的環境中,他們的肌膚在陽光下給人一種力量感,那種天賦的力量總是成為畫作靈感的源泉。
楊代習有時和學生一并往昌都去家訪,在那里他既能了解學生家園的美麗風光,也能找到打動人心的人物素材。在普蘭縣的科迦村,4月的“男人節”里男人們穿上深棕色氆氌藏袍,戴上紅穗園檐帽,而女人們著上古老的孔雀服,各種寶石鑲嵌的藏刀、火鐮、錢包、護身符等在陽光下映射千變萬化的色彩。每一個男人雄姿昂然,每一位女性英姿華麗,楊代習的腦海中一張張肖像在閃耀,似乎千年的記憶在眼前得到激活。想象在西藏的景觀和調色板之間移動,一幅幅畫在日月交替中出現在他的繪畫室里,《神山下的男人》、《男人節上遇見你》、《底雅奶奶》和《你是那顆最亮的星》等系列作品層出不窮。
楊代習繪畫作品《底雅奶奶1》油畫亞麻布 240x200cm 2024年 《笑對生活》油畫亞麻布 200x240cm 2023年
《笑對生活》這部作品是在甘孜州采風時創作的康巴男人的形象,雖然楊代習作品中帶笑容的人物不怎么多見,但這幅畫深刻體現了康巴男人笑對人生的精神面貌。留白的背景突出主人翁的樸素形象,在勞動中磨煉出的雙手雖然粗糙,但力量十足,厚重而扎實。不管風云變幻,康巴人那種瀟灑和樂觀的心靈總是讓他們流露出磨不掉的微笑。這幅畫在由西藏油畫協會舉辦的2024年度油畫展出中得到眾人的圍觀。《肖像》也是一位康巴藏族人的形象,人物臉部修長,氣質高昂,具有高挺的鼻梁和炯炯有神的眼睛。面頰和下巴之間的塊面轉折明顯,凸顯了雕塑一般的扎實形象。在寬檐禮帽下兩側略顯的英雄結之紅纓更是映襯著暗中透紅的有力肌膚。
楊代習還熱衷于用專業知識回贈西藏學子們的事業。在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楊代習不辭辛勞培養藏族學生。他認為藏族學生的藝術天賦很高,每年都能夠看到繪畫技能突出的學子在他身邊成長。來自昌都的一名學生,嘎松拉加這樣說:“在讀大學期間,楊代習老師宛如一盞熠熠生輝的酥油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不僅傳播知識,還引領我在藝術的浩瀚海洋中探索、成長與蛻變。初入大學,迷茫如影隨形,是楊老師的諄諄教言為我撥開迷霧。他告訴我,成為一名優秀藝術家的道路,需以刻苦鉆研專業理論知識為基石,將自我與藝術融為一體,讓靈魂在創作中自由馳騁。創新是藝術的生命源泉,要敢于突破傳統,在創意的天空中綻放獨特光芒。同時,還要敏銳洞察市場需求,打造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用智慧與才華讓作品走向外界。”
帶學生嘎松拉加去下鄉采風
嘎松拉加還說,在疫情期間楊代習老師帶他們在畫室里實踐,師母也一直在陪伴他們,把逆境轉化成有效的創作機遇。楊代習除了用藝術課程讓同學們放下心來學習,還自掏腰包給他們提供了罐頭和火雞面等食物,點燃了他與學徒們之間情誼的火光。疫情過后,楊代習組建了“繪聲繪色”團隊,以藝術之光點亮鄉村振興之路。如今,嘎松拉加憑借老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勇敢地踏上創業之路,開啟了他自己的公司。楊老師的藝術境界,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令嘎松拉加敬仰。嘎松拉加還補充說:“在我心中,楊代習老師早已超越了普通教師的范疇,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是我人生道路上永遠的楷模。我將銘記老師的教言,心懷感恩,在藝術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作品書寫對老師的敬意與熱愛,讓老師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薪火相傳,永不磨滅。”
過去的三年內,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楊代習帶著學生到山南市貢嘎縣的果吉村去搞社會實踐活動,每年一去就待上三個月。以墻繪等形式把自己的專業技能成果回贈給村民,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的實際運用。每次專注于墻畫創作時,隨時看到有藏族老鄉默默地在觀賞他們的作品,老鄉們豎起的大拇指成為師生們最難忘的回憶。美麗鄉村建設實踐活動中,也有當地中小學師生前來觀賞,這也是繪畫交流與促進共同體意識的有效實踐活動。為了帶好學生,也為了提高創作效率,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西藏古壁畫非遺傳承與創新繪畫工作室”由楊代習來負責。忙碌于工作室里,楊代習愉快地揮動著油畫筆,因學徒們豐富的佳作陸續出爐讓他感到更美滿。
楊代習繪畫作品《岡仁波齊峰》布面油畫 240x200cm 2020年 《你是那顆最亮的星4》布面油畫 300x200cm 2024年
真所謂是天道酬勤,楊代習的辛勞既讓他感到充實和自豪,又增添了社會的眼福。個人畫展方面來說,于2013年,《峒山·憶》個人油畫作品展在北京的798國際藝術區感嘆號藝術空間展出;2010年,在法國巴黎的“蒙娜麗莎畫廊”舉辦過第一個個人畫展。聯展方面來說,于2009年,油畫作品《安娜依斯》入法國巴黎 “秋季沙龍”藝術大展;2010年,作品《享受陽光》入法國美術家協會沙龍藝術大展;2011年,在泰國國家美術館,峒山系列作品入“聯盟中國當代藝術家國際巡回展”;2015年,在上海等地,峒山系列作品參加“和聲·不異而同”聯展;2017年,在蘇州等地,參加“新騎士當代抽象繪畫聯盟”聯展;2017年,在法國參加“教堂文化主題國際展”;2021年,油畫作品《盛裝》入選慶祝建黨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雪域情”第四屆西藏油畫展。楊代習的很多佳作也在國內外美術館收藏,比如:2012年,油畫作品《峒山·記憶》由中國湖南省博物館展出并收藏;2012年,油畫作品《峒山·傍晚》等多幅作品被美廬美術館收藏;2012年,巨幅油畫作品《力量》被湖南日報集團收藏;2009年,作品《峒山·秋分》由亞美尼亞國家美術館展出并收藏等。
時而觀望著吉曲河歡快地朝著雅魯藏布江奔流,楊代習似乎得到一種精神上的賦能后投入百幅肖像組畫的創作中。他以現實主義精神情懷觀照西藏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反映西藏人民的喜怒哀樂和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組畫描繪的是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特別是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的社會主義新西藏迎來空前發展機遇的形勢下,涌現出的各行各業的建設者。組畫用巨幅油畫肖像的形式記錄西藏建設者奮發圖強的精神面貌、謳歌奮斗者的人生、刻畫最美西藏的人物形象。這是個巨大的工程,即“百幅工程”,它將是記錄這個新時代西藏人民特有形象和他們精神面貌之宏大篇章力作。百幅肖像組畫就是秉承“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民同向同行,與生活同聲相應,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指示精神勇攀“高峰”。我們期待楊代習的百幅肖像組畫如繁星漸次般問世,這豈不是記錄時代、刻畫最美人物、謳歌奮斗者人生、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西藏文化事業發展的一樁吉事。
(文/郎加)
藝術家簡歷
楊代習,侗族,獨立油畫藝術家;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西藏職業技術學院 副教授
1967生于中國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2019年為了實現創作西藏題材的夢想,從湖南大學調到西藏,現生活工作創作于西藏拉薩
教育經歷
2012-2013作為訪問學者深造于中央美術學院
2010畢業于法國巴黎凡爾賽高等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系
2007-2010深造于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同年考入亞伯拉罕·賓卡斯教授材料與繪畫創作工作室學習
2006赴法國巴黎留學
1994畢業于中國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作品獲獎:
2009油畫作品《峒山·早春》入選第7屆意大利佛洛倫薩當代藝術國際雙年展,榮獲組
委會“大會主席特別獎”章 意大利佛羅倫薩
個人畫展:
2013《峒山·憶》個人油畫作品展 798國際藝術區感嘆號藝術空間 中國北京
2010“蒙娜麗莎畫廊”舉辦第一個個人畫展 法國巴黎
聯展活動:
2021年油畫作品《盛裝》入選慶祝建黨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雪域情”第四屆
西藏油畫展 西藏拉薩
2017參加“教堂文化主題國際展” 法國Roubaix
2017參加“新騎士當代抽象繪畫聯盟”聯展 中國蘇州、上海
2015峒山系列作品參加“和聲·不異而同”聯展 中國上海、南京、長沙
2011峒山系列作品入“聯盟 中國當代藝術家國際巡回展”泰國國家美術館 泰國曼谷
2010作品《享受陽光》入法國美術家協會沙龍藝術大展,大皇宮國家美術館 法國巴黎
2009油畫作品《安娜依斯》入法國巴黎“秋季沙龍”藝術大展 法國巴黎
作品收藏:
2012油畫作品《峒山·記憶》中國湖南省博物館展出 收藏 中國長沙
2012油畫作品《峒山·傍晚》等多幅作品被美廬美術館收藏 中國長沙
2012巨幅油畫作品《力量》被湖南日報集團收藏 中國長沙
2009油畫作品《峒山·秋分》亞美尼亞國家美術館展出 收藏 埃里溫
論文發表:
2021年理論文章《在那寧靜圣潔的雪山下》及6幅油畫作品發表于《人民日報》民生周刊
2018年油畫作品《峒山之秋》發表于《美術文獻》2018年第3期
2015年理論文章《畫與夢的藝術探索之路》發表與《美術》雜志2015年第8期。《美術》雜志是中國美術界最高級別最權威的刊物
2012年論文《畫之道,宇宙在手中》發表與文化部主辦的《文化月刊》2012年第8期
2011年論文《畫與夢》發表與《油畫家》雜志2011年第1期
藝術活動:
2018應哥倫比亞大學巴黎分校的邀請,在法國巴黎該校做個人藝術作品展并做學術講座、學術交流 法國巴黎
2017應法國北加萊敦刻爾克-圖爾寬高等美術學院的邀請,作為客座教師前往該校進行講學、學術交流 法國圖爾寬
公益活動:
2014籌備組織“侗鄉中國夢”大型侗文化傳播公益活動 中國北京
2013獲中國長沙“2013年度留法油畫藝術家,公益活動策劃人‘城市夢想家’”稱號 中國長沙
2012策劃“筑夢·湖南首屆聾人優秀藝術作品展” 中國長沙
作品欣賞
《底雅奶奶》2,油畫亞麻布,240x200cm,2024
《男人節上遇見你》油畫亞麻布,200x240cm,楊代習,2024
《神山下的男人》1 油畫亞麻布 100x100cm 2022楊代習
《神山下的男人》2 油畫亞麻布 100x100cm 2022楊代習
《神山下的男人》10油畫亞麻布 240x200cm 2022楊代習.
《神山下的男人》11 油畫亞麻布 240x200cm 2022楊代習
《神山下的男人》12 油畫亞麻布 240x200cm 2022楊代習
《她的眼神》,油畫亞麻布,240x200cm,2024
《陽光下》10油畫亞麻布 240x200cm 2024楊代習
孔雀服,油畫亞麻布,120x200cm 2022
《古格王朝遺址》 240cm x 200cm 布面油畫2020 楊代習
《你是那顆最亮的星1》300cm x 200cm 布面油畫2022 楊代習
《你是那顆最亮的星2》300cm x 200cm 布面油畫2024 楊代習
《你是那顆最亮的星3》300cm x 200cm 布面油畫2024 楊代習
《深藍》5 油畫亞麻布 92x65cm 2020 楊代習
文章轉自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