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滲透率連續兩個月超過50%,以燃油車為銷售主力的合資品牌,能否打造出新的增長點?新能源不斷崛起的當下,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命運又能否迎來反轉?
伴隨著業內重新掀起關于合資品牌何去何從的新一輪探討,北京現代也率先交出了自己的“破局”答卷!
在2024成都車展上,作為合資品牌推出的第一個“方盒子”產品,北京現代第五代勝達迎來上市。搶在車展前上市的2024款庫斯途,還有首次引入中國市場的高性能純電動IONIQ 5 N也迎來同臺展出。
從今年以來SUV市場保持高速正增長的火熱程度,以及外界對MPV市場消費潛力加速釋放的普遍看好,還有高性能純電產品持續引起市場關注的火爆現狀等趨勢來看,從上述新車陣容,我們不難看出北京現代面對未來做出的部署,還有對于中國市場的持續深耕。
當然,在競爭異常激烈、競爭形勢持續復雜化的中國市場,“表決心”遠遠不夠,“怎么做”才是市場所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對于北京現代扎根中國本土超過20年的資深合資車企而言,經過了一定周期的調整和恢復之后,更需要重塑終端市場對于企業的發展信心。
北京現代面向當下和未來的競爭“打法”到底是什么?在本屆成都車展開幕首日,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吳周濤也給出了具體的答案——“既要堅守,也要創新”!
在吳周濤看來,盡管新能源和智能化在成本、科技等方面帶來了新的用車體驗優勢,但從整個用車周期以及極寒極熱等復雜環境下來看,燃油車的便利性與產品平穩性,都比電車更有優勢;在智能化方面,電動車所擁有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也可以在油車上實現。
即使新能源快速崛起,但北京現代依舊堅持多元化發展,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既要同步發展油車、純電車及混動,也要兼顧智能化的提升。
除了在產品創新升級,吳周濤還明確表示,基于“在中國 為全球”的戰略指引,現代汽車和北汽集團兩大股東將持續加大投入,為北京現代提供品牌、技術、產品以及人才等方面的資源支持。
此外,吳周濤還表示:“過去合資品牌的研發都是拿國外成熟的產品來做,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動,現在不行,必須要滿足中國的消費者,因此在研發方面是需要下大功夫的,接下來北京現代不僅將依托于現代的優勢練好內功,還要跟中國本土的企業進行合作、提高效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