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空間秘探”,作者:余文婷。
一直以來都較為寂靜的汕頭酒店市場,今年突然熱鬧了起來。繼東海岸首家五星級酒店白天鵝、小公園原皇后酒樓改造的DIOTEL潮酒店開業后,還有一大批酒店項目相繼開業和簽約。汕頭,要開始告別“酒店荒漠”了嗎?
汕頭,開始瘋狂造酒店
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23-2024亞洲(中國)酒店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年至2024年,高端酒店(奢華酒店、國際高端酒店、國內高端酒店)新開業668家;中高端酒店(中高端酒店&中端酒店)新開業3158家。近十年來,國內酒店市場發展迅速,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等更上一個臺階。而酒店這陣春風,似乎今年才吹到汕頭。
今年,繼東海岸首家五星級酒店白天鵝、小公園原皇后酒樓改造的DIOTEL潮酒店開業后,還有一大批酒店項目相繼開業和簽約。其中,像潮陽的廣東粵大國際酒店,項目已于4月16日開工,工期3年,計劃在2027年建成;位于中海黃金海岸文旅小鎮皇冠假日酒店,計劃2027年建成;據消息,還有一家保輝·威斯汀酒店要入駐濠江區,不過目前還沒有具體開業信息。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汕頭計劃投入施工(或正在施工)的酒店項目共計20個,其中包含萬豪酒店、南澳島洲際度假酒店、希爾頓歡朋酒店、桔子水晶酒店、亞朵酒店等等。
與今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眾多酒店情況不同的是,之前的汕頭酒店市場可以稱得上是“一片荒漠”。從1991年,汕頭第一家五星級酒店金海灣大酒店開業,到2001年,汕頭首家外資五星級酒店君華大酒店,再到2014年,汕頭首家國際連鎖品牌高端喜來登酒店,汕頭在高端星級酒店的引進上并不突出。汕頭首家萬豪酒店也是去年才開業,目前還是汕頭豪華酒店榜TOP1。
不僅豪華酒店欠缺,在此之前,汕頭酒店市場連鎖化率也處于較低水平,知名酒店品牌不多,多為單體酒店或小眾品牌酒店,且現有酒店也多設施老舊。轉看今年,截至目前,今年開業的全季酒店就有四家,此前僅有2022年開業的一家。
這個經濟特區何以成為酒店荒漠?
要知道,汕頭這座城市曾經是中國商業最前沿的城市之一,背靠幾千萬東方猶太人——潮汕人。在國內,潮商與浙商平分秋色,在海外,他們掌握了龐大的資源帝國,從香港的黑幫到亞洲的首富,都有潮商的身影。不僅如此,其擁有的資源也不是一般城市可比。
先不說這個可以搶先領跑十年的經濟特區身份(汕頭1980年被劃為經濟特區,上海的開發還要等到1990年之后),可以獲得關稅減免等諸多優惠政策。就說汕頭擁有的貿易優勢,也足以讓汕頭領先許多城市。1858年,大清王朝尚存之時,恩格斯就說過:“汕頭是中國唯一具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從地理位置上看,汕頭雖不像深圳,有毗鄰“超級聯系人”香港的優勢,也不像廈門一樣,能對望“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但汕頭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粵東、贛東南、閩西南地區的進出口歷來都是通過汕頭港。國際貿易,是這座城市的歷史基因。1933年,汕頭港的貨物吞吐量達675萬噸,僅次于上海、廣州,居全國第三。1979年,汕頭的對外貿易量在省內僅次于廣州,每年創匯規模能達到一億美元。
再說汕頭的僑鄉優勢。汕頭最大的底氣,是背靠一個強大的族群——潮汕人。據統計,潮汕人在海外有1000多萬華僑,數量全國居首。這個族群不止人數龐大,經商能力也一向出眾。多年來在全球商業版圖上攪動風云的,從來不缺潮汕人的身影。在香港,潮汕人雄踞首富榜,“超人”李嘉誠、“股市狙擊圣手”劉鑾雄皆為一代傳奇人物;在泰國,曾經有3個潮汕人接連登上首富寶座,富豪榜前十名也一度有8位潮汕人;在歐洲、加拿大的華人首富中,也出現過潮汕人的身影……2017年胡潤全球十億美金富豪榜上,海內外潮商上榜62人,財富總額達到15873億元。有彪悍、聰明的族群為后盾,汕頭吸引外商投資的起點就比別人高出一大截。
天然優勢加持加上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汕頭迅速成為了熱門投資目的地,世界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在這種背景下,一批中外合資賓館相繼登上歷史舞臺,那時候可以說是汕頭酒店市場的黃金時代。1983年,金砂路上第一家現代賓館——鮀島賓館率先登場。當時的鮀島賓館可謂“出道即巔峰”,許多配套服務可謂國內一流。根據80年代末的官方記載,鮀島賓館有“正宗潮菜食府”的美譽。
1984年,第一家中外合資賓館——龍湖賓館誕生,由特區寶發貿易發展總公司和香港添寶投資合作經營。這樣一個“招待所”,成為了特區建立之初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并漸漸成為了特區的一個“符號”,后被譽為“特區熊貓”,以服務周到出名。在1995年的一本雜志上,一位新加坡客商評價:“龍湖賓館不比新加坡賓館差,透過龍湖我看到了中國旅游業、服務業乃至第三產業的希望”。
1988年,汕頭國際大酒店落成開業,26層的酒店擁有海景客房、豪華客房、貴賓間共400個。當時,每間客房都裝有獨立控制的冷氣,彩電、小型酒吧和私人浴室電話,并配有診所和二十四小時洗衣服務,服務周全程度堪稱那個時代的天花板。
還有1991年開業的金海灣大酒店,是汕頭首座五星級大酒店,曾在1994年獲得中國建筑最高質量獎“魯班獎”,1998年開業的第二座五星級大酒店——汕頭帝豪大酒店,至今仍維持著“粵東地區最大豪華酒店”的頭銜。但是,隨著兩次重大轉折點之后,汕頭經濟發展急轉直下,酒店市場也漸漸“荒蕪”。
一個是2001年查處的潮陽、普寧兩地騙取出口退稅案,虛開增值稅金額達323億元,騙稅42億元,涉稅犯罪團伙約150個,有30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19人被處極刑。以至于21世紀初,全國有19個省市發文要求企業不要跟潮汕地區做生意,汕頭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經濟災難。它嚴重損害了汕頭的對外形象和對外信譽,以致企業間的交易行為倒退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始狀態。而經濟環境的惡化,使汕頭出現人才外流、資金外流,部分企業撤離的現象。從2000年9月至2001年5月,汕頭市各月GDP同比增長均為負,外貿出口負增長71%;利用外資負增長46%,稅收負增長68%,由此汕頭經濟遭受直接重創并導致了長時間的經濟發展遲緩。
另一個是“一分三市”。1991年,國務院一紙公文下達,原本的汕頭市拆分為汕頭、揭陽和潮州,GDP排名在1991年一下子跌落到全國50名左右(如今跌出了100名之外)。原本擁有近萬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劃成三個城市之后,每個城市的規模都變得有限。汕頭市陸域面積2205平方千米,在全國兩百多個地級市當中,位列倒數第10,潮州市陸域面積3160平方千米,位列全國倒數第18,揭陽的面積還算闊綽些,是汕頭的2.4倍,但也位列全國倒數第47位。土地資源可謂捉襟見肘。近些年汕頭正在建設的海灣新區,規劃的480平方公里面積很大部分需要填海而來。
一個地區要想發展起具備競爭優勢的工業,規模效應必不可少。而規模效應的前提,就是必須有連片的土地,可以進行集中性開發,以此實現要素資源的高度集聚,降低產業內部交易成本。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開啟正向循環通道,加速產業的發展壯大?!耙环秩小焙?,潮汕土地資源緊張,像原本占據了粵東地區50%到70%的經濟總量的制造業專業鎮和產業集群發展,由于地域空間受限,產業的規模也難以進一步擴大。
此外,像廣州,深圳可以吸納各種資源率先崛起某種產業后,繼而外溢出來,輻射到下級的佛山、東莞,從而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產業集群的效應。但潮汕不行,潮汕三市每個城市都擁有獨立權限,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大家只能單打獨斗,不同區域之間的產業協同效應差,沒辦法優勢互補。
再有,一分三市后,也讓城市資源更加分散。像機場選在了土地資源較多的揭陽市,第一個高鐵站建在了地理位置更“黃金”的潮州。在廈深鐵路申報到確定方案的兩年時間里,揭陽和潮州的經濟快速飛漲,反觀汕頭的領先地位卻在被不斷挑戰。直到2018年,廈深鐵路的汕頭聯絡線開通,汕頭才終于邁入了高鐵時代。今年,粵東規模最大的綜合高鐵樞紐汕頭站正式啟用,但它已改變不了汕頭“失去的二十年”的過往歷史。三市分治之后,資源平均用力,潮汕地區長期缺乏一個區域龍頭城市,來帶動和輻射其他城市的發展……
經歷這兩大轉折點之后,汕頭進入了緩慢發展階段,酒店市場也陷入了停滯。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開展評星起,汕頭年均2—3間酒店評上星級,至2000年達到最高峰,錄得35間。但到2020年,汕頭星級酒店減少至29間,位于中心城區的五間五星級酒店,還是巔峰時期的那幾家:金海灣、帝豪、君華、國貿以及2014年開業的龍光喜來登……
旅游,能成為汕頭酒店市場的曙光嗎?
今年上半年,整個汕頭的GDP還處于正增長區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汕頭GDP為1493.27億元,同比增長0.1%。前三季度的負增長為近年來首次。官方數據顯示,按不變價格計算,今年前三季度,汕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05.11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027.42億元,同比下降8.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146.76億元,同比增長4.3%。
換言之,此次汕頭之所以出現GDP負增長,最大原因在于第二產業出現下滑。而玩具和紡織服裝是汕頭兩大傳統特色產業,而這兩大傳統產業中,小微企業的占比更高,數量也更多,這類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汕頭傳統產業占比較高,目前形勢下,不少依靠出口的小微企業更容易受到沖擊。這也是汕頭目前第二產業下滑的重要原因。
但第二產業下滑的同時,可以關注到的一個點是,今年上半年汕頭經濟第一產業增長3.7%,第二產業下降5.2%,第三產業增長4.8%。第三產業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上半年汕頭之所以沒有陷入負增長,第三產業貢獻較大。從各類社交平臺也可以發現,汕頭作為一個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受到年輕人青睞,關于“汕頭旅游”話題討論熱度居高不下。今年前三季度,汕頭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20.4%、25.2%,其中航空客運量、航空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26.1%、27.2%,前去汕頭打卡的人越來越多。
今天的中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在比拼經濟體量、工業產值、人口規模,建工業園、招商引資、蓋摩天高樓、修高鐵……這樣的“經濟型”大城市,實在太常見。從今年各種消費趨勢中,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人拒絕千篇一律的大型綜合商業體,更愿意借旅途去深入體驗地方文化習俗和煙火氣,更青睞在地文化敘事表達,“文化先行,消費隨至”。對于新一批消費者,那些“小而美”的靈魂棲息地,更為稀缺,更為寶貴,蘊含深厚文化的目的地成為更吸引他們的存在。
而汕頭,恰恰是這么一個存在?!俺鄙俏幕铒L流,虹彩霞光映碧秋。品功夫茶幾盞,欣看珠玉滿瓊樓?!痹诶仙岬呐f古體詩集里,有這么一首詩,正是在汕頭寫汕頭。潮汕文化是唐宋中原文化最完整的保存地之一。像潮汕的潮瓷、潮繡、潮食、潮汕建筑、潮汕木雕等文化,也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以木雕為例,潮汕人有著深厚的宗族理念,作為血緣關系標志的祠堂和某些作為地緣標志的廟宇,在潮人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這些地方就成了潮汕木雕依附的實體。代表潮汕木雕成熟期的標志是已略黃公祠,已略黃公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代光緒十三年(1887),這里就像一個潮汕木雕藝術殿堂:屋架上的木雕裝飾內容多以獅、鳳、龍等吉祥動物為主;梁、柱間還有造型生動、內容豐富的題材,像“張羽煮?!?, “水淹金山寺”等,其與明代以前的木雕相比,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水平。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曾說,汕頭,是中國美食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這里有“中國最高端菜系”、“最好的中華料理”。生腌被稱為“潮汕毒藥”,腸粉面皮薄如蟬翼,新鮮魚飯各色各樣,粿文化糜文化源遠流長……沒有一個胃不向往潮汕。無論是高端會所里的精致潮菜,還是隱秘在大街小巷的平民美食,只有汕頭人能將兩者做到極致。在美食家蔡瀾的美食著作中,“汕頭”也沒少被提及。
在后現代社會,潮汕的工夫茶文化也是難能可貴。潮汕的功夫茶,不僅是本土市場經濟中的黏合劑,也是鄉親、鄰里、親戚之間天然的交際媒介。在你一杯我一杯的閑聊之余,城市生活也開始變得有溫情,有鏈接。潮汕商人善于交易,交易的總原則是“讓而不爭”,用工夫茶這樣的方式慢慢與人交往,最后開個數,這個數總是讓你有驚喜。在潮汕文化當中,“讓”是一個交易法則,來獲取下一次交易的機會。
由此,汕頭這座城市,也被越來越多喜歡美食、煙火氣、感受慢生活與民俗文化的旅途者所發現,2024年春節,汕頭、哈爾濱、廈門、三亞和昆明是異地出行需求占比最高的5個城市。在攜程發布的《2024年暑期租車自駕報告》中,汕頭排名“國內海濱海島城市租車火爆目的地”全國前十;在小紅書發布的首個青年城市文化報告中,汕頭像“大盲盒”一樣新奇多變的城市文化,成為年輕人最感興趣目的地之一。
在旅游的加持下,汕頭酒店市場需求再次被激活。數據顯示,五一前兩天,汕頭市區星級酒店入住率達96.69%。位于CBD商圈的喜來登酒店,一套總統套房,五一前的房費高達3w+/晚。媽嶼島某民宿老板表示:早在半個月前,“五一”期間所有民宿房間就已經全部訂滿,入住量大概是平時的兩倍。今年前三季度,住宿設施接待過夜游客人數增長29.3%,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增長9.4%。還有今年大量連鎖品牌酒店的涌入,也再次證明了旅游對汕頭酒店市場的拉動。
慢慢“開放”的汕頭,還需要一點時間
汕頭人的主體是有著獨特文化、獨特語言的本地人,不像深圳這些城市,主體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外來人,需要按照最大公約數的原則建立共同的文化、語言,容易建立規則和法律。汕頭人主要由北方的大族遷徙而來,宗族情結十分濃厚,外地人很難融入。這樣的特點,一方面讓這座城市能夠最大程度孕育與保存自身的文化,有著區別其他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許多發展的弊端。
就拿前面提到的走私案說起,因長期血緣化情結濃厚的社會、政治環境,潮汕地區的經濟活動更講人情關系。加上地處粵東、閩西的“三不管”的地理位置,使得這里歷史上具有集體走私、暴力走私的風氣。20世紀90年代的特區熱,讓本來見不得陽光的走私販私、制假販假公開化,出現了對汕頭的發展影響很大的“807”大案。
還有前面提到,汕頭以玩具與服裝為主的第二產業,主要是小微產業,也與其濃厚的宗族情結有關,一些知名及連鎖名牌很難入駐進來。不像泉州,有安踏、利郎、七匹狼等眾多知名連鎖企業,汕頭基本上都是為國內外品牌代工,在產業鏈條上以中低端的生產、制造為主,在附加值較高的自主研發、品牌建設上沒有突出表現。
一系列不夠“開放”帶來的發展弊端,帶來的是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去到汕頭,你會發現整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似乎與同等城市相比,落后了一大截,街道整潔度、城市綠化度與交通便利度,只能用“接地氣”三個字來形容。接地氣這個詞,對于喜歡它的人來說,是一個好招牌;對于不適應的人來說,是砸招牌。
在汕頭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你可以騎著它逛遍每一個大街小巷;但不喜歡這種旅游風格的人,可能會不適應沒有地鐵的便捷,同時大街上橫沖直撞的共享電動車也會令眾多人不適。不那么整齊的街道,似乎少了一些精致;走在街上,隨處可以聽到一口濃濃的潮汕話,有些人會覺得有趣,也有些人會感到有些排外。
不過眼下,可以看到的是,汕頭正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一系列重大交通利好如高鐵汕頭站、海灣隧道等的投入使用,以及對文旅版塊的高度重視,為城市的酒店業提供了新機遇。與此同時,激增的游客量和日益提高的住宿需求無疑對本土酒店行業提出新的期許,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的主題酒店成為酒店業的新趨勢。這座城市正在重新“開放”自己,向過往的“酒店荒漠”告別,不過或許還需要一點時間。如果你能拋開一些固有成見,去嘗試擁抱這里的文化,或許會有更多收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