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漢爭霸中,項羽在烏江自刎前感嘆時運不濟,那么項羽真的是時運不濟嗎?我覺得其實不是,因為項羽的出生高度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老天給了他勇冠三軍的天賦,還給了他出身貴族的氣運,甚至都給他安排好了人生導師項梁,而這些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著名冒險藝術家劉華強說過一句話: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老天給了項羽除掉劉邦的機會,老天給了項羽戰無不勝的楚軍和范增,老天給了項羽治理天下的機會,但項羽都不珍惜,相反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劉邦的態度也發生著改變。
項羽
首先就是痛恨劉邦,在學生時期,由于這一時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被古人的思維帶偏了。甚至一度認為項羽是英雄,尤其是所謂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我和所有人一樣,站在統治者的角度目空一切的去審視項羽,而后來發現我是陷入到了所謂的真理陷阱中。古人的詩句并不都是勸誡后來人的,比如這首李清照的詩,更多是借項羽來表達自己對于人杰的推崇。這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發泄,比如有人說蒼天有眼,難道天真的有眼睛嗎?這很多是一種擬人的表現,同樣項羽也是如此。
既然項羽是正義的化身,那么劉邦必然歸咎于邪惡,再加上小時候影視作品的推波助瀾,自己一度認為劉邦是個小人,但長大后發現,這些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如果劉邦是個小人,怎么會有張良、蕭何、樊噲等人誓死追隨呢?如果劉邦一無是處,怎么會在后來擊敗項羽呢?再通過讀歷史,發現劉邦并不是一無是處,他用齊王化解韓信的懷疑這叫聰慧,他一次次鍥而不舍屢敗屢戰這叫韌性,同時還夾雜著樂觀。最后榮歸故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更是彰顯了他的帝王之氣。
劉邦
其次就是成為劉邦,與天賦異稟的項羽不同,劉邦的際遇才更適合我們。出身寒微,中年與樊噲等好友整日廝混事業愛情一事無成,這不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嘛!劉邦為了活命拋下了自己的兒子和妻子,而我們為了工作又何嘗不是荒廢家庭呢?很多人整日幻想著秦皇漢武,但殊不知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才更符合我們的出身。劉邦在曾經揭竿而起反抗過暴秦,而我們又何嘗不是為了自己的愛情和理想跟家里鬧死鬧活呢?
我們嘲笑劉邦鳥盡弓藏處死韓信,但我們難道在工作中沒有昧著良心做一些事,沒有昧著良心說一些話嗎?我們嘲笑劉邦的虛偽,而我們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戴著面具活人呢?劉邦的心中有一顆安定四方的心,而我們的心中難道沒有自己的理想嗎?盡管我到了而立之年,我的心中仍然存有一顆迪迦奧特曼的心,甚至還在腦海中將自己共情奧特曼呢。而到頭來我們發現,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劉邦,更可怕的是,我們的人生還不如劉邦,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遇到成功便得意忘形。
勇氣
最后羨慕劉邦,因為劉邦的高度是我們不能比擬的。同樣,我也羨慕劉邦有一群至死追隨的兄弟。其實很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酒肉朋友很多,但真心朋友一個都沒有,更別說紀信這種過命弟兄了。我在想一個問題,劉邦為什么能夠擊敗項羽呢?如果我們是劉邦,我們也能夠擊敗項羽嗎?我想不能,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失去最基本的坦率和交心,因此我們都壓根不會有劉邦的這些兄弟。我們也被生活磨平了銳氣,因此更不會有野心,張良這些人又如何會追隨我們呢?
甚至我們連路見不平的勇氣都沒有,我們又如何敢和劉邦一樣不畏生死呢?我們又如何像劉邦一樣有與項羽決一死戰的勇氣呢?更難能可貴的是,劉邦統一天下后不忘初心,而我們呢?上岸第一刀,先斬意中人,然后上到親人下到朋友都深受其害。接著迷失在狐朋狗友的贊美中不能自拔,從這點來說,我是羨慕劉邦的,他起碼做到了我們望塵莫及的事情,不是嗎?四十多歲這是一個現代人都認命的年紀,這是一個找工作都被嫌棄的年紀,而劉邦卻實現了自己的創業旅程。
品德
讀書的目的是啟智、育人、謙遜,但很多人貌似讀到他舅舅家去了。他們的思維變得越來越狹隘,性格變得越來越偏激,甚至品德也越來越勢利眼。因此這些專家談及底層,不管他們如何詭辯,他們的潛意識都在用一無是處和低等勞動力等標簽看這些人,但這些人有他們身上所欠缺的東西。比如對于家庭的責任,做人的坦蕩和簡單,對于生活的熱愛等等。而這也是我們很多人對于劉邦的態度,甚至一些人覺得劉邦一無是處純屬運氣好。如果你以這樣的心態讀書,那還不如別讀書了,浪費你的時間,也浪費書籍存在的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