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債收益率如脫韁野馬般持續下行,央媽選擇再次出手。
不同于以往的全市場喊話,提示大家關注利率風險。本次直接現場點名,約談的是近期部分交易激進的金融機構,甚至指出這些金融機構大量買入債券,難道看不出來風險,投研能力去哪里了,就差說不會投資別瞎投了!
1、
其實也不怪央媽如此生氣,大家可以看看這群金融機構都干了啥!
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9月底的2.2%直接被買到了現在的1.7%,再瘋狂下去就和7年期、5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倒掛了。
只是咱們基民和機構資金在“債牛”行情中確實快樂了,但央媽緊皺的眉頭卻越來越皺了!
要知道今年以來,央媽已經和市場開啟了多輪對話,警告不要炒作債市,甚至表明搶國債基本上就是“唱空經濟”,只是收效甚微!
喊話沒人聽,就開始強監管和親自下場操作。8月份的時候證監會對江蘇省的四家農村商業銀行進行監管調查。同時央媽要求金融機構報告持有長期國債頭寸的每日變化,并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加大了國債的買賣力度。
效果也很顯著,配合著股市的9.24行情,10年期國債收益率開始拐頭向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但奈何A股不爭氣,沖高回落的陰影讓資金又開始回流債市。
散戶買,機構買,散戶買完,機構繼續瘋狂買,“資產荒”下的債市真的很香。直接就把10年期國債收益率給買到1.7%附近,形成了機構、散戶和央媽隔空對峙的局面!
這里不是說,央媽看不得咱們掙錢,非要做這個“掃興”的人。而是長期國債利率的持續大幅下行會帶來很多風險。
第一,債市會形成泡沫。
國債收益率的暴跌通常意味著國債價格的飆升,投資者大量涌入國債市場,債券這種資產就從長期持有演變成短線炒作。要知道我們整個國債和政府債的規模大概是70多萬億,如果泡沫破裂,比股災還要嚴重,因為債券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持有!
第二,影響匯率的穩定。
借用前行長易綱的話說就是,“中美十年國債的利差50個BP左右是最合適的“。但自22年美聯儲瘋狂加息以來,中美十年國債利差倒掛長期超-200BP,大幅倒掛的利差給了人民幣巨大的貶值壓力,資金大幅流出,會加大匯率的波動。
第三,拖累經濟繼續下行。
銀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借短放長,賺取長短期限之間的利差,同時在此過程中為市場提供貨幣供應,經濟也能夠正向循環。
但如果短期利率高于長期利率,這時候銀行借到的錢,比放出去的錢成本更高。銀行只能把持有的長期債券賣掉,市場的流動性就會收緊,整個經濟會出現停滯,甚至衰退。這樣就和寬松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復蘇的目的相背離。
那是不是債牛結束了?
答案是并沒有!就像我們在之前提到的一樣,債牛還會有,只是會降一個檔次!
因為這場債牛不是臨時起意,如果從2021年開始算,已經持續了快4年,現在是慣性沖擊。
當時,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高達3.3%左右,股市中的藍籌白馬行情演繹到了極致。此后,債券市場迎來了近4年超級牛市,而藍籌白馬則迎來近4年超級熊市。
也就是說只要股市沒起飛,債市還能繼續牛。
其次就是這波債牛的多頭們不愿意離場。
就拿這兩天的30年期國債ETF來說吧,雖然利空消息出來了后,跳水幅度超過了1.5%,但很快就觸底反彈了,尾盤跌幅收窄。今天同樣是“V”型走勢,說明多頭們還在堅持。
最重要的是從邏輯上看,債券市場三大影響因素,包括貨幣政策、宏觀基本面以及通脹預期,均指向債券價格會繼續走強。
因為在經濟結構轉型、財政溫和刺激以及貨幣政策寬松助力的背景下,債券利率可能會進一步下移。畢竟貨幣寬松的基調已經寫在了經濟工作會議的通告里面了,債市走強沒有太大問題!
只是現在市場反應有點過度了,想把明年的預期全部走完。
所以在央媽看來,你既然跑我前面去了,那我就給你一巴掌,清醒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