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從西北一所藝術大學美術專業碩士畢業的我,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進入北京一所小學擔任美術教師。由于對工作的熱愛,我在工作崗位上表現突出,參加工作的第五年就評為了一級教師,并且參與和主持了多個課題。其中,主持的市級課題就有2個,區級課題3個。小學美術老師的課并不多,平常除了工作和課題研發,我還用業余時間參與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2019年就升任了辦公室主任。
這些工作成果,讓我有了一種優越感。帶著這份優越感,我從2015年開始計劃考博。當年報名了兩所心儀的師范類院校,石沉大海了。第二年,我調整了一下策略,降低了對院校的要求,從985到了211,并且把范圍擴大到了北京及其周邊城市,也不再執著于師范類院校,只要是可以在職讀的雙證博士都可以。本著這樣的想法,我海報了多所院校,但是結果還是和去年一樣。
有了前兩年的失敗,第三年我找到已經考上博士的同學,虛心向她請教成功的秘訣。同學建議我做好兩點準備:第一,研究一下各個大學的考博政策,博士都是各個院校自主招生的,每個學校的要求不一樣;第二,想辦法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博士錄取方式是申請審核制,論文是絕對的加分項。熱心的同學還給我介紹了幾個核心期刊的人脈關系,分享了她自己發表論文的經驗。那一刻,我以為自己終于找對方向了。但是接下來的三年里,我完成了兩篇論文的發表,也研究了院校的政策,也報名成功了幾所院校,參加過學校的考試,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是畢業五年。看著當年的碩士同學炫耀著自己博士即將畢業,心里五味雜陳。要知道,碩士畢業的時候,我是全專業第一名,還是優秀畢業生,大部分美術生英語都不好,我是為數不多的過了六級的。我明明這么優秀,為什么考不上博士呢?偶然聽到某同學“閑談”,說考博要靠人脈,而且美術專業的還是要考本專業的博士比較容易,我默默的記下了。回去之后,就開始通過“母校”老師開拓人脈關系,老師建議我讀脫產的,說沒有在職名額,另外,讓我參加一些展覽,在美術作品上多做儲備。
接下來的三年,我開啟了另一片天地。經常出入各種畫展,一有時間就投入“藝術創作”。還經常跟知名專家吃飯,想效仿同學,多認識博導,在考博的時候能派上用場。博導和專家都非常和藹,每次提到報考,都表示“歡迎報考”。有了博導的鼓勵,我自信的認為成功考博這件事情,肯定是板上釘釘了!然而,還是沒能成功上岸。
一時間,我突然開始產生了自我懷疑,難道我真的沒那么優秀,夠不上國家對博士生的要求嗎?苦惱的我在網上刷著各種和考博相關的視頻、論壇。網站上一直閃出一條線上咨詢的對話框,擾亂了我刷刷刷的心情。我憤怒的點開咨詢框留言:“你們能包過嗎?包畢業嗎?什么都不包就不用聯系我了!”幾秒鐘之后,線上閃現出了一番話,深深觸動了我:“同學,每一位有博士夢想的同學都付出了很多,無論什么原因讓我們有了考博的想法,一直拼搏努力的精神值得我們給自己點贊!在這條艱難的考博路上,希望專業的我能夠祝您一臂之力。”這份理解和認同讓我有了嘗試一下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考博的沖動,于是我謹慎的留下了一個備用微信號。
很快,微信上就收到了一條請求添加好友的信息。從信息上能看出來對方是一名素質很高的老師,對方非常有禮貌的留言:“同學您好,請問您是想咨詢一下美術在職博士的報考吧?”看到信息的那一瞬間,我覺得好像很踏實。成功添加好友之后,我詳細的描述了我的基本情況,詢問老師我應該要怎么做才能盡快考上博士。老師首先對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說到我的個人優劣勢還是挺明顯。優勢方面,我的英語水平比較突出,過了六級;學習能力也非常不錯,碩士畢竟是優秀畢業生;實踐經驗也非常豐富,尤其是在課程研發和教學落地這兩塊兒,成果顯著。劣勢也有兩項,其一是論文實力,只有一篇北大核心,相較于其它美術理論研究的人來說,沒有任何勝出的可能性;其二是專業的藝術作品,由于畢業之后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課程和教學領域,藝術造詣明顯低于專業的藝術從業者。
驍唐長遠教育的老師建議,考博這件事情必須從我自身的優勢出發,找到合適的專業和院校。在這個前提之下,匹配到有在職名額并且愿意接受我的博導,和博導之間要建立學術上的溝通、研討、達成認可,而不是在人情方面去下功夫。我本人在課程研發和教學領域的實力較強,這些都屬于實踐落地能力,而不是理論研究,所以偏重實踐落地實力審核的專業博士比側重理論研究的學術博士更適合我。無論是課程研發還是教學都屬于教育的范疇,所以教育大類比較適合我。于是咨詢老師幫我選擇了教育專業博士里面的學科教學(美術)這個專業。這個專業很多師范類院校的在職名額都很多,并且是寒暑假和節假日上課,正好在不耽誤本職工作的前提下,能夠輕松完成博士學習。這一刻,我終于有一種找對方向的興奮感!老師馬上幫助我梳理好了個人資料,安排參加了機構的線上評估,最終鎖定了3所北京和天津的師范類院校,其中兩所都是我第一次報考過的自己心儀的院校。
2024年的春天,真的是我個人考博之路的春天。通過專業機構的幫助,我跟某兩所師范類院校的博導建立了學術上的溝通,得到了博導們的高度認可。機構還幫助我規劃了備考學習方案,在專業的老師指導、監督、鼓勵和一起備考的同學們的陪伴下,通過10個月的努力,順利過了這兩所院校的資料審核,進入到復試的環節。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關。筆試對我來說難度不高,畢竟是有專業的機構幫助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備考學習嘛!面試這一關讓我非常緊張,聽說是有專家小組的博導們共同提問。我第一時間想到了機構的班主任和博士專家老師,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無論是讀博研究計劃的指導還是內心動力不足的時候的傾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依靠感。
所以,無論結果如何,當我第二次走上面試考場的那一刻,我已經成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