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在詩歌最鼎盛的唐代,女詩人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有專家曾特意考證,大唐290年期間,經出現了207位女詩人。這還僅僅是有詩作傳世的,而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無名女詩人想必更多。
這兩百多位女詩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便是唐代四大才女——李冶、薛濤、劉采春、魚玄機。其中李冶生于盛唐,被稱為女中詩豪;薛濤、劉采春均屬中唐,分別被冠以女中文妖、女中歌伶之稱;魚玄機獨處晚唐,也是四大才女中才名最盛的人,被稱為女中詩圣。
四大才女,各有佳作傳世,其中劉采春因僅有6首詩傳世,數量最少,理所當然排在了四才女之末。傳世之作雖少,但這6首詩卻俱都絕妙入微,征服了后世無數詩家。今天咱們就來欣賞劉采春的這六首《啰唝曲》:
啰哄曲六首
唐·劉采春
其一
不喜秦淮水,
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
經歲又經年。
其二
借問東園柳,
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
莫恐太陽偏。
其三
莫作商人婦,
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
錯認幾人船。
其四
那年離別日,
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
今得廣州書。
其五
昨日勝今日,
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
白發黑無緣。
其六
昨日北風寒,
牽船浦里安。
潮來打纜斷,
搖櫓始知難。
劉采春在唐代四大才女中排名雖在最末,但在當時絕對是最受歡迎的,因為它不僅是一位女詩人,而且是一位女演員、女歌手。劉采春出身貧寒,自由就加入戲班子,后來嫁給了同為戲曲演員的伶人周季崇,組建了家庭戲班,四處漂泊,以演參軍戲為生。
而且劉采春天生一副好嗓子,歌唱得很好,有云“歌聲徹云”,就連中唐大詩人元稹都曾慕名來看她演戲唱曲。甚至還寫下一首《贈劉采春》的詩,夸贊她“選詩能唱望夫歌”。唐代的筆記小說中還相傳元稹對劉采春一見鐘情,冷落了薛濤。為了得到劉采春,施計相逼,結果劉采春寧死不從,一氣之下投河自盡。元稹既沒得到劉采春,也失去了薛濤。野史雜談,雖不足為信,但也能說明劉采春的才貌雙全。
《啰哄曲》便是元稹詩中所言的“望夫歌”,相傳劉采春所作《啰哄曲》共計120首,但傳于后世的僅此6首。并且學界頗多爭議,認為并非是劉采春所作。詩名“啰哄曲”,又稱“望夫歌”,其實主題都只有一個——閨怨,大多描寫的是中唐時期商人外出做生意,家中妻子望夫閨怨之事。
這六首詩主題都相同,但敘事、意象各異,尤其是第一首分明是閨中怨婦想念夫君,卻無端把怨氣撒給“秦淮水”、“江上船”,恨這水和船讓夫君離去,是自己空守閨房寂寞,頗有無理之妙,與金昌緒的“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很相似。第三首則是直接“怨夫”,大有與白居易的《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的哀怨。后數首也大致相同,均為幽怨之語。
這六首詩同樣都是直敘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語言不事雕琢,手法純然白描,然而讀來卻風味可掬,極為傳神,有“著手成春”之妙。據說“采春一唱是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
不僅征服了當世人,就連后世無數詩家也對這六首詩贊譽不絕,《養一齋詩話》稱之為“天下之奇作”,《唐詩箋注》稱其“真白描神手”,《詩法易簡錄》贊“妙于措辭”“只淡淡敘事,而探情無盡”等等,贊美之言,述之不盡。劉采春雖然僅此六詩傳世,但能躋身唐代四大才女之列,確實名副其實。
↓↓↓更多唐風宋韻,關注讀書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