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ty Lemay
利維坦按:
長期以來,人類社會對于女性月經都存在禁忌。在諸多神話里,月經與女性的羞恥、原罪、內疚和焦慮相關,而且充滿各種禁忌,這些禁忌流露出強烈的男性敬畏和恐懼。對女性神秘出血的極度恐懼帶來了女性月經不潔的觀念。這種恐懼導致了無數壓力重重的規定,也導致在許多社會中不同程度地將男女的活動領域嚴格分開。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由于對女性月經的避諱使得對月經原理以及月經演化之緣由的研究十分有限。不僅如此,很多女孩在來月經前對這一基本生理現象幾乎一無所知,很多非科學的知識由此形成,比如月相與月經的關系。
我還清楚地記得我月經初潮的確切時間。當時我只有11歲,在學校和家里都沒有接受過關于月經的正規教育。當時互聯網還沒有出現,我住在印度的一個小鎮上。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唯一一個這樣想的人,因為我從來沒有和任何人談論過這件事,甚至連我最親密的朋友也沒有。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女性來月經時被認為是不潔的,所以她們不被允許進入廚房,也不被允許為他人準備食物?,F在情況已經有所改觀,但改變不大。即使是現在,經期的女性也不允許參加一些宗教儀式和活動,比如進入印度教寺廟或在齋月期間禁食。
根據印度政府2020年公布的數據,印度有3.55億名處于月經期的女性,其中只有42%的人能夠獲得衛生巾。印度非政府組織達世萊(Dasra)的報告顯示[1],由于缺乏適當的月經衛生管理設施,每年有近2300萬名女孩輟學。更為可怕的是,在該報告中,71%的女孩在初潮前甚至對月經一無所知。
月經在世界許多地方都被污名化,包括英國。我們依然很難以包容的方式,坦率、實事求是地來討論月經。相反,生物學現實常常被神秘化,或暗示所有身體都應符合某種固定模式。我有三個女兒,我深深感到,如果對自己身體的認知不以事實為基礎,那我們就會成為父權壓迫的工具。
? Katy Lemay
最近,美國OMV公司在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則廣告,稱“月經源自月亮的力量”,是“身體魔力的一部分”。告訴女性她們的身體是神奇的,或者月經與月亮有關,這并不能賦予女性力量。
我發了一條關于此事的推文,引發了激烈的辯論。我很驚訝,有這么多女性仍然相信月經周期與月相有很強的聯系,她們會認為女性在新月時來月經,在滿月時排卵。
“月經”(menstruation)一詞源自拉丁語和希臘語,意為月份(mensis)和月亮(mene)。月經和月相同步的想法,可能源于當時沒有日歷或數字設備來追蹤月經周期。平均的月相周期(大約29.5天)也成為了月經周期的參考。
現在我們有了準確的方法來追蹤月經,但月亮的神話仍然存在,我們試圖將月經披上神秘的外衣,而不是關注事實。
法國神經學家讓-馬丁·沙可(Jean-Martin Charcot)在巴黎沙普提厄(Salpêtrière)醫院向同事和學生展示一位所謂“歇斯底里”的女性。? wikimedia
女性的身體及其“特性”長期以來被視為不雅。古希臘的醫生們對子宮十分癡迷,子宮在他們提出的女性低于男性的理論中占據核心地位。柏拉圖和希波克拉底認為,子宮是一種神秘的生物,在身體內隨意游蕩。子宮與歇斯底里(Hysteria)的關系也是在這一時期首次提出的,遺憾的是,這一觀念一直延續至今。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標準的月經周期為28天。但現在這一假設正在被推翻。研究表明,月經周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2019年《自然》(Nature)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2],只有13%的女性月經周期為28天,該研究由124,648名匿名用戶記錄了140萬個月經周期。這些數據主要集中在西方世界。
許多基于生育受孕的移動應用程序,都假設排卵發生在下次月經前14天。但研究表明[3],只有約30%的女性在臨床指南確定的月經周期內完全進入受孕期——即第10天至第17天之間。大多數女性的受孕期要么比預期早,要么比預期晚得多。
1980年,溫妮弗雷德·卡特勒(Winnifred Cutler)發表了一項研究,聲稱該研究揭示了月經周期與月亮周期之間的聯系。該研究在多個方面存在缺陷,包括卡特勒忽視了月經周期未達到29天的女性。正常的月經周期可以是18至30天。而且卡特勒的研究也只持續了14周。
201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月相和月經周期之間完全沒有關聯[4]。2019年,Clue(一款月經追蹤應用)的數據科學團隊分析了150萬名未使用任何激素避孕藥用戶的750多萬次月經周期[5]。他們發現,月相與月經周期的開始或結束之間沒有關聯。
? Medical NewsToday
日光暴露和月光可能確實會對我們的身體和生理產生一些影響,尤其是對荷爾蒙調節方面的影響。我們知道,季節性情感障礙與激素褪黑素有關[6]。此外,有跡象表明,睡眠-覺醒障礙、缺乏睡眠、壓力以及夜班工作可能會影響月經周期,這可能是由于光照的變化和褪黑素分泌減少[7]。然而,大多數仍然只是推測。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探討是否真的存在晝夜節律和月經周期之間的關聯,這需要涵蓋全球人口,不受年齡和社會背景的影響。
如果把月經與月亮聯系起來能給某些人帶來幸福感,那完全沒有問題。但這種聯系不應該被當作事實傳播。如果“其他人”月經周期不符合28-29天,也不應該用這種方法來解釋。
非科學的敘述無助于消除與月經相關的恥辱、恐懼或負面情緒。只有基于事實的包容性性教育才能做到這一點。我知道,當我第一次來月經時,我真正需要的是開放、誠實、數據和具體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月經,因為月經期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都是令人困惑的。
參考文獻:
[1]www.dasra.org/resource/improving-menstrual-health-and-hygiene
[2]www.nature.com/articles/s41746-019-0152-7
[3]www.bmj.com/content/321/7271/1259
[4]pubmed.ncbi.nlm.nih.gov/23889481/
[5]helloclue.com/articles/cycle-a-z/what's-normal-menstrual-cycle-length-and-variation
[6]pubmed.ncbi.nlm.nih.gov/3462335/
[7]pubmed.ncbi.nlm.nih.gov/17383933/
[8]splitbanana.co.uk/blog/2020/9/1/sex-education-guide-top-tips
文/Pragya Agarwal
譯/Agent May
校對/tim
原文/wellcomecollection.org/articles/YKOJRRAAACQAE0oO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Agent May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