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晴波
圖片很長,劃動查看更多
圖片很長,劃動查看更多
多年前,我在古玩市場舊書攤購得一冊金融出版社印制發行、人民銀行總行編輯的《儲蓄工作先進經驗介紹》圖書,一張“毛主席接見全國儲蓄先進工作者”照片吸引了我。
1956年4月,人民銀行總行在北京召開全國儲蓄先進工作者代表會議,這是銀行系統第一次專業性先進工作者會議,中央特別重視,毛主席及中央領導同志在百忙之中接見了會議代表,并與之合影留念。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加之受國民黨政權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的影響,國家建設有一定的困難。為了穩定物價,幫助人民恢復正常生活,鼓勵人民儲蓄,支援國家建設,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黨和國家特別重視銀行儲蓄工作。新中國初共同綱領的第37條就提到了“人民政府應采取必要的辦法鼓勵人民儲蓄”,這足以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儲蓄事業的重要性。
1956年初,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啟的第二個年頭,也是經濟建設的關鍵時刻。當時銀行也處在困難時期,銀行員工的生活、工作都比較艱苦,各項業務均為手工操作,對外聯系多是流動小組上門服務。這些先進工作者為了開展工作,不辭勞苦,以身作則,帶領大家想方設法為祖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籌措資金,貢獻力量,為社會主義大廈添磚加瓦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勞動。他們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秉承著銀行的“三鐵”精神。在工作中,做好服務宣傳,熱忱待客,百問不煩,力求進步,不斷鉆研,使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受到組織的稱贊。
據行里老同志回憶,我行參加全國先進工作者代表會議的共有四位。分別是:沈其萃,南院門儲蓄所外勤;范士孝,阿房區儲蓄處業務組長;王世杰,貢院門儲蓄所所長;姜毓麟,北大街儲蓄所記賬員。這四位同志都是五十年代初參加銀行工作的老同志。他們熱愛黨,熱愛毛主席,熱愛社會主義,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在一切工作中起先進帶頭作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樂于助人,堅持學習,克服困難,運用先進經驗,開展業務,服務經濟發展。
轉眼半個世紀過去,我也已經從工行退休。回憶過去展望未來,改革開放給我們銀行工作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現在的銀行,電子化程度非常高,各種結算電腦操作,省去手工操作的麻煩,為業務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如今,這張老照片上的同志早已不在人世,但他們的精神會和這張老照片一樣傳承下去,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工行人在金融大潮的競爭中奮發圖強,為祖國建設再立新功。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