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洗碗時的哪些習慣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呢?我們又應該如何避免?
“老伴兒,你說我們每天洗碗那幾個習慣,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啊?”王阿姨正在廚房里忙活著,老李突然冷不丁地冒出這句話,讓王阿姨瞬間一愣。
老李嘆了口氣,解釋道:“前幾天我參加了社區那個健康講座,醫生說洗碗時的一些壞習慣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
“哎呀,這么多年我都是這么洗碗的,咱們不都好好的嗎?”王阿姨雖然這么說,但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老李搖了搖頭,“可是我還是有些不放心,你想啊,咱們每次都是先把碗泡著,等有空了再洗,還有,咱們家用的那木筷子,我記得鄰居老劉提醒過,說那種筷子容易滋生細菌。”
王阿姨聽了,心里也開始犯嘀咕,她雖然一直覺得自己的洗碗方式沒問題,但老李這么一說,她也有些不確定了。
說到癌癥,很多人都會心生恐懼,其實,有些癌癥風險就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比如洗碗的習慣。
筷子居然會致癌?還能用嗎?
不少家庭的筷子一用就是好多年,只要筷子不被折斷就會一直用。殊不知,這個行為存在很大的風險,筷子也是有保質期的。長期使用的筷子上可能會有各種有害病菌,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黃曲霉素等,使用后可能會引起腹瀉、嘔吐等不適發生,甚至會導致肝癌的發生。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黃曲霉素的確是一類致癌物,進入體內會讓肝癌的風險增加。但筷子本身不會滋生黃曲霉素,一般只有在筷子出現裂縫、沒洗干凈時,夾著谷物、堅果等糧油類食物,長期附著在筷子上發霉變質,才可能會滋生黃曲霉素。
建議日常筷子使用3個月就更換一次,尤其是竹木筷子更加需要定期更換。
除了遵循定期更換外,我們日常可以通過以下3種方式來判斷家中的筷子是否需要更換:
? 是否有霉斑,如若筷子表面出現了非木頭、竹子本色的顏色,尤其是霉斑,一定要盡快更換。
? 是否變形,如若筷子出現彎曲、變形以及表面破損,也要及時更換。
? 是否有酸味,筷子聞起來有明顯的酸味,說明已經受潮霉變了,要及時換掉。
洗碗時的壞習慣,
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癌癥的發生與環境、飲食習慣緊密相關,但除了這些,日常的一些生活細節同樣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
特別是洗碗這一看似簡單的家務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實際上可能在無形中增加了我們患癌的風險。
1、碗筷長時間泡著
使用過的餐具上很可能有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這些細菌最喜歡在20~30℃的水溫下繁殖。吃完飯后沒有及時洗碗的話,會導致碗筷上的細菌大量繁殖。
2、不更換洗碗布
洗碗布也和筷子一樣需要定期更換,一般建議每月更換一次。
中國預防醫學會曾對使用過的抹布進行了抽檢,結果發現每平方厘米抹布上的細菌數量在62.5~17.76億個不等。以馬桶圈為例,上方的細菌總數在3000萬個左右,一些家庭里的抹布甚至比馬桶圈還臟,且內里還可能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有害菌。
3、碗筷不控干就收
很多人洗完碗后會直接濕漉漉地放入櫥柜內,這樣做很容易滋生各種霉菌,嚴重的情況下還會產生黃曲霉素。尤其是使用木質碗筷的家庭,更加需要注意。建議日常洗完碗后,要將碗筷控水晾干后再收入柜子內。
4、洗完的碗盤疊在一起
相信這個習慣也是很多家庭有的,但這個行為也不健康。摞著的碗筷內里的細菌總數比立著放的會高出70倍,建議洗碗的碗筷要分開立著通風晾干。
天天用洗潔精洗碗,等于吃毒?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于洗潔精的使用持有疑慮,認為洗潔精殘留在餐具上,用餐時就相當于間接攝入了化學物質,對健康造成威脅。
然而,這種擔心大多基于對洗潔精成分的誤解。
洗潔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這種物質的作用是幫助水與油脂混合,從而更有效地清潔油脂和食物殘留。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表面活性劑屬于低毒或無毒等級,對人體的直接害處極小。
實際上,一位體重50公斤的成人需要一次性攝入400克表面活性劑才會達到毒性閾值,這相當于直接飲用大量未稀釋的洗潔精。
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應該采取措施確保洗潔精的使用盡可能安全:
1、選購標準的洗潔精
在超市或正規渠道購買洗潔精,注意選擇那些標明成分、有明確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
避免購買香味過于濃重的洗潔精,因為這類產品可能添加了額外的香精,對皮膚或呼吸道敏感的人群不宜長時間接觸。
2、合理控制使用量
在使用洗潔精時,不需要大量使用,適量加水打出豐富泡沫后使用即可,泡沫越豐富,去污力度越強,同時也更容易沖洗干凈,減少殘留。
3、使用熱水清洗
使用溫水或熱水洗碗,可以加速油脂和洗潔精的乳化過程,使洗潔精更容易被沖洗干凈,同時熱水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
讓我們一起從細節做起,改變不良習慣,遠離癌癥的威脅。
來 源 /CQTV安全與法、邵逸夫醫院、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