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洞見先生。
這兩天,四川成都一所中學因為設(shè)置了個“學霸就餐區(qū)”,在網(wǎng)上炸了鍋。
事情是這樣的:有網(wǎng)友曝出,這所中學在食堂特意劃了一塊區(qū)域,擺上了“學霸就餐區(qū)”的牌子,里面的學生吃的飯菜和普通學生還不一樣。
這一下子可捅了馬蜂窩,網(wǎng)上議論紛紛。
有網(wǎng)友表示:“這是明顯的區(qū)別對待,學校怎么能這么做?”也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難道學霸吃飯也要吃出個優(yōu)越感來?”
面對質(zhì)疑,學校工作人員趕緊出面解釋,說這只是對優(yōu)秀同學的一種獎勵,比如單科第一、班級第一和進步第一的學生。這樣的解釋顯然沒有平息大家的爭議,反而讓更多人開始思考學校這種做法的合理性。
結(jié)果這一解釋,網(wǎng)友更不買賬了,紛紛指責學校:教育應該公平,怎么能用這種方式來激勵學生呢?這不是在制造對立嗎?
最終,在輿論的壓力下,學校不得不出面“道歉”,并表示已經(jīng)整改取消這一做法,“學校在落實素質(zhì)教育工作中還有差距,對學生的激勵方式思慮不周全,對由此帶來的不良影響認識不足。現(xiàn)已整改取消。我們將引以為戒,深刻反思……”
這一波操作下來,看似告一段落,但引發(fā)的討論卻遠遠沒有結(jié)束。
有的網(wǎng)友說,這就是社會現(xiàn)實啊,哪里沒有等級區(qū)分?讓孩子早點知道也沒什么不好,還能激勵他們好好學習。
還有的網(wǎng)友說,這就是赤裸裸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在校園里搞區(qū)別對待,嚴重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則。學渣也有被尊重的權(quán)利,怎么能讓他們從小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呢?
說實話,我一看到這事,就覺得挺扯的。但更讓我無語的是,居然有很多吃瓜群眾甚至家長,在為這個中學和這種行為叫好和辯護。
我就納悶了,這些人的認知是怎么長的?難道真的覺得這樣做是對的?
網(wǎng)上有句話,我覺得說得特別對:“很多人的認知,配得上他受到的苦難。”而這些人當了家長,則是他們孩子的苦難。然后孩子們再把苦難回報給社會,于是一代又一代的苦難輪回。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畢竟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都不同。但問題是,你不能因為自己的認知有限,就去支持這種明顯不合理的做法啊。
就拿那些為“學霸就餐區(qū)”辯護的人來說吧,他們連基本的是非觀念、教育理解和邏輯能力都沒有,還在這里夸夸其談,居然還能收獲那么多點贊,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學校是教育和學習的地方,不是“憑本事吃飯”的江湖。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成績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學會尊重、懂得平等、了解什么是“真善美”。
而不是從小就給他們灌輸“學習成績好=高人一等”的觀念,讓學渣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連吃飯的權(quán)利都沒有。
這種觀念是非常危險的。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直是學霸,何況到了社會上,工作了,脫離了“校園環(huán)境”,這種“好學生”心態(tài),會讓很多人栽跟頭。
因為,沒有人能永遠當主角。
而且,這種做法本質(zhì)上是對“學霸”的利用,把學霸當做了“刺激同學”的工具,人為地搞學生之間的對立。這不僅對學霸的成長沒有好處,還會對整個班級的氛圍造成破壞。
還有人說,學校這么做是為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雖然出發(fā)點可能是好的,但方式方法卻值得商榷。
激勵學生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設(shè)立獎學金、頒發(fā)榮譽證書、組織競賽等。這些方式都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但“學霸就餐區(qū)”這種做法卻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攀比心理和自卑情緒,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激勵應該是內(nèi)在的、自發(fā)的。只有當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時,他們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學校搞“學霸就餐區(qū)”這種外在的、強制性的激勵方式,很可能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為了獎勵而學習”的錯誤觀念。
說到底就是“功利心”作祟,大家看得很明白,學校領(lǐng)導就是要“出成績,提高升學率”。
再說了,從教育理念上來說,這種做法也是鼓勵(培養(yǎng))競爭意識的表現(xiàn)。但問題是,競爭意識不等于對立和歧視啊。國外很多學校都不排名,成績是孩子的隱私。他們更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不是讓他們整天盯著排名和分數(shù)。
而我們的教育呢?卻常常是唯“分數(shù)論”,把分數(shù)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結(jié)果呢?培養(yǎng)出來的往往是高分低能的學生,到了社會上根本不適應。而那些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學生,卻因為不適應這種教育方式而被埋沒。
所以我說啊,這所學校搞“學霸就餐區(qū)”,真的是糙淡至極。他們不僅是在給孩子們灌輸錯誤的觀念,還是在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你要想成功,就得學會接受這種不公平。
但我要說的是,教育應該是公平的,它應該給每個孩子提供平等的機會和資源,讓他們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而不是像這所學校一樣,用這種方式來制造對立和歧視。
而且,我覺得那些為“學霸就餐區(qū)”辯護的家長,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你們真的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嗎?你們真的覺得這樣做對孩子們的成長有好處嗎?
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應該讓他們在一個公平、平等、尊重的環(huán)境中成長。而不是讓他們從小就學會攀比、嫉妒和仇恨。因為這樣的孩子,即使將來取得了所謂的“成功”,也不會是一個真正幸福和快樂的人。
“學霸就餐區(qū)”事件雖然只是一個個案,但它反映出的教育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變成這樣,是社會的錯,我們不能把社會的錯當寶貝像罌粟花一樣再“移栽”到學校。教育應該與年齡和心智同步,提前重水重肥只能死苗燒苗。
我記得有一句話說得挺好的,“不經(jīng)你的同意,沒人能讓你卑微。”
事實上,人活在這個世上,并不一定要壓倒他人,也不是為了他人而活,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以及對自我的珍惜。
此文與大家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