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成為了他們實施詐騙的工具。
以前的小偷小摸、碰瓷敲詐勒索的犯罪分子們,都集體消失不見了,現(xiàn)在全部都轉移到了網上,撈的錢更多,風險還低,還更不容易被逮到。
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段——AI詐騙正悄然興起。
曾經,我們以為面對面的交流、親眼所見的場景就是真實可靠的,而現(xiàn)在的AI技術已經能夠模擬出逼真的聲音和圖像,讓我們難以分辨真假。
他們利用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AI技術,通過竊取個人信息,如語音記錄、可以模仿他人的聲音,用照片來訓練AI模型,自動生成一段視頻,制造出虛假的視頻和信息,能夠高度逼真地模擬受害者的親朋好友,編造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他們還可以利用AI生成虛假的視頻,制造出你陷入困境的假象,當受害者接到這些看似熟悉的聲音或看到逼真的視頻時,很容易放松警惕,讓你心急如焚地轉賬,從而上當受騙,特別是老人們,很容易受騙。
想象一下,你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聲音,向你求助,你會毫不猶豫地相信嗎?或者你看到一段視頻,視頻中的人正在遭受危險,你會立即伸出援手嗎?如果這些都是AI偽造的呢?
這種詐騙手段的危害不容小覷。一旦受害者輕信了AI模擬的信息,可能會遭受財產損失、個人隱私泄露等嚴重后果,而且,由于AI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詐騙手段也日益復雜和隱蔽,讓人防不勝防。
更可怕的是,AI還可以分析你的行為習慣和社交網絡,進行精準詐騙。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AI詐騙的常見手段和防范方法。
1. 語音詐騙:不法分子通過模仿他人的聲音,撥打受害者的電話,以各種理由騙取受害者的信任,從而實施詐騙。
2. 視頻詐騙:不法分子通過制作虛假的視頻,如視頻聊天、視頻會議等,讓受害者誤以為是與真實的人進行交流,從而實施詐騙。
3. 社交網絡詐騙:不法分子通過在社交網絡上發(fā)布虛假的信息,如招聘信息、投資信息等,吸引受害者的關注,從而實施詐騙。
4. 電子郵件詐騙:不法分子通過發(fā)送虛假的電子郵件,如中獎通知、銀行通知等,讓受害者誤以為是真實的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我們在接到陌生電話、視頻、郵件等信息時,要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話,在與他人進行交流時,要核實對方的身份,千萬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泄露給他人,如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等,此外,還可以安裝一些防詐騙軟件,幫助我們識別和攔截詐騙信息。
而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要及時報警,向警方提供相關的證據(jù)和信息,以便警方及時破案,避免更大的財產損失。
為了防范AI詐騙,我們也應多學習一些關于AI技術的知識,及時關注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段和防范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AI詐騙的挑戰(zh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