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有錢沒錢記得“吃3樣,做2事”,寓意好還消寒,不忘傳統
冬至一到,春節的味道也近了不少。“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雖然還沒有過大年,但冬至這個傳統節日,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已經“肥”了起來,雖不像春節那般熱鬧,但就這團團圓圓的氛圍也足以溫暖了冬天。
冬至是一個大日子,四時八節之一,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冬至的傳統風俗經過了千年的演變,當今以食俗文化最為出彩,無論南北方,都有其獨特的冬令美食,福隨冬至,大吉大利!到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不管有錢沒錢,記得“吃3樣,做2事”,寓意好還消寒,傳統習俗來了解。
冬至吃3樣
一,吃燒臘
冬至這天,廣東一些地區有“加菜”吃冬至肉的習俗,而加的這個菜是燒臘,是冬至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傳統食物。這天人們會在祭祀后,準備臘肉臘腸好好吃一頓,寓意鴻運當頭。
蒸臘腸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自制五香臘腸、麻辣腸
2,我家臘腸是做好后曬了一周,然后裝袋冷凍儲存的。取出來兩根,無需解凍
3,蒸鍋里加夠水,上屜后把臘腸放盤子里,蓋上蓋子,大火燒開,然后計時23分鐘,關火。取出后切厚片上桌
二,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北方地區家家都吃的美食習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這天,不管多忙,一家人都會團圓在一起,和面,拌餡,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其樂融融。這天吃餃子寓意團圓美滿,闔家幸福,同時也是消寒,溫暖身體。
豬肉豇豆角餡餃子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肥瘦豬肉餡,豇豆角,面粉
2,把面粉里拌入清水,成面絮后揉成光面團,餳面1-2小時
3,豇豆角洗凈,上屜蒸8分鐘,取出后切成末
4,肉餡里先攪入一些清水至滋潤,再放蔥姜末、十三香、料酒、醬油、鹽、植物油,攪到細膩起黏
5,倒入豇豆角餡,攪勻,餡就調好了
6,面團搓成長條,揪成等大的面劑子,搟成中間微厚的餃子皮,包入餡料,捏成餃子。鍋里水開后,餃子下鍋煮熟,撈出上桌
三,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又被稱為“冬至圓”,是南方的習俗,也是冬至必備美食,“圓”,是團圓、圓滿的意思。一碗熱乎乎的湯圓下肚,瞬間就暖和了,驅寒暖胃。
黑芝麻湯圓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黑芝麻,白糖,豬油,糯米粉,熱水
2,把黑芝麻下鍋炒熟,然后研磨成細膩的粉,加入白糖和豬油,豬油稍微多放點,拌勻后冷凍至凝固狀態
3,糯米粉加微燙的熱水拌面絮,然后揉成光滑的面團,餳1小時
4,糯米面團搓成長條,切等大的劑子。取劑子,兩手捏成個小窩,舀入黑芝麻餡,封口成圓球狀
5,鍋里加水燒開,倒入湯圓,煮到湯圓在鍋里不斷打轉,微胖且浮起,關火出鍋
冬至做2事
一,做豆腐
俗話說“要想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冬至前后,江浙一帶有做豆腐的風俗。做好的豆腐在冬至這天吃上一些,寓意“到福”,其余的做成豆制品,或炸成油豆腐,或做成豆腐干,這不,節日的味道就來了!
二,釀米酒
在蘇州一些地區有冬至釀米酒、飲米酒的習俗,被稱為“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了桂花一起釀造,香味撲鼻,冬至這天釀的米酒等到春節的時候就可以飲用了。老百姓在冬至這天要喝冬釀酒,搭配著鹵好的牛羊肉,驅寒暖身。
感謝閱讀!美食就是家的味道,有愛才能做得更好。我是寶媽小廚,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注,與鍋碗瓢盆交手多年,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喜歡三五好友相聚,鼓搗一些拿手好菜,也會分享家里的三餐,有家常菜、宴客菜、面點,湯羹、節氣民俗。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動動你的小手分享出去,歡迎常來哦,我在這里等你。原創文章,碼字不易,盜用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