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12月12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2024年第49周)》。
12月2日至8日,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流感病毒陽性率近期上升趨勢明顯,流感病毒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占比10.8%,遠超其他病原體。
第49周哨點門診患者陽性率概況
:上升 :下降 :平穩
新型冠狀病毒 2.1% (+0.2%)
流感病毒 10.8%(+3.4%)
呼吸道合胞病毒 2.3%(+0.0%)
腺病毒 4.6%(-1.2%)
人偏肺病毒 5.0%(+0.2%)
副流感病毒 2.4%(-0.5%)
普通冠狀病毒 1.6%(-0.1%)
博卡病毒 0.9%(+0.0%)
鼻病毒 7.5%(-2.1%)
腸道病毒 2.6%(-1.8%)
肺炎支原體 5.6%(+0.0%)
南方北方均列首位
無論在南方省份還是北方省份,流感病毒在第49周都超過了鼻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成為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排名首位的病原體。
年齡組差異
0-4歲:鼻病毒、人偏肺病毒、流感病毒
5-14歲: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腺病毒
15-59歲: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體
60歲及以上: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從上周末開始,我們醫院的流感患者有增多趨勢,在所有呼吸道傳染病中占比在10%左右。”12月13日,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感染科主任王波表示,目前來醫院就診的流感患者中,中青年人群占比較多,尚無重癥病例。
12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史紅陽介紹,“患上流感如果沒有及時有效治療,有可能發展為重癥肺炎,導致‘白肺’。”
流感有哪些癥狀?
有無特效藥?如何預防?
哪些人應接種流感疫苗?
一起來看
啥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分為甲、乙、丙、丁四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其次也可經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比如手觸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觸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引起重視!別把流感當普通感冒
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
普通感冒以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咳嗽為主,而流感則全身癥狀較重。主要有以下三個明顯特征:
高燒明顯(38.9~40℃),短時間內的體溫快速上升;
疼痛明顯(主要表現為頭痛、咽痛、肌肉酸痛);
疲勞乏力明顯。
多數人患病后表現為輕癥,通常在一周左右自愈。但是,流感也可導致部分人尤其是高危人群發生重癥,甚至死亡。
如何正確預防流感?
做好2件事
01
notice
接種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重癥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什么人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除了“一老”(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59月齡兒童)之外,還優先推薦以下人群及時接種:
醫務工作者:如臨床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慢性病人群: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
養老機構、托幼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中小學教師和學生;
孕婦;
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符合接種條件的個人,可在居住地附近就近選擇接種點預約接種,也可留意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醫院的小程序、公眾號等發布的消息,通過線上平臺進行預約接種,以減少流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02
notice
做好個人防護
勤洗手
勤洗手并注意正確洗手。平時不要用臟手觸摸眼、鼻、口。
掩口鼻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過的紙巾應及時扔進垃圾桶,并及時洗手。
少聚集
流感流行季節,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基礎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應盡可能減少去人群聚集、空間密閉場所,如必須前往應佩戴口罩。
勤通風
每天開窗通風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增強免疫力
增強體質與膳食平衡。保持科學飲食起居,積極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
提醒:
接種流感疫苗
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附:廣信區預防接種門診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