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美聯儲今年最后一次議息會議召開了,如市場所料的降息25個基點,但是,在降息之后,全球資本市場大跌,美股大跌,美債大跌,大宗商品也是大跌。
降息25個基點早就被市場所預期,所以降息沒有什么好說的,市場之所以大跌,主要 是交易員對美聯儲的降息定價持續減少,預計2025年僅降息37個基點,遠低于會前的75個基點。
美聯儲為什么要收緊降息的預期,因為它已經被美債裹挾了,這個在10月份的文章《 》中說過。大概的邏輯就是自從9月底A股拉升以后,吸引了很多資金的關注,再加上美股不斷吸血,導致美債收益率飆升,為了掩蓋美債被拋售的事實,美聯儲不得不收緊口風。
就是說美聯儲被美債逼迫著要減緩加息的步驟,并不是他想停下來,而是不得不停下來。
但是美聯儲停下來,能緩解美債收益率的上行嗎?
基本不可能。
要停止收益率上行,就需要找到接盤的資金,沒有接盤的資金,市場會不斷拋售,導致美債的收益率不斷走高。這一點在國內剛好相反,國內很多資金沒地方去,于是不斷買入國債,把國債的利率不斷逼近存款利率,這幾天5年期國債利率一度還低于存款利率。
美聯儲現在的主要任務不是促進經濟發展,而是怎么掩蓋美債被大量拋售的問題。
但是要掩蓋這個問題,又怎么對股市有所交代呢?
昨晚鮑威爾的口風只是稍微收緊,就讓美股大跌,今天又要想辦法讓美股反彈才行。
這兩年靠著炒作風口,把美股推上去,美國人炒什么,我們就跟隨什么。
美國炒人工智能,中國也搞,不斷的往這個領域堆資金,在軟件硬件上都要突破。
去年我記得周教主說中美人工智能相差好幾年,還有清華的一個腦機領域的學者說中國離美國越來越遠,上半年谷歌的那個前CEO也說美國遙遙領先。
但是到了最近這兩個月,這些聲音都逐漸消失了,11月18日,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在哈佛政治研究所論壇上表示,在開發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的競賽中,美國落后于中國。施密特的言論與他去年10月發表的觀點不同,當時他說美國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領先于中國。
一時間都搞不懂究竟中美之間有多大的差距。
但是不管人工智能的真實競賽情況如何,我們通過觀察這些年中美的科技競賽就能發現,就算某些技術是美國發明的,中國一旦重視起來,很快就能趕上,甚至是超越。
一旦趕上了,就會變成白菜價,然后在全球市場鋪開,美國競爭不過,就要退出。
現在往人工智能領域砸錢,會多長時間把美國人工智能企業打下來呢?
前幾天谷歌炒作量子芯片,那個數據太炸裂了,炸裂到大家都不敢相信,可是谷歌的股價并沒有像英偉達那樣暴漲,這也是概念炒不動的一個表現。
如果美國缺乏了炒作風口的支撐,最后就只能依靠放水來托市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也能理解美股炒作什么,A股就砸錢投資什么,這不僅僅是科技,還是股市競賽的好辦法。
美國能搞成,中國也要搞成,美國沒搞成,可能最后被我們搞成了,典型代表就是新能源。
全世界都會發現:美聯儲越來越力不從心。僅僅只靠一個貨幣政策來搞定美債美股和美元,太難了。
如果美聯儲無法搞定美國的經濟,那就說明美國的制度是有問題的,這會讓世界都看清楚誰的制度更好,把資金投向更好的地方。
美股大跌,對國內的影響比較小,今天我都沒看到有什么恐慌的消息,這和2018年真是完全不同。
2018貿易戰到現在,這六年時間,從開始的風聲鶴唳,到現在的處亂不驚,A股不知不覺中變得成熟了,成熟的表現就是不再看別人臉色,堅定的走自己的路。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