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尋找遛娃的新地點
卻發現好像哪里都去過了?
也許,換一種遛娃方式
能看到全新的長沙!
在長沙有這么一群人,以速寫為媒,在短短八年時間里探訪了星城的近百個角落,并用線條與色彩定格了上萬張獨具特色的城市記憶。
這個喜歡用速寫描繪長沙的畫友群里,有剛學會握畫筆的小朋友,也有頭發花白的耄耋老人,他們用自己的視角,為長沙的變遷畫下了微小的注腳。
“我們想用速寫這種形式去講述更細膩的長沙故事,也想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更自由深入地來了解家鄉。”
她們用速寫看見了怎樣的長沙?
孩子們又在速寫中收獲了什么?
一起來聽發起人子玉講述
“速寫長沙”的故事
帶娃畫出老長沙的新味道
01
雖然祖籍在懷化,但子玉已經在長沙定居了十余年,女兒“十一”更是土生土長的長沙妹坨。對很多人來說,長沙是歷史文化名城,是網紅時尚之都,然而子玉覺得,長沙不僅如此。
子玉與女兒十一在戶外速寫
在開啟“速寫長沙”的活動之后,子玉發現,在縱橫交錯的街角巷道之中,有這座城市留存的時代記憶,也充盈著人們煙火氣滿滿的日常生活。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恰恰成為了填補長沙城市框架的毛細血管,讓這座古老的城市變得有血有肉起來。
每次活動結束后,畫友們會分享寫生成果與感悟
十一從很小開始就跟著媽媽一起寫生
“截至目前,我們一共組織了106場速寫活動,去了長沙許多工廠舊址或故居舊舍,在那里,能看到長沙已經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另一面。”子玉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幾乎每次活動我都會帶上女兒十一,也有許多小朋友跟著家長一起加入,他們都覺得,在速寫過程中能發現更有溫度、有故事的長沙。”
Artist:子玉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正圓小區
雨花區的正圓小區,是一處充滿著老長沙歷史記憶的“寶藏寫生地”。
正圓小區
這片看起來不太顯眼的小區其實頗具來歷,它是長沙正圓動力配件廠的居民小區。
新中國成立后,長沙正圓動力配件廠是中國第一個獨資國營企業,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活塞環、活塞配件廠,并在2008年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百年成就獎”。
Artist:芊羽
Artist:靜
時光荏苒,曾經輝煌熱鬧的小區,在時代潮流中緩下了前進的步伐。如今,這里悠閑祥和,街坊鄰居圍坐在一起聊天曬太陽,斑駁的墻壁仿佛訴說著往年的崢嶸歲月。
行走在小區之中,“速寫長沙”的成員們紛紛展開畫板。
Artist:沙白(夏爹)
Artist:紫燁12歲
“參與活動的成員里,有幾歲的小朋友,也有年近80的白發老人。”子玉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即使在同一個地方作畫,不同的人看到的風景也不一樣。”
有人選擇畫小區門口的雕像,有人則將焦點對準爬滿藤蔓的樓房。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寶媽喜歡承載著童年美好記憶的小樓梯,而12歲的孩子則對交錯的電線產生了好奇心。
畫友“白羊”感嘆:“在斑駁的樹陰中行走,感受小區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變化,那些回憶,永存于正圓人心中。”
Artist:白羊
【正圓小區】
地址:長沙市雨花區雨花亭樹木嶺路正圓小區
文物:長沙正圓動力配件廠毛澤東塑像,始于1967年,2014年被公布為長沙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游玩方式:在小店嗦完粉,可以在毛主席像旁的大樹下喝茶聊天,小區里還有供孩子們玩耍的兒童設施與籃球場
繪就時代變遷,留下成長足跡
02
八年,長沙在飛速發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新的商圈和社區不斷涌現,而子玉和畫友們則用畫筆留住了那些即將消失的城市印記。
在鋅廠舊址寫生
愛晚亭的“新老”面貌
“你知道嗎?原來的愛晚亭旁邊全是亂生的雜草。”子玉說,不久前的愛晚亭速寫活動中,年近八旬的劉叔華先生拿出了1972年自己的速寫畫作,與近幾年的作品拼在了一起。
劉叔華先生在油脂廠寫生
在兩張畫紙上,一邊的愛晚亭雜草叢生,頗具“野趣”,而另一邊則阡陌交通,人流有序。兩張跨越時間的作品,見證了愛晚亭周邊風景的變遷。
橘子洲大橋的前世今生
同樣的情景,也發生在橘子洲大橋的寫生活動中。劉老先生在1972年繪下了湘江一橋(即橘子洲大橋)熱火朝天的修建場景,如今,他帶著畫筆重新繪制,畫紙上,橘子洲大橋依然挺立湘江之上,相連的兩岸已然高樓聳立,延綿出一片城市森林。
左圖:1972年正在修建的長沙湘江大橋;右圖:2024年由加號畫下的橘子洲大橋
“我喜歡帶女兒到有歷史感和故事感的地方,比如鋅廠舊址或油罐廠等,在那里能感受到長沙時代的變遷。”子玉說。
對她而言,孩子們用充滿想象力的畫作記錄當下的場景,日后都會成為他們成長的美好見證。
其中讓十一感觸最深的地方,莫過于天心區黑石鋪火車站。這是一座已經沒落的物流園火車站,兩條鐵路軌道靜靜地穿過站臺,兩旁的建筑墻壁已然有了歲月的痕跡。
Artist:芳芳
看到子玉一行人拿出了畫板與顏料,在旁邊物流倉庫工作的大叔紛紛湊了過來,說起了黑石鋪的輝煌歷史。“四五十年前,黑石鋪是長沙繁華的物流中心,貨運火車來來往往,附近的倉庫裝滿了貨物,上上下下的乘客、工人也比現在多多了,十分熱鬧。”大叔們從貨運火車的頻率,說到鐵路旁老房子的歷史,那個充實的下午,母女倆聽到了許多書本與網絡上都查詢不到的故事。
Artist:子玉
回家后,十一跟子玉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媽媽,我想象中的黑石鋪是人山人海的高鐵站,有許多的軌道和熱鬧的候車廳。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以前的貨運站是那樣。盡管現在的黑石鋪顯得有些落寞,但在叔叔們的眼中它是閃閃發光的。”
【黑石鋪火車站】
地址:長沙市天心區大托鎮黑石鋪火車站
介紹:黑石鋪火車站始建于1937年,是長沙最老的火車站之一。
玩法:目前黑石鋪火車站在進行封閉式管理,家長們可以去旁邊的天心濱江公園。公園里還設置了專門的眺望臺可以平視欣賞京廣線上過往的貨運火車和客運火車。還能欣賞湘府路大橋至湘江特大橋間的湘江景色。
分享速寫作品,向世界展示長沙
03
在老茶館寫生
“原來長沙還有這樣的地方,下次到訪一定會過去看看!”
作為“速寫都市”的一個分支,“速寫長沙”會在組織平臺上分享每一次的活動回顧和速寫作品,也收到了不少熱情的回復。其中,有曾經在長沙居住過,卻未曾深入了解這座城市的過路人,也有從未來過長沙,卻因為他們的畫作而對長沙產生了興趣的外地畫友。
社區角落也是她們的寫生對象/Artist:周磊
“希望能通過速寫讓他們感受到長沙溫度。”子玉說。她提到曾經有一次在岳麓山自卑亭前寫生,路上一位不到3歲的小朋友,拿起畫筆,在她的畫板上留下了稚嫩的筆觸。“也許這就是我們現場寫生的意義,可能會成為游客眼中的風景,也可能為幼小的心靈種下一顆種子。”子玉感嘆道。
Artist:子玉
拿著畫板走街串巷八年,子玉與畫友們不僅用畫作展示長沙,更樂意于挖掘與分享長沙的“另一面”。她推薦大家多去老街巷道走一走,到裕湘紗廠看看時代遺留的風景,或者去新改造的油脂廠感受新老長沙的文化碰撞。
在“速寫長沙”的畫友中,有位71歲的娭毑——周順英老奶奶。從未學過畫畫的她,看到畫友們在戶外速寫的身影,被他們的熱愛感染,也一同拿起了畫筆。
周順英老奶奶在寫生
跟過幾次活動后,她感嘆:“原來長沙還有這樣的一面,是速寫長沙帶她重新認識了長沙。”
“如果帶娃的話,一定不要錯過去東茅街老茶館吃早市。”前不久在茶館寫生的經歷,打破了她對這里“網紅打卡點”的印象。“在那里能愜意地品嘗到許多老長沙的特色美食,最關鍵的是,早市時間能遇到許多從附近過來吃早點的‘老口子’,他們聚在一起聊天喝茶,你能感受到長沙時尚與娛樂之外的厚重煙火氣。”
畫友方勇老師根據畫聚活動合影創作的漫畫
【東茅街老茶館】
地址:長沙市芙蓉區定王臺街道豐泉古井社區
玩法:可以吃早市,有2元的蔥油粑粑、5元的花生瓜子、8元的紅茶綠茶,還增設了粉面、包子、茶點、小吃等品類,親子家庭能從早上七點半待到晚上八點,有吃有喝還不貴。
你還知道哪些長沙秋冬遛娃好去處?
快拿起手機或者相機
記錄美景
加入最美家鄉小小推薦官吧
活動參與鏈接請點擊
圖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采寫 | 趙周舟
編輯 | 棲棲
圖片 | 受訪者
二審 | 陳寒冰 三審 | 鄧魏
聯系電話 | 0731-88849276
媽媽去哪玩
親子 | 旅游 | 交友 | 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