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鏈接【觀看直播】
提及云南大理,想必不少茶友封印的旅游之心都蠢蠢欲動——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還有終年不停歇的下關風,引得多少人心馳神往之……
而在這個有風的地方,還孕育了中國名茶中絢麗的“奇葩”——沱茶,因創制于大理下關,又稱為“下關沱茶”,與云南白藥、云煙享譽“滇中三寶”之美名。
沱茶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高溫蒸壓制成底部凹陷、形似“窩窩頭”、“碗臼狀”的緊壓普洱茶,相比餅茶、磚茶這兩大形態的緊壓普洱茶分量更小、便于銷售。
細說“沱茶”之名,坊間傳聞甚多!有人說因其成品形狀如團,因由沱轉化而來故名“沱茶”;又有人說滇人習慣將圓潤飽滿的塊狀物稱之為“坨”,初始名為“坨茶”。
只不過由于坨茶早期主要銷往四川敘府(今宜賓地區)、沱江一帶,當地人愛用沱江水泡飲此茶,不成想其味甚佳。久而久之,“沱江水、下關茶”聲譽日隆,坨茶也順勢改稱為“沱茶”。
追溯茶史,造型奇特的沱茶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歷程?從而借昔日的茶馬古道經大理蜿蜒進入川藏、名揚海內外的?
今天,小懂就來探尋一番沱茶的前世今生、以及歷史上沱茶出圈的代表品類,一起來領略沱茶的魅力所在吧~
沱茶的前世今生
相傳,沱茶的前身是清代云南產制的“女兒茶”,據清朝官員阮福編撰的《普洱茶記》記載:“小而圃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為婦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團茶也。”
而創制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沱茶,最早源于喜洲商人嚴子珍、楊鴻春以及江西商人彭永昌,在大理下關籌資一萬一千多兩共同創立的“永昌祥”商號。
彼時的永昌祥商號基于思茅景谷縣的“姑娘茶”(又名“女兒茶”、“私房茶”)的壓制方法制成沱茶,而因姑娘茶外形似“饅頭”,初制成的沱茶底部并非是凹陷,而是實心的。
直到1916年,永昌祥為了提升干燥效率、便于組合包裝和運輸銷售,進一步改良了工藝,即在沱茶底部開窩,經典的“窩窩頭”形沱茶自此定型,看上去也像個厚壁的碗狀。
而在清朝末年,云南茶葉集散市場也逐漸轉移到工商業發達、交通便利的下關,改制后的緊壓窩頭形沱茶以每5圓用竹片包成一筒的規格,率先從下關銷往四川地區。
建國后,下關沱茶產品呈現多元化發展,出現了“銷法沱”遠銷法國、英國、德國、盧森堡以及東南亞等諸多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外消費者喜愛。
何為“銷法沱”?
銷法沱是1941年創建的云南省下關茶廠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嘜號是7663,代表著這款茶于1976年試驗成功,原料以6級茶青為主,因最初主銷法國而得名。
歷史上的銷法沱是經拼配、篩制、發酵、蒸揉、壓制而成的熟沱茶,按產品規格大小不同,素有銷法大沱(單沱250克)、銷法小沱(單沱100克)之分。
關于銷法沱的來歷也是眾說紛紜,說法之一就是在1976年,一位名叫甘普爾的法國籍猶太人漂洋過海來到香港出差,意外品飲了沱茶后覺得非常好喝。
于是,甘普爾就定了兩噸下關茶廠的熟沱運銷法國,頗受法國人青睞后迅速引爆歐洲市場,“銷法沱”之名也由此而來。
另一說法源于1976年,銷法沱在廣州商品交易會上首次亮相,受到參展外商的好評,并獲得批量出口訂單,尤其以法國的銷量最大,故稱為“銷法沱”。
不僅如此,上世紀80年代的法國醫學專家還展開過沱茶臨床研究!1986年10月22日《香港商報》就報道了法國醫學臨床研究結論:“……中國云南沱茶有抗膽固醇的奇效,日飲三杯,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2%。”
作為第一款走向歐洲的普洱茶,養生有奇效的銷法沱也因此享譽“窈窕茶”、“減肥茶”、“益壽茶”之譽,曾于1986年、1987年、1993年先后三次斬獲“世界食品金冠獎”榮譽。
除了最早暢銷海外的銷法沱,在后來新興的沱茶企業中也有出圈的茶品代表——鳳凰沱,在普洱茶圈素來流傳著“勐海餅、下關磚、鳳凰沱”之說。
何為“鳳凰沱”?
“普洱沱茶好易藏,此中最佳數鳳凰”的鳳凰沱茶,是“普洱熟茶發酵技術之父”、原下關茶廠技術骨干之一林興云大師于1985年創立的老牌茶企大理南澗國營茶廠(今云南土林鳳凰茶業公司)創制而成。
作為鳳凰沱茶的創領者,林老不僅保持了最傳統自然的普洱茶手工制茶工藝,并在上世紀80年代潛心研發出一套獨家秘制的鳳凰沱茶制作工藝流程。
具體包括殺青捻揉、白然曬干、除塵篩分、調味拼配、殺菌定型、風干除濕、干倉儲運等七大車間56道嚴道工序,不辜負每一杯手工鳳凰沱茶!
經過一系列工序精心制成發鳳凰沱茶,在沖泡開湯之際即醇香四溢,入口澀而回甘、綿延不絕,尤其是土林茶業旗下的鳳凰沱茶熟沱(單眼皮)曾屢次代表中國沱茶站在世界舞臺。
據了解,鳳凰沱茶熟沱(單眼皮)曾先后在1987年、1989年、1998年衛冕世界食品金冠獎、德國杜塞爾多夫第十屆世界食品金獎、法國食品金獎、美國食品金獎等。
可見,曾經的鳳凰沱茶有多暢銷,是公認的堪稱中國沱茶的“標桿”之一。發展至今,土林茶業也早已成為云南省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土林鳳凰品牌也斬獲中國馳名商標、云南著名商標等諸多榮譽。
現如今,深耕普洱茶行業近40年的土林茶業更是清華大學指導和扶持下的現代化茶企,不僅在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萬畝生態有機茶園,還儲備了近千株普洱名山頭古茶樹資源。
好原料、好工藝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高品質沱茶!近日,小懂團隊遠赴云南大理、精心策劃了普洱標桿土林鳳凰沱專場,定于12月19日(本周四)晚18:00準時開播。
本次專場為大家帶來500年易武古樹、珍藏款20年經典鳳凰沱茶,還有無量山、景邁山等名山頭老茶等著您,歡迎現在就點擊【觀看直播】一起賞味鳳凰沱茶的魅力~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
[1]《普洱茶記》,阮福(著);
[2]《銷法沱的故事》,昌金強(維普期刊專業版)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