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涉嫌違法犯罪
請配合‘警方’調查”
可不要被這些話嚇到
這是“冒充公檢法詐騙”
典型的來電開場白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
將“冒充公檢法”詐騙的黑手
伸向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他們是怎么操作的呢?
今天三明警方來揭秘他們的套路
8月25日19時許,沙縣區一名12歲男孩小張在使用爺爺手機時,突然收到一條QQ好友驗證消息,對方申請好友備注稱“有重要的事和你說。”想到對方可能真的有緊急的事情,小張通過了對方的好友申請。
剛加上好友,對方就發了一張“警官證”照片過來,并稱,有受害人被詐騙,警方通過QQ號線索查到小張有嫌疑,現需小張配合調查。
“起初我是不信的,但是對方又發了一段公安機關辦案視頻,以及本人身份證照片,還說如果我不配合,他們就會讓當地警察上門抓我,聽到這我害怕了。”小張說道。
聽到自己犯法后,小張慌了,按照假警察指令,給對方撥打語音電話,對方以核對金額為由,先讓小張向一個手機號碼充值500元話費,接著讓小張下載注冊支付寶賬號,并綁定家長銀行卡。
在對方逐步誘導下,小張不僅連續發起2筆轉賬,還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將轉賬金額悉數提現至父親銀行卡,并將銀行卡賬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告知假警察,最終3萬多元落入騙子手中,此時小張才意識到自己被騙。8月26日,小張在父親的陪同下來到公安機關報案。目前,該案在進一步調查中。
騙術揭秘
01
進行篩選,取得聯系
詐騙分子事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手機使用人信息,發現系未成年人使用,便通過社交軟件與被害人取得聯系。
02
恐嚇、威脅
騙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且膽小的心理,自稱是“公檢法”的工作人員,用“拘留”“坐牢”“涉嫌違法犯罪”等用詞進行恐嚇、威脅,讓受害人產生恐懼心理。
03
目標指向家長的手機
騙子會詢問未成年人身邊是否有家長,且拿到家長手機后確保手機內有錢款后,讓孩子進行操作。
04
視頻通話或遠程操作
騙子會全程讓孩子使用一部手機開啟視頻通話,然后用開啟視頻的手機全程操控孩子使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或者指導孩子在家長手機下載遠程操作軟件,遠程控制家長手機。
人有兩顆心
“貪心”和“不甘心”
警方提醒
以下10條要牢記:
1.謹慎添加陌生人為好友,謹慎加入陌生群組。
2.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或是點擊未知鏈接。
3.不要隨意向他人透露自己與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機號碼、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驗證碼以及任何密碼等。
4.切勿相信有“免費的午餐”,贈送免費游戲裝備或實物。
5.不要輕信網上不正規的兼職,特別是酬勞比正常市場高出許多的兼職,所有要求交定金的工作要三思而后行。
6.不要輕信所謂的“官方”,所有公安機關、司法機關、執法部門絕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更不會要求轉賬。
7.家長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銀行卡等物品,不要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以免其受騙后進行大額轉賬匯款。
8.家長要控制孩子的壓歲錢或者零花錢的隨意支出,建議幫孩子存定期或者限定流水金額。
9.家長要經常對孩子上網課使用的電腦、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檢查,查看社交及銀行賬戶的支付款項。
10.家長要給孩子的微信設置轉賬24小時到賬,如若不幸被騙,有充足時間止付。
來源|沙縣公安
初審|王丹婷
復審|黃瑞芳
終審|劉鴻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