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43期】
“這是我辛苦掙來的錢,二十六年了,今天終于拿到了,真的很感謝你們?!苯?,袁某來到汝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送上了一面印有“人民法官為人民,高效專業暖人心”的錦旗。
26年前,鄧某以做鋼材生意為由向袁某借款現金1萬元,并出具欠條一張。雙方約定借款月利息300元,借款期限三個月。到期后鄧某僅向袁某償還了借款本金五千元及三個月利息,剩余借款未再清償。多年來,袁某數次向鄧某追討借款未果,于是將鄧某起訴至法院,要求鄧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計2萬余元。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很快就遇到了難題:如何聯系到借款人鄧某?根據袁某提供的送達地址,承辦法官驅車幾十公里到鄧某老家,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找到了鄧某老家的住房,但已是危房,人去樓空,村干部也沒有掌握到鄧某家人的其他有效聯系方式,送達陷入僵局。后向當地村民打聽到鄧某原系某單位職工,又立即到鄧某單位社區了解情況。后向電信部門查詢到了鄧某的手機號碼,幾經輾轉終于成功地聯系上了鄧某。鄧某表示由于自己欠錢較多未及時償還袁某的借款,心存愧疚。最終在法官主持下,雙方自愿達成分期還款的調解協議,鄧某按期兌現了款項。
一面錦旗,一聲感謝,傳遞的不僅是感謝之情,更是一份榮譽和信任,它代表著對人民法院踐行司法為民的認可,更是對法院干警的激勵。今后,汝城法院將繼續厚植司法為民情懷,主動擔當作為,始終秉持“如我在訴”理念,用心用情化解糾紛,做到案結事了政通人和,努力讓司法溫度直抵民心。
「供 稿」羅正德
「編 輯」譚 娟
「一 審」唐盼霞
「二 審」胡敏剛
「三 審」張 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