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研究方法》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學術碩士研究生階段專業必修課的配套用書,承載關鍵意義,身負獨特價值。以藝術學各專業必備研究方法為核心內容,涵蓋藝術理論、人文方法、質化研究、量化分析這四大板塊。作為課程配套教材,旨在借由上述四部分內容,引領學生秉持實證與理性精神,運用科學方法展開探索求知,助力學生收獲新知識、新理論,并實現對其再度應用。
《藝術研究方法》
主編:張璐
副主編:陳亦水、尹一伊、史林
本書主體內容
藝術與傳媒學院匠心獨運,接續發力,已經連續舉辦了四期藝術研究生學術培青計劃,期間廣大學子踴躍投身其中,碰撞思想、探索未知,不僅積累了豐富多元的學術經驗,更給予諸多極具建設性的反饋。本書正是汲取培青計劃這一系列學術活動的精華養分,凝練沉淀而成,滿載著師生攜手共進、探索學術前沿的熱忱與碩果,有著扎實的實踐根基與群體智慧背書。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特色學術活動”
在學術探索的征程中,第一板塊鄭重強調了藝術研究生熟練掌握研究方法的關鍵意義,旗幟鮮明地提出“打破學科界限,夯實藝術共通能力”觀點。而學術論文寫作恰是梳理、踐行研究方法的絕佳“試驗田”,能夠助力研究生們將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精準、高效地運用各類研究方法。第二板塊介紹了文化研究方法,這是一種多學科融合的人文學科研究方法,專注于批判性分析文化現象及其社會影響,旨在揭示文化背后的社會結構和權力動態,增進對社會不平等和文化多樣性的理解。第三板塊聚焦于質性研究方法的哲學基礎、研究邏輯和思路。同時,還介紹了幾種常用的質性研究方法,包括民族志、田野調查、訪談、文本分析以及社會語言學分析,并著重于介紹民族志和田野調查,包括數字民族志和參與式觀察的具體操作,以及訪談法及其操作。第四板塊討論了量化研究方法,包括通過問卷調查和實驗研究收集數據,并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處理數據,以了解人們的態度、觀點和看法,以及驗證假設或檢驗因果關系。
編者的話
《藝術研究方法》絕非一本簡單羅列研究手段的工具書,而是精心編織起一張藝術研究方法的多元網絡,不僅提供多樣化的方法,還強調了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旨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研究能力。
于教學理念而言,它打破學科壁壘,立足跨學科視角開展教學,背后的師資力量多元且雄厚,集結了音樂學、戲劇影視、傳播學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優秀教師。如此多元的師資組合,為課程注入豐富學術養分,也讓這本書自帶復合性優勢,能全方位覆蓋藝術研究各領域要點。
于配套用書而言,它精準錨定當下藝術專業教育的關鍵需求。其一,當下藝術專業研究方法課程較為稀缺,難以滿足學生求知訴求,它順勢補缺,為渴望掌握研究方法的學子呈上系統知識,夯實學術根基;其二,緊密貼合藝術專業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投身實踐的現實需要,書中積淀大量實操經驗,助力學生提前演練學術應用場景,無縫對接從業之路;其三,書中精選海量一線教學實例、學術論文寫作案例,宛如鮮活的“行動指南”,賦予學生最直觀、最具借鑒性的學習參照,使其能迅速上手、精準實操。
于內容架構來看,精心布局研究總論、人文方法、質化研究、量化分析四大板塊,引領學生在實證與理性雙輪驅動下,駕馭科學方法探索藝術學海,挖掘嶄新知識,拓展理論邊界,高效應用所學。尤為亮眼的是,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在書中深度交融。全力夯實學生理想信念,培育其運用中國理論、中國話語深耕文藝研究,巧妙將價值觀教育、文化素養熏陶融入中國式研究全程。
同時,本書作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度國家一般課題“美育目標引導下的我國音樂師范教育人才培養策略研究”以及2022年度北京師范大學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新時代藝術專業學位立體化培養體系與貫通式培養機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為未來藝術研究方法的創新與進一步拓展預留了廣闊空間。
整體而言,《藝術研究方法》兼具人文性與社會性、文化性與專業性的學術珍寶,滿蓄知識能量,熱切期待莘莘學子翻開書頁,由此開啟一場啟迪思維、賦能成長的學術探索之旅,在藝術研究之途破浪前行。
編者簡介??
主編:張璐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音樂系副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客座導師,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藝術學科教學改進首席專家,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理事,瑞士日內瓦高等音樂學院訪問學者,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會員。研究方向:音樂教育研究,民族音樂學,美育。
副主編:陳亦水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系副教授,勵耘優秀青年教師,仲英青年學者。研究方向:電影文化研究,數字藝術理論,動畫與流行文化研究。
副主編:尹一伊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博士,南加州大學電影學碩士。研究方向:媒介文化研究,受眾研究,流行文化研究。
副主編:史林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講師,清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牛津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訪問學者。2020年入選北京市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青年創新人才工程。研究方向:新媒體與社會,國際傳播,視聽傳播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