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城市化愈發達、用地指標愈緊張,全民健身的場地建設愈是困難。利用城市建設中的“邊角料”地塊,如公園綠地、高架橋下、樓房屋頂等區域創造性地融入體育設施,能有效緩解該矛盾。記者在全省各地采訪調研發現,如今的城市公園已不再是單純休憩游玩的景觀場所,而是融游玩、休閑娛樂、運動健身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場所。一場體育健身設施巧妙嵌入公園的變革,正在重塑著百姓的健康生活方式,為全民健身熱潮注入新的動力。
“體育標準場地要求比較高,場地面積、器材設施、周邊環境、高度空間等都有嚴格的標準體系。”江蘇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嵌入式體育設施建設的核心在于其創新的理念和建設方法。該模式打破了傳統體育場地標準高等局限,使健身場地與日常生活無縫對接。既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又為城市居民健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南京玄武湖公園是記者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無論是晨光熹微之際,還是傍晚的晚霞余暉之時,環湖跑道皆是人來人往,健身場景甚是熱鬧。緊鄰湖畔,市民們享受著太極揉推器、太空漫步機、上肢牽引器等健身器材設施。公園小地塊場地上,又打造了多功能運動場,三人籃球、五人制足球、乒乓球等項目映入眼簾。“以前到這邊都是跑跑步,現在籃球場建起來了,每周都會和小區鄰居來打一到兩場球。”家住南京玄武湖周邊小區的張凱一直保持著健身的習慣,對于玄武湖公園新建的籃球場地,他感到非常滿意。據當地相關負責人介紹,玄武湖公園是“見縫插針”式建設嵌入式場地設施的典型案例,靈活設置標準場地或不規則場地打造健身場所,附近百姓紛紛點贊。
蝶湖公園是南通地區最大的生態公園,也是省住建廳公布的江蘇第二批開放共享綠地。當地的體育和住建等部門統籌布局,從選址勘測到設施選型全程把關,并依據公園面積、地形地貌、周邊人群年齡結構與健身偏好量身定制方案。公園內建有籃球場4片、足球場3片,羽毛球場4片,網球場2片,自行車道7.5公里,健身步道7.5公里及兒童樂園、攀巖、二代健身路徑、健身廣場3片等,成為當地百姓健身的好去處。“這個場地建得好,人文、體育、商務、休閑什么都有,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一個場所多個用處,真好!”談起家門口的蝶湖公園,當地百姓何軍是贊不絕口!
“我經常來,這里健身空氣好、設施全、人氣旺,這樣的健身場地是實實在在為我們老百姓打造的。”常州市民丁祖功感慨,現在的三江口公園,以其豐富多樣的健身設施、優美宜人的環境和濃厚的運動氛圍,吸引著廣大市民紛至沓來。作為一處高顏值、高品質的公共活動空間,常州三江口公園是集體育健身、休閑娛樂、植物觀賞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運動場地包含籃球、網球、5人制足球、7人制足球、健身器材、智慧健身步道、健身廣場等,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的打造,一方面盤活了閑置土地資源;另一方面為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舉辦提供了更多選擇。以常州紅梅公園為例,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小規模的羽毛球、乒乓球等百姓賽事輪番上演,社區鄰居、街道單位等不同身份的參賽者,既可以切磋球技,還能結交摯友。公園方面還策劃組織了趣味運動會,家庭接力賽、親子拔河賽等項目吸引眾多家庭踴躍報名,新型鄰里關系在運動互動中愈發緊密。
上述案例只是江蘇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今年8月份以來,江蘇涌現出一批推動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典型案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體育健身設施,折射的是江蘇各級主管部門的精心規劃與大力推動。
在江蘇體育健身設施嵌入公園之舉,無疑是全民健身與城市品質提升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民眾在家門口暢享運動便利,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城市因公園活力迸發,彰顯人文關懷溫度。未來,隨著更多創新理念、前沿技術融入其中,江蘇公園必將持續奏響全民健身最強音,成為展示健康江蘇、活力江蘇的閃亮名片。(呂翔)
目前15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