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 結束后,沒有幾個商家敢說自己的生意好做,更不用說“輕松”,不少商家甚至直接透露“除去各種優惠券、流量費用,營收根本覆蓋不了成本”。
但是,反觀在得物做生意的商家們,他們的集體共識卻是很輕松。
在得物,一位給線下渠道供貨的手機經銷商,僅靠 3 人團隊就在得物做到年營收破 4 億元;一個做小家電的商家,僅僅靠兩個人,就能實現年 GMV 1.2億;一個珠寶商家,不額外投流也能快速爆發,年賺 6 千萬;一位在得物經營 700 多 SKU 的奢侈品商家,團隊竟然只有四五個人。
可能有用戶擔心言過其實,但從數據上看,這些商家所言非虛:
今年以來,得物服裝、數碼、家居、家電等商家的月 GMV 增速已經超過400%,其中食品類目動銷商家數同比增長 450%,美妝賽道規模更是破百億……
而我們觀察發現,得物高增長的關鍵恰恰在于,ta 從根本上幫助商家做到了“三低”——低門檻、低成本、低退貨率。
01
低門檻:電商小白入局,照樣年銷過億
“電商的門檻越來越高了,有時候甚至比線下還難搞。”
這是今年商家們抱怨最多的點,他們提到,現在入場某些傳統電商平臺,無論是人力還是資源成本都非常高。在人力上,商家需要一個營銷團隊負責搞流量,需要一個客服團隊負責售前售后工作,需要設計團隊負責大促的店鋪和商品卡裝修……更不必說,復雜的平臺規則, 還要求商家學習各種“方法論”、“三板斧”。
如果商家不夠專業,還可能面臨各種“事故”,比如客服回復慢,導致用戶不滿意,甚至還會影響店鋪評分。這對幾乎沒什么電商經驗的經銷商和中小商家來說,起量更慢了,可謂難上加難。
但在得物做生意,入行門檻卻低很多,原因有三:
第一,得物的流量邏輯是以貨為中心,不是以店鋪為中心,更不是以廣告為中心,半托管模式精簡了商家原本復雜的工作,商家不需要牛 X 的設計、厲害的投手和資深的店長,只需要選品出價,就能動銷。比如頭部服裝品牌 GAP 今年 5 月入駐得物,在只有一個運營人員負責選品等基本操作的情況下,半年左右就實現了月銷千萬的成績,快速起量。
第二,得物的運營是“半托管模式”,商家不需要操心復雜的店鋪裝修、頁面設計等步驟,只需要完成商品出價、發貨等起初操作。即使是 0 經驗的電商小白,不知道如何選品、定價,平臺也會派出運營人員進行 1v1 定向服務,家居賽道商家造物集表示:“得物的運營人員不僅幫助我們明確用戶畫像,選貨配貨,還帶著我們參加限時折扣等活動,保持商品價格力,讓我們僅通過 2 個員工,就拿到了每個月百萬級別的成交額”,現在得物已經成為造物集銷量最高、增速最快的電商渠道。
第三,為了解決商家資金回流慢的痛點,得物將回款賬期做到最短 7 天,讓商家能夠將更充足的資金投入到擴大生意體量上。代理小米、飛利浦等大牌的起風了經銷商表示,他剛創業就來到了得物,幾乎是 0 門檻做電商,但是因為回款迅速,他很快就積累了原始資金,成交額也從 4000 萬,增長到 8000 萬,增長到 1.2 億。對方坦言,“如果做其他的平臺,我做不了那么大”。
02
低營銷成本:90%免費流量,輕松爆發且爆款長銷
流量成本居高不下,也是當下商家十分頭痛的地方。
尤其對于食品、美妝、家居賽道等“營銷大戶”來說,其營銷成本最高能占到總成本的 80%,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品牌的眉筆,標價 79 ,但帶貨主播的抽成就高達 60 多,商家幾乎沒有賺頭。
但是不請主播帶貨,不買平臺資源位,不去付費投流,就意味著商家很難取得有效曝光,有商家無奈表示,“在雙11 這種重要的促銷節點,如果你不買流量,就意味著你自動退出戰場了,即使是店鋪爆款也絕對賣不出貨”。
同樣的問題,在得物幾乎很少出現。很多商家反而靠得物緩解了流量焦慮。
首先,得物 90% 的流量為免費的自然流量,商家有好貨就有曝光。
對于新銳女裝品牌東鯨歲時記來說,得物是他們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在其他電商渠道,銷售時的付費成本(包括投流成本等)普遍不低,一般在 15%~17% 之間,而得物的綜合營銷成本僅需 2%。
這是因為,與其他電商平臺不一樣,得物非常重視產品,也要求商家聚焦產品力,比如得物平臺針對爆款商品有大量免費的流量傾斜,讓優價好物持續受關注——商家有商品就有曝光,SKU 越寬,曝光越大,因此商家通過自然流量就能夠快速出貨。
其次,如果商家想要額外流量,即使不做額外付費投流,也可以通過得物社區內容種草的方式,快速測款、加速流量到銷量的轉化效率。
同樣以 GAP品牌 為例,對于電商運營,他們有一套自己的常用打法:「打造爆品 → 帶動潛品 → 擴大品牌在全站影響力」,而其中第一步「爆品的打造」直接決定了品牌能否在平臺快速站住腳跟。
過去品牌需要借助信息流+搜索投放、達人合作、搶占資源位等方式提高曝光,其成本之高不言而喻,但是在得物,GAP 借助社區低成本鋪設種草「衛衣內容」,加強站內消費者的感知,就能夠拉高整個衛衣品類的流量。等到得物專供款衛衣一上市,就能夠快速實現爆發,TOP 5 單品 GMV 能夠站到 70% 以上。
品牌方表示:“我們非常認可得物「內容側-交易側」這種閉環模式,好的內容不僅能帶來當下的曝光量,還能帶動后續的討論度,形成長尾,因此這也是我們未來可持續去做的一個方式?!?/p>
同樣借助社區獲得強曝光的還有珠寶賽道,馬上要過年了,每到新年期間,用戶的穿搭需求高漲,六桂福就借助各種實物穿搭等內容,帶來大量話題和流量,真實照片直接促進用戶下單轉化,最終實現了銷售破百萬的好成績。
最后,這些內容還能夠為商家帶來長尾流量,在下一個節日節點帶來“二次銷售高峰”,讓商家不需花費額外的力氣就能獲得持續流量和銷售。東鯨歲時記的總經理金偉東表示,“最夸張的是一個得物爆款,在 2~3 年后依然能保持著穩定的流量和銷量”。
03
低退貨率:優質用戶,決定了商家的生意長度
如果說門檻和營銷決定了生意的下限和上限,那么退貨率則決定了商家的生意是否可持續。
而在某些傳統電商平臺,商家的退貨率卻居高不下——這一方面退貨導致商家的庫存、物流壓力非常大;另一方面,因退貨導致評分下降,需要商家付出更高的成本進行挽回。因此很多商家明明在大促中銷量非常高,動銷也很快,但是生意卻“越做越拉”,甚至不得不面臨停業關閉。
某全平臺布局的女裝品牌的操盤手表示,今年他們在某傳統電商平臺的整體退貨率約 45%,某直播電商渠道的退貨率更高,逼近 55%。部分同行退貨率甚至達到 90%,“很多用戶買來只是為了拍照打卡,拍完就退了”、“還有人習慣一次性下單四、五件,選一件最喜歡的留下,其它全退了?!?/p>
究竟該如何降低退貨率呢?原創女裝品牌森女部落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重點經營整體退貨率更低的平臺——在所有平臺中,得物的退貨率最低。以女裝商家為例,其退貨率比行業低了 69%;得物美妝賽道的退貨率只有 1-2%;得物食品行業的退貨率更是只有 0.02%,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原因也很簡單:
一來,做潮鞋服飾起家的得物主打的是“正品電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度非常高,具體體現在家電賽道中,商家推出“冰箱+洗衣機+空調”、“全屋智能”等家電組套,即使客單價高達一兩萬、兩三萬,用戶也能很快接受,退換貨比例最低。
二來,得物還在不斷優化用戶的購物體驗。以美妝行業為例,得物專門成立了包材實驗室,針對冬天部分地區消費者偶爾會收到“冰凍護膚水”等商品,得物在低溫模擬冷凍環境下,對液態商品做了數百次包裝測試,最終用保溫棉或保溫箱等方式,讓極寒地區的用戶也能放心買美妝。
三來,不同于其他平臺的“人工大促”激發出虛假需求,用戶會為了滿減而強行湊單,而得物用戶在節日的禮贈需求要真實得多,需求量也更大。因此商家任何時候入駐,都能結合就近節點實現快速爆發,而不必擔心退貨率。
比如圣誕節期間,瑪氏德芙洞察到用戶買巧克力送自己、送朋友的需求,于是結合圣誕氣氛設計了粉色錫紙包裝的心形巧克力禮盒。結果該禮盒一上線就被賣爆,最高日銷達到 12000 單,創下得物食品行業最好的日銷單量記錄。
深耕得物的商家表示,“送出去的禮物本身就不容易退貨,再加上我們的用心包裝和獨家禮盒設計,剛好切中用戶對儀式感、價值感的追求,退貨率就更低了”。
數據顯示,目前得物平臺整體退貨率不到 10%,很多商家入駐得物后退貨率明顯比其他渠道降低了不少??梢娖脚_要非常努力,才能讓商家不那么費力。
看到這里,可能有商家擔心,現在入駐得物還來得及嗎?
答案是肯定的。
從平臺端看,得物正在擁抱廣大品牌商家,推出了百億流量、0 門檻入駐、1V1 扶持等新商舉措,釋放更大、更明確的紅利。如針對新商家,得物推出了超長 30 天免傭、0 元保證金政策入駐,并通過新商訓練營、30 天貼身陪跑等,助力新商家快速啟航。
此外,得物還將通過新生代節日差異化營銷,幫助商家獲得錯峰銷售高點;針對新品,得物則推出了專項扶持計劃,如優質自然流量定向扶持、破零商品免傭、營銷及內容差異化運營等,幫助潛力新品快速脫穎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