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總有一樣東西貫穿始終——
有人說千金難買,但有人唾手可得;它是最長情的伴侶,也是最難征服的對手;哪怕地球上最有權勢的人,也無法將其駕馭,那就是:
睡眠。
問鼎《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我們為什么要睡覺》里提到:
一晚糟糕的睡眠所造成的身體和精神損害之嚴重,會讓那些因食物和運動缺乏造成的損害相形見絀……睡眠是上天賜予我們對抗死亡的最好方法。
但睡眠好的人大抵相似,失眠者的疑難卻千差萬別。相比「我們為什么要睡覺」,真正困擾大家的事情其實是「怎樣才能睡個好覺」。
自出生起,就有人不斷教我們怎么吃喝玩樂,但睡覺這件事,老師也教不來。睡眠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千人千面,從不循規蹈矩。
我們對如何科學、舒適地睡眠了解甚少。但睡眠從不應該成為一門玄學。比起人適應床,或許更好的選擇是,讓床來適應人。
現在,能適應人的床出現了——舒達 iComfort 智能床。
智能床,不止于床
當我們談到「床」這個詞時,腦海中通常會浮現出一個固定畫面:四條腿,一塊平面,也許還有一個床頭板。
但舒達智能床的床體有些不一樣,由三部分組成:美妙 Pro 床墊、AI Pro 智能底床和云逸床架——有點像汽車的底盤、車身和座艙,智能床的多結構可動設計,可以帶動床墊隨心所欲地改變形態。
舒達 iComfort 智能床內置了一套專利動力機電系統,可以帶動床墊平穩升降,配合美妙 Pro 的定制床墊,就可以讓床頭和床尾實現多角度無級抬升。
與此同時,整張床還能保持全程靜音運行,實際體驗下來,在底床帶動床墊無感抬升過程,整體很絲滑平穩。
我試睡了一周的智能床,其中最顯著帶來的變化,是在于它對于臥室空間的改造。
床,通常是臥室里占地面積最大的物件,一張一米八的大床,幾乎占到了十平米主臥的一半,考慮到飄窗、衣柜的占地面積,實際上留給人活動的空間并不多。
很多人絞盡腦汁在螺螄殼里做道場,但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空間中唯一不可舍棄的部件——你的床,不僅能用來睡覺呢?
舒達智能床相當靈活,可以通過手機 App、語音、遙控器等多種方式靈活調整床墊和床架的角度,讓其變身躺椅,沙發,甚至是個電影角。
當你睡覺前,可以一鍵把床調成閱讀模式,這時候床頭會稍微上抬,剛好是手肘能夠靠到床墊的位置,這時候床就變成了一張大躺椅,可以舒舒服服看書或刷手機。
如果床頭再往上升一些,一部分床墊就成為靠背,這時候床就成了沙發,躺在臥室就能看電視了:
這讓我想起大學看《老友記》的時候,每個人都想有一把 Lazyboy 的躺椅,在閑適時候做一個沙發土豆。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太空減壓」模式,這個模式下會同時把床頭和床尾抬高,讓頸部和腿部的疲勞都能得到舒緩,這時候躺床上,就有點零重力座艙的感覺了。
智能床作為一個創新品類,進入家庭空間的日子并不長,而舒達智能床對于臥室功能邊界的拓寬,算得上是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視角。
比躺著睡、側著睡更好的,是哄著睡
有過失眠經歷的人,大抵都會想到同一個問題:
為什么嬰兒睡得香,大人反而睡不著?
造成這個情況都原因有許多,但關鍵在于有沒有人「哄著睡」——嬰兒只要有人哄著就能產生睡意,而大人要考慮的就多了。
這是舒達智能床為我帶來的第二個顯著變化。
▲圣母畫像,圖片來源:Terranuova Madonna (c.1505) by Raphael
「一鍵哄睡」舒達智能床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功能,在一個十來分鐘的短周期內,通過四段式的智能助眠系統,幫助你快速培養睡意,進入睡眠狀態。
開啟「一鍵哄睡」后,舒達智能床首先會模擬太空失重狀態,幫助身體放松,促進腳腿部血液回流至心臟,配合按摩震動,來緩解身體的疲勞感;緊接著,智能床會模仿嬰兒搖籃的方式,適度搖擺床身,來營造一種入睡的節奏;之后,床會模擬懸浮狀態,來讓身體進一步放松;最后,輕緩平穩放平床體,這時候人差不多就已經睡著了。
我想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這個哄睡過程是均勻且可接受的,我們試著放了一瓶水在床上,在整個床體搖晃的過程中,基本上水面也不會有太大晃動:
「一鍵哄睡」最巧妙的地方在于,通過這樣一套由「床」來執行的動作,實現了一種入睡的儀式感。
打開這個模式后,原本很方便刷手機看電視的床,變得不那么方便了,相當于進入到一個半強制睡眠的狀態,而順著智能床的搖晃節奏,身心都會慢慢放松下來。睡覺,也就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智能睡眠,是舒達智能床傳遞的一種產品設計理念——如果你不想睡覺,而是想刷手機或看電影,那么床也能給你提供最合適的支撐,倘若你這時候想睡覺了,那么床就應該給你營造最合適的環境。
讓睡覺,成為一件自然的事。
這一點,從舒達智能床的睡眠監測功能上也能看到一脈相承的地方。
舒達 iComfort 智能床內置了 AI Dream 引擎,通過專為睡眠場景調試的 AI 大模型來提供更細致的睡眠監測服務,可以說這個床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 AI 硬件。
從前,我們習慣把手機放在床頭或戴上個智能手表來監測睡眠狀況,但也許有更好的辦法——讓你的床幫你記錄睡眠的情況。你只要像往常一樣自然入睡,智能床就會悄無聲息地收集數據,醒來時就能交上一份數據詳實的睡眠報告——不同睡眠階段時長、心率呼吸率、打鼾情況等十余項睡眠質量評估指標,一目了然。
我想,這就是智能睡眠這個產品理念帶來的最大價值。
在智能床試睡的這段時間里,我還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小細節:
一個是舒達智能床會分別監測睡在床兩側的用戶數據,盡管是睡同一張床,但兩個人的睡眠監測數據是分開的,除了用遙控器進行控制之外,也能各自通過手機 app 對床進行調控。
另一個是智能鼾聲感應功能,睡眠中,當智能床監測到有打鼾的情況,會輕柔緩慢的調整床的高度,幫助緩解打鼾,確保整晚深睡質量,對于深受打鼾困擾的人來說是個福音。
用科學的辦法,睡個好覺
失眠已經成為一種現代流行病,全球范圍內有超過 5 億人患有睡眠障礙,在一些發達國家,每兩個成人中就有一位徹夜難寐。
▲圖片來源:Birmingham Museums Trust
一張能哄你睡覺的智能床,可以幫你培養科學的就寢習慣,從而獲得高質量的睡眠。而你并不需要額外佩戴什么設備或進行某種練習,這是最難得可貴的地方。
最后,無論你對智能床這種新產品是否感興趣,我都推薦你去讀一讀《我們為什么要睡覺》這本書,這不僅是個書名,也是一個困擾學界已久的難題,而其中最重要的提醒是:
人類(以及所有其他物種)永遠不能把我們之前失去的睡眠「睡回來」。
睡個好覺這件事,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太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