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暖氣片還是冰涼冰涼的。”近日,家西安市住南二環青龍小區的住戶反映小區供暖中斷、溫度不達標問題反復出現。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為老舊小區,供熱管網老化嚴重,管道堵漏現象普遍,致使供暖效果不佳。氣溫逐漸走低,住戶們希望小區暖氣不暖問題盡早得到解決。
小區供暖不熱 住戶內心焦急
12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青龍小區看到,不少老人站在有陽光的空地上閑聊。“屋里比外面還冷呢,天氣好出來能曬曬。”正推著孫子曬太陽的王阿姨說,小區從12月12日凌晨起就停暖了,這會兒還有部分樓棟仍未恢復。據了解,這幾年,小區供暖常出問題,不是這兒壞,就是那兒漏。今年問題更嚴重,供暖開始尚不足月,整個小區暖氣就中斷了。
說起小區的供暖,住在小區A區1號樓的高女士很無奈。她告訴記者,前幾年供暖,家里溫度就很不穩定,今年集中供暖開始,她所在的1號樓壓根未開閥供暖。了解之后才知道,因為小區各樓地下盤管網銹蝕嚴重,其中包括A區1號樓在內的幾棟樓地下盤管網已無法繼續使用。“以前物業公司縫縫補補,維修一下供暖還能恢復,今年徹底不供暖了,啥時候是個頭啊?”高女士焦急地說。
暖氣管道已使用30年
“暖氣管道老化嚴重,出現問題也不意外。”采訪中,小區物業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青龍小區的暖氣管道已使用30年,老化嚴重。近幾年,供暖總會出問題,他們只能發現問題后進行搶修,但是有些管道已經銹蝕不堪,維修無從下手。今年年初,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小區就著手對供暖主管網進行改造。在今冬采暖季前,小區內的主管網全部更換完畢,但因為各樓宇地下的盤管網結構復雜,銹蝕嚴重的未能改造,只能硬撐著繼續使用。這也導致新管網與老舊管網同時使用時出現了不適配的新問題,多次發生爆管事件,引發管網內壓力異常和補水量劇增,戶內供熱效果不理想。
這位工作人員還表示,除了管道老化,老舊的“供熱方式”也影響著部分居民家中的供熱質量。青龍小區采用的是老式“單管串聯”的供暖方式,熱水是從上往下走的,頂樓循環完再到低層,每層不斷散熱,到了一、二樓,循環水的溫度就很低,導致供暖冷熱不均。此外,老式串聯供熱系統一旦出現情況,需要對整個樓道進行停熱調試維修,不僅影響其他用戶,維修起來也有一定難度。為了解決問題,小區已有4棟樓完成了供熱系統并聯改造,但因為種種原因,其他樓宇未改造,也影響了小區整體的供暖效果。
各方積極溝通 破解供暖困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像青龍小區這樣的老舊小區前期跑冒滴漏、后期室溫不足是供暖常見“癥狀”。也正是因為如此,住戶頗有怨言,小區采暖費收繳率尚不足60%。按照《西安市集中供熱條例》的規定,小區的繳費率不足供熱條件,因此被迫中止供暖。
“小區的供暖現在陷入到了惡性循環之中,供熱效果不好,大家不愿意繳費,繳費率不足,供熱企業又不給小區供暖。”住戶胡先生說,這次停暖后,經業主、物業公司、社區、供熱企業、主管部門多方協商,小區目前逐漸恢復供暖。但是,每次都靠協商解決,加上物業公司修修補補,治標不治本。大家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
為此,記者來到青龍社區。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在老舊小區的供暖管網改造中,破解問題的關鍵還是資金。小區共有1900余戶,租住率達75%以上,住戶意見很難統一,此前,在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小區已完成了供暖主管網的改造,將地下主管網全部架設在空中,但主管網與各樓宇管道連接的盤管部分應由住戶自行承擔相關費用。按照粗略計算,每戶應出資1500元,不少居民不愿掏錢,致使改造工程無法開展。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社區正在配合物業公司收取采暖費,積極和各單位、部門協商,確保小區正常供暖。截至12月17日下午,小區內大部分住戶家已恢復供暖,仍有個別因管道銹蝕嚴重無法使用的樓宇已確定今冬無法供暖。此外,社區將督促物業及時維修跑冒滴漏等問題,同時將小區問題匯總后向上級部門匯報,盡快形成處置方案,讓小區整體都熱起來。(首席記者 龔偉芳)來源:西安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