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2024年馬拉松大滿貫的征程已經落幕,誰是參賽次數最多的中國破三女性?答案是張加恩(在國外的參賽姓名常用Trillium Chang)與Tang Lingqiao。她們都參加了2場比賽,并且2度破3。
2024年波士頓馬拉松,在美國華盛頓擔任律師的張加恩以2小時57分15秒完賽,是全場最快的中國女跑者;在此必須澄清一些以訛傳訛甚至自我吹噓的誤會。
柏林馬拉松,張加恩以2小時48分08秒完賽,創造了PB,成為全場第二快的中國女跑者。2024年12月的臺北馬拉松,她又以2小時51分54秒的成績,獲得全程馬拉松的中國人女子第二名。至此,她今年參加了3次大賽,全部破3。
2012年出國留學的張加恩,有著劍橋大學碩士、斯坦福大學法學博士(奧運冠軍張旻憓的校友)的耀眼學歷。她的人生初馬成績是4小時07分,表現平平。多年后的2023年,她才參加了人生第二場馬拉松,以3小時07分完賽,同年的波士頓與芝加哥馬拉松,她都如愿破3。
張加恩在美國加入了一個名為“DOJO”的跑團一,成員約為六十人,多半都是大學田徑選手出身的跑者,實力相當雄厚。
“DOJO很多團員的成績大概都在2小時20分到30分,大家都是以馬拉松競賽為目標。”她表示:“我不喜歡自己一個人跑,多半是跟團隊一塊訓練。有伙伴訓練比較會進步。”
她一周有六天時間投入訓練,其中三天為輕松跑,其他三天則是強度課,舉例如下:周二的田徑場跑400米x15,周四則是速度耐力跑,周六是長距離課表25–30公里。她估算了一下,在訓練期的周跑量會上一百公里,月跑量大概是四百公里左右。
“有時候輕松跑我會帶家里的邊牧一起跑,它很能跑,五公里可以跑11分多。”
因為工作之故,張加恩早晨七點準時出門練跑,完成課表后九點上班,她說:“早上跑步這段時間,我可以完全不理老板和客戶。”為了顧及平衡生活等考慮,她不安排傍晚的跑步訓練,而是以跟朋友邀約、留給自己為主。她的工作除了壓力大之外,不時需要加班,也免不了有應酬、交誼的安排。她非常愿意參加各類線下跑步活動,也樂于接受媒體采訪,但極少在朋友圈發布動態,對品牌簽約也沒什么興趣。
客串訓練營嘉賓
除了日常跑步,張加恩也會安排每周一到兩次的重量訓練。“之前去跑越野的時候受傷,覺得自己的肌力很不夠,所以加入重量訓練。”同樣的,為了讓肌肉維持質量,每個月也會安排一兩次的按摩放松。
從跑步以來,除了跑越野扭傷腳,張加恩沒有受過傷,為了降低受傷風險,她格外用心。“團員里面很多人都是七八年以上資歷的跑者,大家都受過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所以我也特別警惕。我平均一天會睡七到八小時,晚上十點就會上床睡覺。而且我什么都吃。”她強調,飲食營養與睡眠對恢復的幫助很大。
飲食方面,張加恩的早餐會吃簡單方便的麥片,中午與晚餐則是色拉,以及簡單的飯、馬鈴薯、雞肉等等。“如果你的訓練量很大,吃足熱量就很重要,食物只要是天然健康的,對身體都有幫助。”她偶爾會跟三五好友聚會喝點小酒。“當然,如果次日訓練,我前一天晚上就不會喝酒。否則起床的狀態會很差。”
張加恩來說自己在跑步方面“可能有點天賦”,但專注于訓練與堅持才是維持訓練一致性、跑出好成績的關鍵因素。“如果天分是一種恩賜,所以我很重視也珍惜跑步。”她說。
近幾年在馬拉松賽場快速崛起的張加恩,盡管參賽場次不算多,卻累積了很多經驗,也在努力學習做心態的調整。“2023年我參加美國加州的一個馬拉松,幾個月訓練課表都能完成,訓練狀態也都很好,原本目標是跑到2小時50分,結果最后是2小時52分,我心情不好、沮喪了兩個月。反而是壓力越低、很放輕松的時候,才能跑得越好。”
2025年,張加恩的重點目標賽事是芝加哥馬拉松,期望能再創PB。
“在各地參加馬拉松很花錢,要訓練、買裝備,還要住宿、機票或是伙食費等等,但是,再多的錢都買不到跑馬拉松的快樂。”
文字 | 鄭匡寓
照片 |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