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消費巴士
沉寂小半年的新茶飲IPO終于有了進展。
12月9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關于古茗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隨后古茗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上市進程。12月13日,霸王茶姬挖來了麥當勞中國前CFO黃鴻飛,這被解讀為霸王茶姬高管陣容升級的一環,也被視作它在繼續為上市蓄力。另一家新茶飲品牌茶顏悅色,有知情人士透露它正籌劃將上市地點從港股轉向美股,其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稱,暫未從公司收到這一消息。
當頭部品牌紛紛加碼IPO時,整個新茶飲行業的黃金時代卻漸行漸遠。《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統計,行業增速會在2024、2025兩年大幅放緩。而根據紅餐大數據,從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共有19.7萬家奶茶店倒閉。
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個叫做“尷尬期”的階段,它指的是因為身體迅速變化和心理發展的不協調,個人外觀和社交關系會暫時出現不太好的狀態。尷尬期后,有人可以越變越美積極陽光,也有人沒有了小時候的靈氣與可愛。
前幾年增長太猛的新茶飲顯然也到了尷尬期,誰也不知道尷尬期后,它呈現給外界的會是怎樣的自己。
01
講密度的古茗,挖高管的茶姬
從最新版招股書看,古茗既保住了增長,也保住了盈利。
規模方面,它2023年的GMV同比增加了37.2%到19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的GMV同比增加20.4%到166億元,門店數量則從去年12月31日的9001家,增加到了今年9月30日的9778家。以GMV和截止去年年底的門店數量計算,它不僅是全價格帶下中國第二大現制茶飲品牌,還是國內最大的大眾現制茶飲店品牌(10元-20元價格帶)。
盈利方面,古茗2023年10.96億元的年度利潤,已經是2021年2400萬年度利潤的四倍多。而它在今年前三個月的期內利潤已經達到了11.98億元,比去年全年賺得還要多。
新版招股書里,古茗著重講了它在三方面的能力——規模效應、下沉故事和加盟商收益。
如果有單一省份的門店數量超過了500家,古茗會認為它具備了凸顯規模效應的基礎,將之稱為“關鍵規模”。目前它已經在8個省份達到了“關鍵規模”,其中大本營浙江的門店數量超過2000家。這些具備“關鍵規模“的門店網絡,貢獻了古茗2023年GMV的87%,也讓它得以用比行業平均水平低一半的物流費用率,向上千家門店配送原材料。
和喜茶一樣,古茗在創立初期也以鮮果茶起家,而古茗上演的則是“下沉版喜茶”的故事。截至去年底,它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占到了79%,還有38%的門店位于遠離城市中心的鄉鎮,相關比例在中國前五大眾現制茶飲店品牌屬于最高。到今年9月30日,這兩組數據又漲到了80%和40%。理論上,扎根下沉市場可以讓它在競爭不那么激烈的環境里,用更低的運營成本做生意。
當行業都在關注新茶飲加盟商的生存狀態時,古茗也開始強調它和加盟商的關系有多鐵。招股書提到,2023年古茗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為37.6萬元,經營利潤率20.2%,“同期中國大眾現制茶飲店市場的估計單店經營利潤率通常為低雙位數”。
盡管不斷秀肌肉,古茗還是受到了行業過于擁擠帶來的影響。今年前9個月,其同店GMV出現了0.7%的輕微下滑,這說明其他對手多少蠶食到了它的生存空間。
截圖來源:古茗招股書
同樣傳來上市進展的還有霸王茶姬,它已經從麥當勞中國挖來了其前CFO黃鴻飛,這被視作是它加速上市進程的信號,也是霸王茶姬高管陣容升級的一環。
根據窄門餐眼數據,截至12月13日,霸王茶姬一共開出了5902家店。未來還想擴大規模,霸王茶姬就不得不加碼下沉和出海,這要求它在管理加盟商、門店運營、海外合規上有更高的能力。
過去一年內,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已經從知名外企、國內大廠網羅了不少管理者,而黃鴻飛具備多年連鎖餐飲外企的工作經驗,又參與過麥當勞中國引入戰投,并推動了后者股權結構升級,他自然也是張俊杰想尋找的那種、能幫公司從業務到管理都做出升級的人才。
02
海海新茶飲,困在規模里
盡管秀肌肉的秀肌肉,搞升級的搞升級,資本市場對新茶飲卻仍然保持著謹慎態度。
這部分源于投資者著實被新茶飲“頭兩股”嚇到了。去年上半年,奈雪的茶還有6600萬元的凈利潤,到了今年上半年,直接變成了4.35億元的凈虧損。相比2021年19.8港元的發行價,其如今的股價只在1.5港元左右。也是在今年上半年,茶百道的收入同比減少10%到23.96億元,凈利潤更是大降60%到2.37億元,如今162億港幣的市值,只有它發行市值的63%。
新茶飲行業也在經歷快速擴張后的規模反噬。
一位新茶飲從業者告訴我們,站在加盟品牌的角度,門店數量不僅關乎聲量和品牌效應,也是它保持高營收、優化供應鏈成本的來源。
以古茗為例,其收入“主要來自向加盟商銷售貨品及設備以及提供服務”,截至9月30日,它9700多家門店中只有7家為直營店,加盟店不僅貢獻了它99.9%的GMV,還在前九個月為它創造了64.4億元的收入。
但過于龐大的規模對加盟商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
上述人士表示,為了沖規模、在競爭中占點位,有品牌會在續簽的合同中縮短門店的半徑保護范圍。不接受加密度的供應商只能選擇不續約,但如果接受了半徑保護的縮窄,就意味著臨近的門店會分走自己的客流。
此外,真正為門店租金、人工水電、原材料付出真金白銀的加盟商們,還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同質化的產品,并被品牌帶著,加入到價格戰的補貼中。
根據《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新茶飲行業在2023年的市場增速還是44.3%,但隨著市場飽和,行業增速預計會在2024、2025兩年迅速掉到19.7%和12.4%。紅餐網的數據則顯示,從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一共有19.7萬家奶茶店倒閉停業。
截圖來源:CCFA&美團新餐飲研究院《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
已經有多個茶飲品牌在擴張上采取了更克制的態度。
喜茶在今年9月的內部信中提到,它將不再追求短期的開店速度和質量,既不做加密內卷,也不做低價內卷。奈雪的茶半年報業績會上,其董事長稱公司將采取理性、謹慎的態度,緩慢推進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擴張。茶話弄也向加盟商發出過一封內部信,表示會將重心轉向存量市場的精細化運營,“先停一停,把鞋帶系緊”。
新茶飲那個肆意生長、躺著賺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