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承諾:一次穿刺,不成功退費
“我們承諾:對于首次靜脈穿刺,我們將全力以赴,確保一次成功。若首次穿刺不成功,將退還穿刺費用,以示我們的誠意!” 這樣的承諾出自廣西某地三甲婦幼保健院。
據該院公告,醫院于近期啟動 “首次靜脈治療穿刺技術提升” 活動,希望每一位在靜脈穿刺治療時的就診患者參與其中。同時,醫院還向患者發出邀請,希望大家參與活動拍攝,記錄下醫務人員的專業與專注,院方會提供小禮品或服務優惠券以表感謝。
院方介紹,此次活動從 8 月中旬持續到 12 月 31 日,“所有活動細節透明公開,每一個環節都將接受您的監督,確保活動過程符合醫療倫理和患者權益保護原則”。
不過,這樣的承諾在業內也引發了諸多討論。
華東地區某三甲醫院原護理部主任就認為,醫院的這一承諾不合理,畢竟不可能人人一針見血,尤其是初學者或病人血管差的情況,穿刺難度會大大增加。
中部地區某三甲醫院長期從事兒科臨床診療工作的醫務人員也表示,站在家長角度看,該活動確實有利于降低孩子的輸液恐懼,能夠起到吸引患者的作用,但無形中給醫務人員增加了壓力。“對外承諾的是穿刺一次成功,對內不就代表醫務人員要提高穿刺成功率,甚至是達到 100%?如果失敗的話,退費的錢從哪里出?醫務人員的績效會不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承諾 “靜脈穿刺一次成功,不成功則全額退款” 的活動在全國多地醫院都有實行,并非個例。
早在將近 10 年前,河南省洛陽市某醫院就有規定:凡醫務人員靜脈穿刺首次不成功,患者可得到 30 元補償;對服務進行投訴,醫院將賠償其 20 元。江油市某醫院也做出了 “靜脈穿刺一次成功,做不到者當場退費” 的硬性要求。
河北省石家莊市某醫院也曾向患者作出公開承諾,“靜脈穿刺一次成功,做不到者當場退還患者費用 5 元”。
而遼寧某市醫院近期發出 20 項承諾,其中包括患兒(6 歲以下)靜脈輸液一次穿刺成功,做不到退還穿刺費。河南某市中醫院亦公開承諾,患者靜脈穿刺一次成功,一次不成功換人操作;兩次不成功,退還當日相應費用。
現實難題:操作與執行面臨重重阻礙
醫護壓力增大
作為檢驗科的工作人員,面對醫院 “靜脈穿刺一次成功,失敗退錢” 這樣的承諾,無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壓力。
穿刺失敗不僅家屬可能會不滿意,還涉及到退費的問題。對外承諾了要一次成功,那其實就相當于給自己立下了一個很高的標準。
成功率難保證
之所以靜脈穿刺難以保證百分百一次成功,是因為影響其成功率的因素眾多且復雜多變。從患者方面來說,年齡、性別、體重、血管狀況等都會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率,像老年人血管硬化、彈性降低,嬰幼兒血管細小、易滑動,都會增加穿刺難度,此外,患者的疾病狀態,如脫水、肥胖、水腫等,也會給靜脈穿刺帶來額外困難。
而醫務人員的操作技術同樣至關重要,即便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通常穿刺成功率更高,但面對復雜多變的血管情況時,也可能遭遇失敗,畢竟醫務人員的情緒狀態、疲勞程度、注意力集中度等也會影響其操作水平,而且不同的培訓背景和專業技能差異,也會導致穿刺成功率出現波動。
過往案例:類似承諾實施后的經驗教訓
前文提到,在全國多地的醫院,都曾有過類似 “靜脈穿刺一次成功,失敗退錢” 或者相關的承諾規定。
然而,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卻逐漸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呢。部分醫院在實施相關舉措后,不少醫護人員因為沒能達到 “一次穿刺成功” 的要求而接受了處罰。而且呀,關于退費的錢由誰來承擔、會不會影響到醫護人員的績效這些問題,也存在著諸多爭議。
就拿之前安徽某市人民醫院來說吧,他們曾推出 20 項服務承諾,第一條便是 “穿刺一次成功,不成功導致患者不滿意,退還當日費用”。
這一承諾引發廣泛關注后,該院發布致歉信,稱部分條款未結合臨床工作實際,部分措辭還傷了醫務人員的心,隨后便撤回了上述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