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浙江萬平縣,有個讀書人叫易中楊,雖然從小勤奮讀書,卻只考中個秀才。他的妻子張氏賢惠體貼,陪他過著清貧的日子。
為了攢錢,易中楊靠教書維生,事事省著用,十幾年下來才存了一百兩銀子。每天睡前他都要把銀子拿出來數一遍,張氏看著他這樣,常打趣道:「這銀子你天天看,也不見它給你生個娃出來?!?/p>
易中楊總是笑笑不回話。一天他去買藥,聽街坊說城南那家藥鋪有個偏方,吃了能生兒子。他排了大半天隊才輪到,可一問價錢,一副藥要一兩銀子,他猶豫許久,最后只買了兩副回去試試。臨走時,他聽人議論說最近有賊人出沒,趙寡婦家的兩只母雞就被偷了。
回到家,易中楊把這事告訴張氏,張氏提醒他:「那咱家的銀子你得藏好了。」
誰知墻外有雙耳朵正聽著這話,還看見易中楊把銀子藏在床底下。這人不是什么大盜,而是同村的易書。他和易中楊是本家親戚,家境貧寒,平日里靠偷雞摸狗過活。本想找易中楊借錢周轉,沒想到竟讓他發現了這筆巨款。
易書打那天起就暗中觀察易中楊家的動靜,等著下手的機會。一日,易中楊的一個剛中進士的學生來拜訪,帶了不少酒菜答謝。主人和學生都喝得盡興,直到深夜學生才告辭。
夜里張氏起來方便,也沒顧上點燈。這時易書看見學生走了,以為屋里沒人,就溜了進去。屋內漆黑一片,他摸索到床底,找出了裝銀子的箱子。
借著月光,易書看到箱中的銀兩,正要歡喜,床上突然下來一個人,輕聲說:「當賊的滋味不好受吧?你家人知道了該多傷心?!?/p>
易書又怕又慚愧,低聲道:「實在是窮得沒辦法了?!?/p>
易中楊嘆道:「這十兩銀子拿去吧,以后別干這種事了?!?/p>
易書連連叩頭,拿了銀子趕緊溜走。
張氏剛進門,易中楊就喊:「有賊進來了!」
張氏吃了一驚:「在哪?」
易中楊說:「剛才進來一個,跑了,不知道拿走什么沒有。」
張氏忙點上燈查看,發現少了十兩銀子。易中楊后悔不已,張氏安慰他:「丟點錢沒什么,保住平安就好?!?/p>
一個月后,張氏身體不適,請大夫看診,原來是有了身孕。易中楊激動得掉下淚來。
張氏懷胎十月,生下一個男孩。易中楊將近不惑之年才得子,把這孩子當成寶貝一樣疼愛。
半年后,縣里來了新縣令。經朋友舉薦,易中楊在衙門找到一份差事,每月能領五兩銀子,還能額外拿些米面,日子過得寬裕了許多。
再說易書,自那晚之后,他下定決心重新做人。每天起早貪黑上山砍柴,后來經人介紹到牛財主家當搬運工。雖然活計辛苦,但他從不抱怨。
一天正干活時,易書聽見有人喊救命。他二話不說沖了出去,只見一個姑娘被野狗咬住,易書立即撲上去和野狗搏斗,最后救下了姑娘。沒想到這姑娘竟是牛財主的小女兒。
緣分就是這么奇妙,兩人后來成了親。牛財主看女婿勤快,送了一間茶葉鋪子給他們當嫁妝。易書經營有道,生意越做越好。
日子富足后,易書常想起當年易中楊的寬容。他把往事告訴了妻子:「要不是遇到一個好人,我可能現在還在為非作歹?!?/p>
多年后,易書終于等到了報恩的機會。原來易中楊的兒子參加科考考中秀才,卻遭人陷害,說他考試作弊。衙門不分青紅皂白,把他投進大牢不說,還剝奪了功名。
易書得知此事,立即托關系找人幫忙。多虧了牛財主出面周旋,最后查明真相,還了易中楊兒子一個清白。
當時易中楊正急得寢食難安,見兒子平安歸來,懸著的心才放下。后來聽說是易書在背后奔走,易中楊立即備了厚禮,帶著兒子登門道謝。
易書卻跪下叩頭,易中楊見狀吃驚不小,也要跪下。易書連忙阻止,道出了當年的事。易中楊這才明白,原來當日的賊人就是他。
兩人感慨萬千,一個當年的善舉,竟在多年后得到了回報。這大概就是善有善報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