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華喊話楊議:看在你爸爸的面子上,可以幫你解決師承問題,但前提是“小五,你得加把勁,做你該做的,讓別人對你有一個好的風評。其他的事,哥哥幫助你!”
77歲的侯耀華,堪稱老當益壯!
在12月18日晚的直播中,侯耀華主要說了3件事,他再次端起自己“老藝術家”的架子,處處展現得德高望重,還把自己從“7月風波”中,擇得一干二凈;甚至還喊話楊議,可以幫忙解決師承問題。
一、可以幫助楊議解決“海清”身份
2009年,時年63歲的侯耀華,拜入常寶華門下,還搶了牛群大師哥的位置。
這場拜師儀式盛大隆重,由李金斗主持,行內名家齊聚,唯一受傷的人只有當時演藝事業陷入低谷的牛群。
牛群在拜師儀式上,當眾問常寶華:“師父,他現在是大師哥,我就是老二了,是不是?”
常寶華哈哈一笑,卻不正面回應,牛群怒不可遏,當場拂袖而去。以至于2018年常寶華去世時,牛群也沒有露面。
今年10月,侯耀華在直播中正式向牛群道歉,承認自己當時欠考慮:“他們原來都叫我哥哥,我拜了師,怎么能反過來叫他們哥哥呢?”
侯耀華要幫助楊議解決師承問題,以他倆的年紀和輩分,一是代師收徒,二是代父收徒。
不得不提的是,常門的其他徒弟曾公開表示:“我們只認牛群為大師兄。”
所以代師收徒這條路,估計走不通,那就只剩代父收徒。
侯耀華直播結束后,楊議果然立刻開直播回應此事,談及“侯寶林當年曾有意收自己為徒,后來因為侯寶林生病,只能作罷,至今是人生一大遺憾。”
“既然今天二哥主動提及此事,也說老爺子當年有這心愿,那就希望二哥成全成全;只是還要把一些老前輩折騰出來,例如引保代,但是我不聽二哥的話,行嗎?”
二、做藝人要給觀眾留下作品
侯耀華擺出一副老藝術家的嘴臉,夸夸其談:“我總覺得藝人,無論是說相聲的,還是唱大鼓的,總給得觀眾留下一點什么,這是至關重要的!你光吹牛,七個不依、八個不饒,別人上網一查,你沒什么作品。”
總結完自己的感悟,他又拿楊議舉例:“我那天就和楊議說,人吶,吹牛、撒謊,是這一生最累的事情。有人問我,為什么說話想都不想,因為我經歷過的事情,我都記著呢,我不用編啊!例如,我買的第一輛車就是桑塔納,15萬6!當時沒有別的車,你吹牛買寶馬,那時候寶馬沒進來啊。”
這番話聽下來,就差指著鼻子罵楊議撒謊了!
再聯想當時他和楊議同框直播時,曾勸誡楊議“少給人造謠”,可以說是踩著楊議的腦袋,給自己刷了一波好感。
可侯耀華自己有什么代表作嗎?除了《編輯部的故事》,還能想到什么?對比弟弟侯耀文,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差得太遠。
三、七月風波何時結束 我左右不了
作為“7月風波”的始作俑者之一,侯耀華現在把自己的位置擺得極低:“所謂的7月風波何時結束,我左右不了,我也沒這個能力;我從來也不認為自己可以解決,但我還是希望有個好的結果。”
網友忍不住吐槽:你和楊小五的這場鬧劇,演了半年,也該殺青了!
侯耀華心虛一笑,話里話外,把責任都推給了楊議:“你全當沒這人了,那下面的人干嘛啊?你甭管是蹭流量也好,至少得有的蹭啊!要是沒得蹭,他們怎么賣貨啊?”
最后,他甚至把這場鬧劇做了升華:
“生活啊 ,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一個東西。
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去網上尋找自己,實際上不是看別人,也是在看自己。經過你的觀點、你的看法,人家也都知道你是一個什么水平的人。
不同的朋友圈,不同的人脈,也給了每一個人最好的詮釋。
所以別浪費自己的生命。當你老了以后,跟你的兒孫說起你當年在網上做什么,可以理直氣壯。
你可以拍著胸脯說,‘孩子,爺爺當年雖然有過一些難過的日子,但是爺爺挺過來了’!”
結語
如今看來,侯耀華和楊議各有各的“小算盤”!
侯耀華掐準了楊議的命脈,一是觀眾緣和口碑崩盤,二是沒有師承,所以他放肆地踩著楊議的腦袋,給自己樹立起深明大義的形象。
楊議則是有求于人,不得不伏低做小,如果他能拜入侯寶林門下,也算完成了他們父子兩代人的一大心愿!但他想不付出巨大的代價,就一償宿愿,可謂白日做夢!
特別想問一句:如果侯寶林大師在天有靈,得知侯耀華代自己收了楊議為徒,會作何感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