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我國境內有著豐富的資源與各類風景名勝,遼闊的土地賦予了我國成為世界大國的基礎,但與此同時,遼闊的土地也意味著更多的挑戰與考驗。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一直非常注重國防方面的發展與完善,各類軍隊之中的人員也一直十分充足。
對國防的重視,體現了黨和政府想要盡最大努力保衛國家安全與人民和諧生活的決心,而為了進一步夯實國防基礎,我國更是在各個地區設立了專屬的軍區。這些軍區的劃定與發展,曾出現過一些變動,但所要起到的作用大多萬變不離其宗,而沈陽軍區作為其中的一處,更是很受中央的重視。
在過往的歲月中,沈陽軍區曾有過多位首長,其中有五位是開國上將,還有一位后來更是成為了我國正國級的干部,那么這六位沈陽軍區首長都是誰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
第一位:鄧華
鄧華出生于1910年的4月,是湖南的彬縣人。鄧華出生于一個充滿書香的家庭之中,自幼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后來更是考入了南華政法大學。不過隨著國情的不斷變化,鄧華也深受革命熱情的感召,并在17歲那年加入了我黨,成為了一名革命戰士。
在這之后,鄧華踏上了戰場,并參與了多場重大的戰役,立下了汗馬功勞。在1955年時,鄧華被授予了上將的軍銜,而后又被調往沈陽軍區擔任司令員。鄧華在沈陽軍區任職五年,為該軍區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第二位:陳錫聯
與鄧華相比,知道陳錫聯名字的人應該更多。陳錫聯出生于1915年初,是湖北紅安縣人。由于自幼家庭困苦,陳錫聯在14歲那年就加入了紅軍的隊伍,并在15歲那年正式加入了我黨。
令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小小年紀的“紅小鬼”居然有著非常高的軍事天賦,并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成長為了軍中的一員猛將,而在新中國成立后更是成為了國家的上將。陳錫聯是沈陽軍區的第二位司令員,在沈陽軍區工作了14年之久,對沈陽有著深厚的感情。
第三位:李德生
與之前的兩位不同,李德生并不是我國的開國上將,在1955年授銜之時,李德生只被授予了少將的軍銜,不過我們并不能因此就評定說李德生的貢獻沒有前兩位司令員大,事實上,在1988年授銜之時,李德生就成為了國家的上將。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德生后來成為了國家的常委,是我國正國級的干部,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李德生自身能力的出眾。
第四位:周恒
提起周恒的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些陌生。1909年的2月,周恒出生在遼寧的莊河,他出生于一個較為富裕的地主家庭,但階級上的差異卻并沒有阻礙周恒投身革命的信心。
在21歲那年,周恒便加入了我黨,此后的多年里,周恒一直是黨內忠誠的戰士,不過在大多數時候,周恒都負責著政治方面的工作,所以名氣不算大。在新中國成立后,周恒成為了沈陽軍區的政委,后來更是成為了國家的上將。
第五位:賴傳珠
1910年的4月,賴傳珠出生在江西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在17歲那年便加入了我黨,在漫天的白色恐怖之下,賴傳珠從投身革命的開始,就已經擁有了堅定的意志與勇氣,而在之后的多年里,賴傳珠也一直忠于革命,并在戰場之上有著極為突出的表現。
在1959年時,賴傳珠來到沈陽,并擔任了沈陽軍區政委的職務。在沈陽軍區任職期間,賴傳珠主要與鄧華搭檔,而后又被調往北京軍區任職。
第六位:宋任窮
與賴傳珠一樣,宋任窮也是我國的開國上將。在賴傳珠離開沈陽軍區后,宋任窮便接替了賴傳珠的職務,成為了沈陽軍區的政委。
宋任窮在17歲那年就加入了我黨,也是我軍之中一位優秀的將領。他在沈陽軍區工作多年,對沈陽當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也為該軍區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