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泛指記錄唐代歷史的紀傳體正史,有《新唐書》《舊唐書》兩種。五代時期,后晉時劉昫、張昭遠等編纂了一部《唐書》,至宋代,歐陽修、宋祁等又編纂唐代史書,亦稱“唐書”。為對兩者加以區分,史家便將歐陽修等人所著之唐書稱為《新唐書》,而將劉昫等人的著作稱為《舊唐書》。
宋仁宗認為《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后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缎绿茣范俣寰?,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缎绿茣返淖髡邔χ鞠铝艘环Ψ颍黾恿艘郧案魇匪鶝]有的《儀衛志》、《兵志》。其它幾個志也各增補了新資料,質量多在《舊唐書》之上。
成立之難如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八十八》
解釋:成功的艱難如同登天,失敗如同火灼燒毛發一般輕松。
感悟:基業的創建與成就,就像登天一樣艱難;而覆亡與敗落,卻像燎原之火一樣容易。
行有素履,事有成跡,
一人之毀未必可信,積年之行不應頓虧。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二十二》
解釋:行為有一貫的實踐,辦事有一定的實跡,即使有個別人詆毀,也未必可信,多年表現出來的品行,不會一下子就被毀壞。
感悟:要愛惜自己的聲譽,不要輕易將其毀壞。
在善用,不在眾。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三十六》
解釋:善于用人,不在于人多。
感悟:知人善用,管理者要善于發揮每個人的長處,相互協調、相互幫助,達到最高效的行事模式。
史有三長:才、學、識。
世罕兼之,故史者少。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五十七》
解釋:修撰史書的人必須具備三方面的專長:才華、學問、見識。世人很少能兼而有之,所以修史人才少。
-5-
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八十二》
解釋:只有天下極端真誠的人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他的本性。
解釋:內心極其真誠、坦率,沒有虛假矯飾,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和潛力。
-6-
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八十五》
解釋:像發怒的獅子奮爪抉石,像干渴的駿馬奔向水泉。
感悟:此句形容書法筆勢剛硬強勁或詩文氣勢奔放。
-7-
廉者憎貪,信者疾偽。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三十二》
解釋:清廉的人憎恨貪婪,誠實的人厭惡虛偽。
感悟:清廉和誠實的人都厭惡貪婪和欺詐。
-8-
思所以危則安矣,
思所以亂則治矣,
思所以亡則存矣。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二十二》
解釋:想到能導致危險的原因就可獲得安寧,想到能造成動亂的原因就可使天下太平,想到能使其滅亡的原因就能求得生存的權利。
感悟:要時刻保持警覺、謹慎的心態,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遇到突發情況時才不至于手忙腳亂。
-9-
不才者進,則有才之路塞。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四十一》
解釋:不才的人得到晉升和重用,那么有才之士就不會得到施展。
感悟:嚴明賞罰、親賢遠佞,選拔、任用有才之人,給他們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機會。
-10-
樂聞過,罔不興;
拒諫,罔不亂。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四十三》
解釋:樂于聽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沒有不興盛的;拒絕別人的規勸,沒有不混亂的。
感悟:管理者必須樂于聽取批評意見,這樣才會長久興盛。
-11-
大功之后,逸樂易生。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二》
解釋:大功告成之后,最容易產生貪圖安逸的享樂思想。
感悟:戒除驕傲自滿,驕兵必敗。
-12-
立身一敗,萬事瓦裂。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三》
解釋:人品一旦敗壞,所有事情就都崩潰了。
感悟:名聲的好壞直接影響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職業發展。名聲好的人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而名聲差的人則可能面臨信任危機和社交障礙。
-13-
人誰無過,當容其改。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五》
解釋:誰沒有犯錯的時候,應當有一個改正的機會。
-14-
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
能簡冗官,誠治本也。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五》
解釋:減少事情不如減少官員,減少官員不如減少吏人,能精簡多余的官吏,是治理國家的根本。
感悟:精簡機構、裁去冗官,提高工作辦事的效率,這也是治理國家的關鍵。
-15-
不設鉤距,無以順人;
不切刑罰,無以息暴。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四十》
解釋:不設立嚴密審訊的辦法,就不能順應天道人事;不使用精準的刑罰,就不能摧毀奸軌制止暴亂。
感悟:只有確立起刑罰的威懾力,才能減少不法的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16-
君子小人以類而聚,未有無徒者。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九十八》
解釋:不論君子還是小人,都是以類相聚,毫無例外。
感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17-
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
以主御客,則我得其便;
堅壁清野,寇無所得。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四十》
解釋:以逸待勞,則戰士力量倍增;以主御客,則我方可得便利;堅壁清野,則侵寇無所可得。
感悟:運用正確的策略和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陰陽不和,五谷踴貴。
摘自《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二》
解釋: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不和諧,影響農事,五谷的價格就飛漲。
感悟:陰陽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陰陽最好的狀態就是平衡,陰陽雙方的消長轉化保持協調,既不過分也不偏衰,呈現著一種協調的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