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下午14:00,由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和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舉辦的“時代潮涌,發聲有我”模擬新聞發言人風采大賽決賽在新聞與傳播學院三樓報告廳正式舉行。此次決賽吸引了來自學校各個院系的7名選手,他們齊聚一堂,在舞臺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智慧與口才的較量。
01 決賽現場:激烈角逐,精彩紛呈
本次決賽的評委老師有: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系主任——王敏老師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系講師——張東燕老師
創新賽制,深度考驗
下午14點整,決賽正式開始。主持人致開場詞,依次介紹大賽評委、參賽選手,并對賽制與評分機制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次決賽的賽制充滿挑戰與創新。根據抽簽,選手們將被分配到不同的模擬政府、企業或機構角色中,扮演新聞發言人,依次進入“新聞發布會”、“記者提問”和“評審提問”三個環節。
選手風采,各顯神通
第一部分“新聞發布會”環節,在6分鐘準備時間過后,選手們需要在3分鐘內針對各類復雜的新聞議題進行現場發布,涵蓋新聞背景、政策解讀、事件進展和官方立場等多方面內容。選手們不負眾望,在不同類型命題中均有著非凡的表現。從闡釋“春節申遺成功”的深厚文化意義到探究“歷史文化遺跡遭破壞”的多層原因,從對“中國黃金高管違法違紀”事件的情況通報到對“山姆會員店黃牛現象”的正式回應,選手們表現出了對各類社會事件的深入理解、精準把握和有效應對能力,彰顯了他們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敏銳的新聞洞察力,以及流暢且富有邏輯的語言組織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整合信息,形成清晰合理的觀點并準確傳達,充分展現了優秀的綜合素質。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第二、第三部分“記者提問”和“評審提問”環節中,記者和評委老師從不同角度對選手進行了深度追問,進一步激發了思維的火花。選手們堅定新聞發言人立場,始終保持冷靜、沉著,迅速理解問題的關鍵所在,直面問題,回答內容條理清晰、有理有據。無論是對鄭州“7·20”特大暴雨傷亡情況的正面回應,還是對企業數據泄露事件的坦誠道歉,亦或是對“敘利亞危機”中人道主義援助的強烈人文關懷……這些表現不僅展現了選手們作為新聞發言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更彰顯出武大學子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濃厚的人文情懷,得到了評委老師的一致肯定。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評委點評,專業指引
比賽結束后,評委老師們進行了專業而深刻的點評。他們對本次大賽的籌備與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本次比賽體現出各位選手廣博的思維和較強的臨場應變能力,表現了各位選手的精神風貌和專業素養。王敏老師強調,新聞發言人在語言表達上要做到得體、沉穩,避免情緒化表述。他指出臨場應變能力是關鍵,選手在面對突發情況時要保持冷靜,快速準確地回應,同時保持心態穩定,不受外界干擾。張東燕老師強調服裝要正式得體,符合新聞發言人的身份形象,上臺時要注意基本禮儀,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她還指出新聞發言人應當全面客觀地展現事件全貌,通過綜合分析透視社會現象,希望選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始終牢記新聞理想。
02 比賽意義:能力提升,擔當彰顯
至此,2024年“時代潮涌,發聲有我”模擬新聞發言人風采大賽圓滿結束。本次大賽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實踐平臺,增強了他們的新聞敏感度與媒介素養,錘煉了語言表達的精準度與臨場應變的靈活性。大賽充分映照出珞珈學子深厚的專業功底與卓越的綜合素質,生動詮釋了當代青年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深切關懷與深邃洞察,選手們在比賽中展現出的冷靜睿智、沉著應對的風采,體現了他們以智慧為翼,以責任為舵,勇立潮頭的青春姿態,彰顯了中華兒女在新時代征程中主動擔當、敢于作為的壯志豪情。
展望未來,我們滿懷憧憬,期許珞珈學子能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揮灑才智,持續以飽滿的熱情與堅定的步伐,關注社會脈搏,投身時代洪流,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添磚加瓦,貢獻青年一代的智慧與力量。同時,也讓我們翹首以待,下一屆模擬新聞發言人風采大賽能夠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帶來更多的驚喜與青春光彩。
最終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王僖妍
二等獎:李瀚銘,文姿雅
三等獎:徐屹彤,楊博涵,鄭茜月,羅悅博
文字 | 理研會 廖可欣
圖片 | 理研會 廖可欣
運營 | 珞新傳媒 董梓晴
審核 | 胡靜文 珞新傳媒 張可欣 王庹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