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在毛岸青的婚禮上,毛主席握著張文秋的手說:“我們是親上加親,雙重親家!” 張文秋的大女兒嫁給了毛岸英,二女兒嫁給了毛岸青。
在險象環生的年代,張文秋顛簸于時代的巨浪中,她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執著地發著光,她是個堅定的信仰者,也是個聰明智慧的女子。
張文秋一生經歷兩段短暫婚姻,兩任丈夫都先后犧牲。在此期間她坐過兩次牢,第一次懷著孕坐牢,第二次在牢里生下三女兒。
回顧她傳奇的99年人生,張文秋經歷過九死一生,她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者。一個女人要有多強大的內心,才能活得如此淡定地,讓我們來看看她都經歷了什么?
01
1903年,張文秋出生在湖北鄉下的一個大戶人家,她從小就在自家學堂讀書,14歲時考入了湖北省立女子師院。
當時的師院,有很多進步思想的老師,在他們的影響下,張文秋投入到進步活動中。
1924年3月,張文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后來在一次演講中,結識了劉謙初,劉謙初是一名共產黨員,時任北伐軍第11軍宣傳科社會股股長。在此期間他們也認識了毛主席。
當時在臺上演講的劉謙初成熟有風度,臺下的張文秋立刻被吸引住了。在演講結束后,張文秋通過朋友去找劉謙初,劉謙初對這位開朗漂亮的姑娘也心生好感,兩人一見如故,并開始了交往。
于是劉謙初經常給張文秋寫信表達感情,就這樣,兩個人感情越處越深,并在1927年4月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結婚后不久,劉謙初接到上級的命令,要跟隨部隊出征,新婚夫婦萬般難舍,也不得不分離了。
由于各自工作需要,夫妻兩人一直處在分居狀態,在這期間,張文秋遵照組織的決定,先后與兩位男同志扮為假夫妻,從事地下工作。
02
1927年,張文秋和劉謙初結婚不久,張文秋就開始東躲西藏,因為敵人要抓她,后來她躲在夾壁墻縫里,待了三天三夜,最后被裝進在棺材里抬到亂墳崗。
夜深人靜時,她從棺材里爬出來,一路逃到武漢。后來被組織派去漢口,并化名“李麗娟”與劉先源假扮夫妻,展開了地下工作。
“李麗娟”身份個是有文化的人,在家里當全職太太,組織紀律要求很嚴,他們對外是‘夫妻’,對內還是戰友關系,不得越界。
在他們家里,要在窗口掛兩條肥皂作信號,一旦發生險情立即取下。就像電視劇中地下工作者假扮夫妻做的一樣。
就這樣,張文秋開始了地下工作,她學會了處理文件的技術方法。他們彼此配合得非常默契,張文秋獨立完成了很多重要工作,組織表示很滿意。
不久,組織的另一個秘密機關被敵人發現,領導立即派人通知“李麗娟”轉移,張文秋迅速處理好善后工作,就去了武漢。原來這次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已有30多位同志被捕且遇害。
1930年4月,張文秋再次接到新任務,她來到上海,化名“張一萍”,變成了一位闊氣的“資本家太太”。這一次假扮丈夫的人名叫林育南,他的公開身份是南洋歸僑資本家。
他們“夫妻”二人,租了個有院墻的獨立三層樓,這房子有后門和通道,是一處理想的工作之地。
這個洋樓非常氣派,里面的陳設都很豪華,他們也非常小心,把里面布置成夫妻居家的溫馨場面,其實里面最大的臥室,成了領導人秘密交談和工作的專用地點。
1930年5月20日,“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 在上海 “趙公館” 秘密召開了,并獲得圓滿成功。后來因為組織需要等原因,這個據點被撤銷,這對假扮夫妻也告了一個段落。
張文秋剛剛結束這邊的工作,沒想到,她的真丈夫劉謙初,卻出事了。
03
張文秋和劉謙初自結婚以來,聚少離多,雖然身在異地卻時刻惦記著彼此的安危。
1929年,張文秋被調到山東工作,夫妻二人終于團聚。然而相聚的日子沒過多久,因組織里有人叛變,正懷有身孕的張文秋和劉謙初一起被捕入獄。
在獄中吃得苦難以述說,兩年后,年僅34歲的劉謙初被折磨致死,而因為沒有證據張文秋被釋放。出獄不久后張文秋生下了遺腹女,她按照丈夫的遺言給女兒取名叫“思齊”,意思是思念家鄉山東。
劉謙初犧牲后,張文秋化悲痛為力量,把女兒寄養后,又奉組織之命假扮過兩個臨時“家庭”。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文秋認識了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史沫特萊對張文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于是把她的故事寫成報告文學送到國外發表了。
著名情報專家理查德·佐爾格看了張文秋的故事,對她非常感興趣。于是通過組織把張文秋調到到共產國際遠東四局。從此,張文秋就在那里工作了。
后來張文秋又奉命與德籍華人吳照高假扮夫妻,他們在法租界租了房子,像模像樣地組成了一個新家。
張文秋的工作是負責搜集和閱讀北南上三大大城市的報紙,將其中的有關信息分門別類摘錄出來,整理成文字資料,交給佐爾格處理。
佐格爾對張文秋做的工作很滿意,后來他連續派張文秋執行了幾次任務,她都能出色完成,所以一再受到佐爾格等人的贊揚,他不僅任命張文秋為駐華情報機構南方站站長,還打算將她送去國外學習,將她培養成一個高級情報人員。
哪知此時佐爾格奉命調往日本后,張文秋出國一事就被擱下了。不久,吳照高也調去日本,這段假婚姻也就此結束。
04
后來遠東局又派張文秋去浦東英美煙廠,做搜集情報工作。為了不引人注意,張文秋又和時任浦東區領導假扮夫妻,并把女兒思齊也接來一起居住。
于是李耀晶成了張文秋的第四任假丈夫。本來一切都很順利,工作也正常展開了,豈料天有不測風云,由于被叛徒告密,有一天李耀晶突然被捕,關進監獄后慘遭殺害。
由于國內外形勢急劇變化,共產國際的機構被撤銷了,張文秋奉命回到中共黨內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直至1937年,組織上才決定讓張文秋帶著女兒回到延安。
在回延安的路上,張文秋心頭異常沉重,她想起自己一個又一個“家”,一個又一個比親人還親的戰友和同志,他們有的不幸犧牲,有的不知去向,她禁不住淚流滿面。
在西安事變后,張文秋在延安遇見了陳振亞,一個在長征中失去一條腿的男人。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在1937年冬天結婚,并于次年生下了次女,取名張少華(邵華)
1939年,由于當時條件艱苦,陳振亞腿部留下了后遺癥,組織決定將這類黨員和群眾送往蘇聯療養。于是張文秋帶兩個女兒一起陪丈夫出發,意外地是,他們乘坐的飛機卻在半路被軍閥扣留。
直到1941年5月中旬,本來就左腿截肢的陳振亞不幸落水受傷,雖然很快被送進醫院進行搶救,經過治療腿傷與身上的傷勢已經逐漸痊愈。
但在出院前,一位白俄醫生安排護士送來了一碗藥面讓陳振亞吃下。吃藥后不久,陳振亞嘔吐不止,一直折騰到天亮,連膽汁都吐了出來。得知消息后,當地組織立刻將張文秋與兩個孩子送到醫院,想要照顧陳振亞。
但白俄醫生卻堅決不讓我方插手,并讓護士給陳振亞打了一針。注射后沒多久,陳振亞就鼻口出血咽了氣。
此時的張文秋母女,仍然被扣留關押,只能原地等待組織救援,與此同時,張文秋在獄里生下了她的第三個女兒張少林。
05
在1946年時,張文秋和3個孩子終于被組織營救回到了延安。在張文秋回到延安不久后,毛主席以老朋友的身份,在家中招待她和幾個孩子。
在這次聚會上,張文秋的大女兒劉思齊見到了剛從蘇聯留學歸來的毛岸英,兩個年輕人一見如故,開始了交往。這段戀愛得到了長輩們的支持,于是1949年兩個人舉行了婚禮。
記得當年張文秋與劉謙初新婚時,毛主席就開玩笑說,讓他們生一對千金,與自己的兩個兒子結姻親,沒想到一語成讖。
后來毛岸英犧牲后,劉思齊母女經常照顧毛岸青,毛岸青也把張文秋家當成了自己家,一來二去和二女兒韶華談起了戀愛,并于1960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毛主席高興地對張文秋說:“我們是老親家加新親家,成為雙親家了!”
后來張文秋的三女兒張少林,嫁給了少將李天策。在女兒們成家后,張文秋也繼續工作,她參與籌備了中國盲人福利會,并擔任總干事,為盲人謀福利。
張文秋了解到,有千千萬萬個眼睛看不見,但心中一團火的盲人同志們。要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新中國的美好。
起初張文秋因為不懂盲文,在與盲人之間的交流有些緊張,但隨著不斷交流了解到盲人閱讀困難的問題后,她便創辦了盲文出版社,為盲人群體編寫眾多書籍,提升了中國盲人的受教育程度。
并且張文秋多次前往蘇聯、東德等國家,學習國際上的盲人服務經驗為我國盲福會做培訓,并因為杰出表現被授予“中國盲文出版事業先驅”的稱號。
張文秋幾乎經歷了中國變革的全過程,她一生經歷坎坷,都大難不死,她憑著自己堅強的信念,在風雨中不屈不饒地活過來了。這個女子非常了不起。
2002年7月11日,張文秋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
作者:愉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