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羅榮桓是十大元帥中的政工代表。不過,他并不是唯一代表,聶榮臻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工作者,他的資歷比羅榮桓要深,而且一度還是羅榮桓的直接上司。
但是,在后來的授銜中,羅榮桓后來居上名列第七,聶榮臻卻排在了第九位,這與我們在上文中所說的劉伯承與賀龍二位元帥情況有點類似。這是何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有人說了,陳毅元帥也屬于政工干部啊。誠然,長久以來,人們將詩人氣息濃厚與外交工作出色的陳毅習慣性地歸為了政治家一類的角色。
事實上陳毅除了在革命初期做過幾年政治工作外,之后的革命生涯都是在做軍事主官,即新四軍支隊長、軍長、三野司令員等。
在建國初的內刊《黨史資料》中,將周恩來與除了聶榮臻、羅榮桓以外的八大元帥都冠以了“軍事家”的稱號,說明在這方面也是得到官方認可的。
回到正題,下面我們按照早期資歷、軍功、山頭代表性以及現任職務(評銜時)四個方面,將聶榮臻與羅榮桓二位元帥做一下比較,看看羅榮桓是如何后來居上的。
聶榮臻
一、早期資歷
聶榮臻,生于1899年,四川江津人。他于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1923年入黨,是十大元帥中第二個入黨的,黨齡僅次于朱德。
那段時期,聶榮臻先后在比利時沙洛瓦勞動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者勞動大學學習,可以說他是開國元老中學術背景最厚實的一個。建國后,他主抓科技,倒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1925年回國后,聶榮臻來到了廣州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這個任職確立了他很高的軍內資歷。而時任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是誰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
此時的葉劍英是他的同事,而徐向前與林彪則是他的學生。
1927年,聶榮臻先后參加了我黨早期的三大起義中的兩個,即南昌起義與廣州起義。
三大起義幾乎囊括了開國的十大元帥,而一人參加過兩次起義,在十位中找不出第二個來,這資歷也真是沒得說了。
在很多的網絡文章中,說到了葉劍英與聶榮臻共享這一殊榮,其實是不嚴謹的,是錯誤的。
葉劍英只是參加了廣州起義一個,時任工農紅軍副總指揮,但他并沒有參加南昌起義。
在南昌起義前,國民黨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感到葉挺、賀龍部隊“不穩定”,企圖以開會的名義把葉、賀召集到廬山,予以扣留,并對其軍隊包圍繳械。
時任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的葉劍英在得知這個內幕后,秘密從廬山趕赴九江,告知了葉挺、賀龍,使得南昌起義得以順利實現。
因此,只能說葉劍英對南昌起義有所貢獻,但他并沒有出現在起義現場,嚴格說不能算作參加。
而這兩次起義聶榮臻不但親臨現場了,而且還擔任重要職務。
在標志建軍的南昌起義中,他任中共前敵軍委書記兼起義主力葉挺的11軍的黨代表;在廣州起義中,聶榮臻也是主要領導人之一,起義后的1928年還擔任廣東軍委書記。
這就使得聶榮臻又戴上了“南昌起義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等數頂桂冠。
兩大起義失敗后,聶榮臻先赴白區的順直省委做組織部長,后又赴上海在周恩來的的領導下,從事了一段時期的中央“特科”工作。
以后中央組建了七人成員的中央軍委,聶榮臻擔任參謀長,做了周恩來的助手。
羅榮桓生于1902年,是湖南衡山人,他先后上過青島大學與武昌中山大學,是后來的十大元帥中,唯一在國內上過大學的人。
他于1927年入黨,同年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在上井岡山前的“三灣改編”時,擔任特務連連長。
由上可以看出,聶榮臻的早期資歷很深,在十大元帥中也是靠前的,羅榮桓比之確實差了好多,放在十大元帥中也是墊底的。
羅榮桓
二、各個歷史時期的綜合貢獻
01 紅軍時代
在1931年顧順章叛變后,聶榮臻撤離上海到達中央蘇區,此時,第三次反“圍剿”已勝利結束。
到了蘇區,聶榮臻先是在紅五軍團工作了一段時間。而后,他被任命為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為王稼祥。接著,聶榮臻又出任了一方面軍主力之一的紅一軍團的政治委員。
這期間,作為配角的聶榮臻雖然在軍事上未能獨當一面,但協助軍團長林彪指揮了四、五次反圍剿、湘江戰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搶占安順場、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攻占臘子口、直羅鎮戰役等一系列經典戰斗。
紅軍初期的羅榮桓,并不太惹人注目。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談,戴個厚厚的近視眼鏡,稍顯木訥。
而且,在軍隊初創時期,政工干部還是不如軍事干部吃得開,不太受領導重視。
一直到了古田會議之后,領袖才認識到羅榮桓的優秀人品,發現他與自己觀念一致,一直旗幟鮮明地支持自己。
于是羅榮桓開始受到了著力提拔,很快就從支隊(營)黨代表到縱隊政委,再到紅四軍政委兼軍委書記。
1932年紅一軍團成立后,羅榮桓出任了軍團政治部主任,參加了一至四次反圍剿斗爭,這期間,他屬于聶榮臻的直接下屬,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政治工作任務。
后來羅榮桓又相繼擔任了江西軍區、紅八軍團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又復任一軍團政治部主任一職。
綜上,在紅軍時代,無論從軍職還是貢獻,羅榮桓比之聶榮臻還是略遜一籌的。
02 抗戰時期
1937年8月,紅軍接改編,以紅一軍團為主的部隊被編為了八路軍115師,聶榮臻出任了副師長。1937年10月,八路軍恢復了政委制度,聶榮臻兼任政治委員。
同年的11月,中央成立晉察冀軍區,聶榮臻改任司令員兼政委,終于成為了獨當一面的黨政軍領導人,負責經略晉察冀。他雖然不以軍事見長,但他確實是打造根據地的一把好手。
晉察冀根據地率先摸索出了根據地建設的樣板,而且也是一個兵暴基地,被譽為了模范根據地。
在晉察冀根據地高峰時期,覆蓋了華北80個縣20多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擁有1200萬人口,是抗戰時期與山東、蘇北、太行山并列的四大敵后根據地之一。
晉察冀根據地一直堅持著對日軍的反掃蕩,兵力從最初的2000多人發展到1945年的20多萬人。
其中最有名的是黃土嶺戰斗,聶榮臻麾下的楊成武,率軍擊斃了日本陸軍中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這是八路軍在抗戰中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
另外聶榮臻也指揮根據地部隊參與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應該說,這期間是聶榮臻軍事生涯的高光時刻,是他在戰爭年代最突出的功勞。
連毛澤東都贊譽他:五臺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
羅榮桓在抗戰爆發后,先是出任115師政訓處主任(相當于政治部主任),這期間,羅榮桓仍然還是聶榮臻的下屬。
1938年2月,115師開赴山東,羅榮桓擔任了115師的政委。
由上可以看出,網絡上有關羅榮桓是115師首任政委的說法并不準確,而且他也不是聶榮臻一離開115師就接任政委一職的。
起初,山東局面并不是那么太好,外部各種敵頑勢力錯綜復雜,內部組織問題也是難以捋順,經過長時間的磨合與調整,終于在1943年讓羅榮桓黨政軍一把抓,才使山東的整個形勢發生了飛躍的變化與發展。
到抗戰勝利時,山東八路軍部隊發展到了27萬人,民兵50萬人,自衛團150萬人,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為一個擁有2400萬人口和12.5萬平方千米土地,轄5個行政主任公署、22個專員公署和127個民主縣政府的解放區。
此時的山東根據地已經超越“模范根據地”晉察冀,成為我黨最大、最強的敵后根據地。為堅持抗戰和爭取抗戰勝利及以后的進軍東北展開遼沈戰役作出了重大貢獻。
可以說,正是在抗戰期間,由于在山東的戰績,羅榮桓開始逐步追趕了上來。
不過由于羅榮桓直至1943年才擔任根據地一把手的,此前朱瑞、徐向前、黎玉等人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與自始至終經略晉察冀的聶榮臻比起來,還不能說羅榮桓已經超出,至多也是平分秋色吧。
03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聶榮臻擔任了華北軍區司令員。
初期,由于錯誤估計形勢,晉察冀根據地進行了精兵簡政,加之李運昌、程子華等大量華北部隊支援東北,內戰爆發后,華北戰略區顯得兵源不足。
同時,指揮員在軍事能力上也有些不足,致使華北軍區在大同、集寧以及張家口戰役上遭遇了一些挫折,后來經一系列人員與戰略戰術調整,才逐漸止住了內戰開打以來的頹勢。
隨后,華北軍區也有正太戰役、石家莊戰役等亮點,也通過進攻遼西與冀東等地區,完成了對東北與華北的分割,有力地支援了遼沈戰役,并與入關的四野一道,成功拿下了平津戰役。
而羅榮桓在解放戰爭期間,出任東北野戰軍(四野)的政委,他協助林彪,發動了著名的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為全國解放奠定了基礎。
接著,林羅的四野同華北野戰軍一道,取得了平津戰役的勝利。
隨后四野又從北打到南,從東北的白山黑水打到了海南的天涯海角,成為解放戰爭中最為強大的部隊。
內戰初期,羅榮桓從山東帶來的六萬精銳,與黃克誠的新四軍三師成為最初的班底。
后期的四野之所以兵強馬壯,當然軍事主官的因素是關鍵因素,但在兵源的擴充上,羅榮桓同樣功不可沒。
在東北幾年,林彪只是負責作戰,其余政工、軍訓、裝備、動員、后勤、軍工都是羅榮桓一把抓的,在他的主要操作下,四野從最初的11萬人用了短短三年時間,便打造成了百萬大軍。
可以這樣說,羅榮桓真正超越聶榮臻正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這期間由于四野的卓越表現,將領們也是水漲船高,林彪與羅榮桓等一眾將領因此異軍突起,概莫如是。
聶榮臻
三、山頭代表性
從山頭代表性來講,聶榮臻與羅榮桓同屬于一方面軍出身,但非要比個究竟,細分一下,聶榮臻屬于中央空間干部,而羅榮桓則是土生土長的、從秋收起義一路走出來的將領。
四、現任職務
在1955年評銜時,聶榮臻與羅榮桓都是軍委副主席,但兼職有所不同。羅榮桓身兼總政治部主任一職,而聶榮臻則是兼任副總參謀長,不過,因總參謀長徐向前身體不佳,由聶榮臻代理行使總參謀長一職。
而正是兩人在兼職上一正一副(代理)上的差別,在元帥的排名上,羅榮桓也是要占一點點優勢的。
最后,我們綜合一下二人在早期資歷、歷史貢獻、山頭代表性以及現任職務四個方面的情況,得出了以下結論:
聶榮臻雖然在早期資歷與紅軍時代的貢獻要遠高于羅榮桓,但在抗戰期間,羅榮桓逐步追了上來,并在解放戰爭期間實現了全面超越,再加上羅榮桓在山頭代表性與現任職務上略微勝出一點,最終羅榮桓在元帥排名上超過了聶榮臻。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