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36 開的第 679 張病歷單
全單約 1249 字,讀完大概需要 3 分鐘
不知道大家在焦慮緊張時刻
會不會有些小動作
比如有的人會總是餓餓
好像怎么都吃不飽
有的人會喜歡玩自己的頭發
有的人則會對著手指甲一頓啃
在緊張、壓力、饑餓
或者僅僅是閑來無事狀態下
啃咬手指甲或腳趾甲
通常是一種強迫性
甚至是無意識的行為習慣
這種行為在臨床上稱為
「咬甲癖」
(onychophagia)
患者有時無法或難以意識到
自己正在做什么
但卻會啃到根本停不下來
有記錄顯示
有些患者在入睡時也在咬指甲
而除了咬指甲以外
還有咬嘴唇、咬臉頰內側
抓皮膚(剝皮)、拔毛揪頭發等
都屬于以身體為中心的
重復性行為障礙
(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ur disorders,BFRBs)
在 《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
第五版修訂版(DSM-5-TR)中
屬于其他特定的強迫癥和相關障礙
一般來說
BFRBs 可分為兩個「亞型」
無意識型 (Automatic)
和意識型 (Focused)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有些患者是故意為之
有些患者的行為卻像是
開啟了自動模式
那要到什么程度
能算是 BFRBs 患者呢?
首先,當然是得經常
有這樣的重復行為
而這種行為會讓患者非常痛苦
或帶來功能損傷
一般持續 6 個月以上
在這期間
患者并不是純純擺爛
反而往往會多次試圖停止
但卻經常做不到
總咬指甲
往往會帶來一些并發癥
最顯而易見的
當然是生理上的損傷
嚴重的咬指甲
或咬甲癖
可能會導致指甲畸形
(如洗衣板樣畸形或扭曲的指甲)
也可能引發甲下出血
其次,因為這種身體損傷
容易導致患者害羞、尷尬
從而引發社交障礙
或者焦慮等心理問題
對于這個小癖好
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
這源于口欲期被壓抑的性心理發展
1 歲半前的嬰兒
是通過口腔來獲得性快感
比如吸吮、咀嚼、吞咽等動作
如果這段時間不能滿足
比如喂食過少或過多
母乳喂養時間過長
母子/母女關系存在問題等
成長后,孩子的嘴往往就閑不下來
還可能會咬指甲、貪吃、抽煙等等
甚至在為愛鼓掌時
也更喜歡另一種「咬」
也有心理學家發現
拔毛咬甲等行為
與童年創傷事件的經歷
呈高度正相關
但卻與 PTSD 呈負相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對指甲的啃咬
也像是這些可憐寶寶的情緒出口一般
遺傳多少也有點兒影響
雙胞胎研究表明
如果雙胞胎一方里有人喜歡咬指甲
另一方咬指甲的概率
同卵雙胞胎里
會比異卵雙胞胎要高
如果你的直系親屬中
有重度咬甲癖患者
或者在成長過程中
總見到親戚長輩咬指甲
多少也會喜歡自己悄摸來上兩口
2015 年
有學者通過大五人格量表
分析了大五人格和咬甲癖的關系
結果發現
神經質、開放性水平
得分越高的人
以及宜人性水平得分較低的人
咬甲的癥狀就更嚴重
事實上也有研究發現
人們在咬指甲后
尤其是把指甲形狀咬整齊后
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感
能減輕日常生活的焦慮和壓力
不過說到底
啃指甲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是不好看!
同時,甲緣的皮膚變薄會導致長倒刺
還容易被微生物和病毒感染
從而出現紅斑、發熱、觸痛、膿腫
甚至患上甲周炎、急性甲溝炎
如果從小就開始啃指甲
還可能會對顏值造成一定影響
收獲前突的上頜
下懸的下巴
狹長的臉型
還是早點兒住口吧!
話說在大五人格里
神經質
就是情緒穩定性的對立面
順便來康康你的
「情穩穩定性」如何吧!
今日封面
病理青年
蹲坑時候看的人體百科全書
給 36 加雞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