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隕落:數量弱化、質量劣化、價值矮化
11月中旬去一趟重慶、成都一帶出差。
飛機還是高鐵?我一度也是選擇困難。我以為很困難。
比價后發現,一點不困難。從上海出發,飛上述兩個城市的機票,非常便宜,才四五百元。
疫情前我記得飛成都是要一倍多以上的價格。如今,口罩行情意外造就了航空業的廉價出行,中國變得越來越像美國。
這種“像”的內在,是無奈的。因為客流越來越少。
飛成都的航班上,1/3是旅游團,滿載各種口音、歡聲笑語的老年人,坐在中后艙的中年旅行者大都是垂頭喪氣,面帶晦澀。
11月、12月是各大公司渠道報單,年底銷售總結的高峰時間段。飛往西南渠道的巡查管理層應該絡繹不絕,可目前的情況是,商旅乘客減少。
沒有那么多可以匯報、總結的,沒必要的出差也就少了。
渠道沒有業績,省級銷售缺乏KPI,管理層、執行層死氣沉沉,總歸是大事不妙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
中國經濟好不好?看這些省份的航班商旅乘客數量、質量,甚至臉色,就明了。要知道,它們取代了東部沿海,成為了投資的重點。
很多投資界的老領導總是強調,做投資必看《新聞聯播》。我則堅信,細節是不會騙人的,人的體感有時候很準。
高位者的有些話能聽,有些話不能聽,半信半疑就對了,得用腦子分析。
中國會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我個人認為,隨著特朗普的上臺,全世界政治右翼化已成定局。
中國最近幾年都是在通縮和通脹的邊緣徘徊,與其通縮不如通脹,但迎面而來的是人民幣匯率即將跌破7.3,加上印鈔引發的全民通脹。
中產階級是受害的重點,人群大量隕落。
在橄欖型的社會人口結構中,中產階層占據中層,無論人數和納稅,都是社會的主力。中國的間接稅,比美國的直接稅更加不給中產留情面。熟悉中美國情差異的人,都懂的。
未來4-10年的苦難,說好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說難聽點彼此煎熬,看誰先倒下。
中產熬了 10 碗粥,別人一桶水倒進去,淘走90 碗,把剩下10碗給你。
中產看似沒虧,其實你手中那10碗粥,已經沒有之前的厚度了,吃了不飽。可人家的一桶水卻換走了 90 碗,繼續賣。
說白了,你的錢是加班、熬夜、跪舔臭屁領導掙來的,哪怕是出賣尊嚴都是付出代價的,而他的錢是印來的,摻和在一起,你的錢就越來越不值錢了。
上海白領都去了杭州打工,周五晚上的滬杭高鐵都是穿梭雙城的打工人,坐著或睡著。
百萬年薪的白領工作,目前都是市場的俏貨。這種崗位正常的競爭環節,初選HR手上的簡歷是100-200份。競爭力差的再就業白領,都在想辦法找HR、HRD的聯系方式,先約出來喝個咖啡,送個伴手禮。
沒辦法,形勢所迫。
失業年限累計超過一年以上的,就不要再解釋了,老資格HR不聽的,除非你驚才絕艷。
上海去年失去人口500多萬,杭州增加人口100多萬。數據一增一減,剪刀差就是中產“死亡人數”,有人被擠出中產行列了。
麥肯錫咨詢公司中國消費者報告顯示,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數量持續增長,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將再增加7100萬個上、中產階級家庭。
還增加呢?記得“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就行啦。
寒冬中勉強保住工位的人,都是英雄。因為至少他們還在正常納稅。有這批人在,“內債不是債”。
經濟學的定論,都是有前提的。
問題是,失業中產越來越多,保住工位越來越難,為了工作付出的努力越來越沉重。中國整體性的債務危機不能不防。
中產用血汗錢去換了三樣東西:婚姻、房產和子代的學歷。老三樣,統一都在貶值。
婚姻。我都不說本質,形式上的婚姻從戀愛開始,就是質量劣化。
本來我身邊的圈子還是欣欣向榮、正氣昂揚的。貴子、貴女們都個個都有事業、家庭的麻煩,但至少表面上都還可以。
直到有一天,我和幾個貴女進行茶話會。說到一半,某貴女接了一個電話,情緒突然崩潰了,在茶室大哭。
老公和情人在一起,給她打了電話。她以為是老公,沒想到直接是小三跟她挑釁,沒說三分鐘火氣沖天,兩人就打算開撕了。
我們趕緊把電話摁掉。
貴女平復后安靜地說,有你們想象不到的東西。
她一件件,緩緩脫下上衣。
驚呆了:
背上全是傷痕、抓痕。她被她老公家暴打的。
白天是明媚靚麗的OfficeLady,夜晚回家是被老公施暴的弱女子。
次日循環往復。偶爾躲回娘家,喘息幾天,再繼續這種生活。這哪里是人過的日子,一位大姐搖頭說道。
老公年薪40萬左右,一般理工男,可牛逼得不得了,天天PUA她。
這是中產女白領的悲哀:你不要他錢,他要你命。
這個案例發生后,身邊幾個單身的貴女觀念都變了。質變啊,本來是感情重于錢,現在普遍都變得錢和感情都要,錢更重要。
一般的上海中產姑娘,年紀都35+,動不動要幾個億。你能說她什么?人家的價值選擇,都害怕吃虧上當。
情感質量的劣化,比赤裸裸談交易更具腐蝕性。
就像國民黨末日階段推出的“金圓券”,貨幣不值錢,商品價格飛漲,一日三變。一盒火柴要幾十億金圓券。
網上鋪天蓋地的“樸素經濟學”,大部分中產都學乖了——參與分配比參與增長更有效。不做蛋糕了,人人都盯著分蛋糕的水果刀。
這么猜忌的環境下,結婚人數、出生率指標會好嗎?社會人口結構會好嗎?
難怪人際關系層面,戾氣越來越嚴重。
中國社會原來就有過分現實化的問題,只是經濟危機撕破了遮羞布。
上海徐匯區漕河涇園區北面的華利公寓,1997年建成,市西的老破小,名氣小得不能再小。
真是跳樓的好地方。
從2024年夏天開始,幾乎每個月跳一個人。我們志愿者救助分析數據,很巧合的是,死者無一例外都是中老年男性。
曾經有一只受驚而意外跳樓的貓,也是中年公貓。
我手上沒點數據不敢說這話的。
這些男人和貓,心理狀態還有一個共性:不被人期待,不被人關注,光照不到他們身上。在婚姻和生活中沒有價值感,沒有存在感,就慢慢走上了絕路。
包括那只貓,也是不被主人所關注。沒有充分的愛給他,他也逐步喪失了感受愛的能力,人與貓同理。
中產的隕落,首先是情感價值的矮化,被邊緣化開始。經濟地位是其中垮掉的一根杠桿。
不要小看楊笠言論對男性群體的沖擊,傷口上撒把鹽,這種做法本身就是臟的。
靠這招嘩眾取寵,不值得,也不道德,肯定有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