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庚辰龍年接近尾聲,不禁讓人憶起一位因“庚”得名的故人。
他出生于84年前的今天(1940年12月18日),老家在湖南省望城縣(今長沙市望城區)的簡家塘(1993年更名為雷鋒鎮,現為雷鋒街道)。因為出生在庚辰年,所以鄉親們就叫他“庚伢子”,伢子是當地方言“男孩子”的意思。后來他有了正式的名字雷正興,再后來他改名雷鋒,在中國家喻戶曉。
18歲的雷鋒在天安門廣場
人們記憶中的雷鋒永遠滿滿的少年感,充滿了青春活力、陽光朝氣。照片中的他臉上總是掛著極具感染力的笑容,溫暖又帥氣,可愛又淳厚。可他笑容的背后卻藏著凄苦的身世,不滿七歲的他已成為孤兒,至親都因身處吃人的舊社會備受摧殘而相繼離世。1949年湖南解放,雷鋒的生活不僅得到了保障,還上了學、讀了書。盡管上小學時他已經將近十歲了,比其他同學的年紀都要大,但他樂觀、勤奮,心里滿是對新生活的感恩與熱愛。1950年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的抗美援朝群眾運動中,雷鋒拿出兩毛錢捐了出去,那是收養他的六叔奶奶給的壓歲錢,也是他當時全部的財產。
雷鋒的筆跡
直到現在,孩子們大都會用壓歲錢買糖、買鞭炮、買玩具,但他卻用來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捐款。雷鋒小學畢業后就到生產隊當了秋征助理員,后來去鄉里當了通訊員,再后來到農場開拖拉機,又響應號召北上到鞍山鋼鐵廠當上了工人。那時的他已有了很充足的生活保障,但參軍的夢想依舊在他心中燃燒。直到1959年末,他終于收到了入伍通知書,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運輸連戰士。
雷鋒的入伍通知書
他入伍以后的故事,很多已被大家所熟知。“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他日記中的這幾句話,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能體悟到其中的深意。他還說:
“自己活著,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好。”
“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
“我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他留給我們很多很多,遠不止這些故事和語錄,在我們的記憶里他的形象將永遠年輕,他至真至純的大愛也將永不褪色。
向雷鋒同志學習!
毛澤東為《中國青年》“學習雷鋒同志專輯”
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32折特惠 折后19.9元
37折特惠 折后21.7元
35折特惠 折后9.1元
思想文化的擺渡者,在東西方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