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賈南風就是西漢呂后的翻版,手握大權(quán)8年里,西晉社會相對穩(wěn)定。
可是,賈南風心里并不踏實。
因為,她沒有兒子,太子司馬遹就成了她的眼中釘。
不僅如此,藩王中趙王司馬倫這些年阿諛奉承,明面上圍著賈南春團團轉(zhuǎn),私下里卻惦記著怎么取代她。
公元299年,賈南風先發(fā)制人,她誣陷太子有不臣之心,準備廢掉太子。
可大臣們不干,太子暫時保住性命,被幽禁起來。
這時,八王之亂的“男三號”趙王司馬倫正式登場。
司馬倫也是一個野心家,他靠巴結(jié)賈南風掌握了禁軍。
在太子被廢后,就跟親信孫秀密謀,趁機扳倒賈南風。孫秀建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他先散布謠言,說有人要為太子復位;再跑到賈南風面前煽風點火,勸她殺掉太子。
得到消息,賈南風慌了神,暗地派人殺掉太子。
然后,司馬倫有樣學樣,他偽造皇帝司馬衷的詔書,以謀殺太子之名,出兵將賈南風一黨全部逮捕殺掉,賈南風也被逼自盡。
之后,司馬倫大權(quán)獨攬。
但到了公元301年,司馬倫已經(jīng)不滿足當相國,他干脆廢掉司馬衷,自立為帝。
奈何,司馬倫一伙人道德敗壞,在政治上并無建樹,黨羽之間還互相拆臺。
司馬倫稱帝沒多久,就引發(fā)了三王起義。
5
在許昌的齊王司馬囧聯(lián)合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颙、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
司馬倫與孫秀率軍反擊,結(jié)果大敗,死者近十萬。
之后,馬倫后來被囚禁于金墉城,最終被逼自盡。
然而,司馬倫一黨雖然覆滅。但他專權(quán)的行為無異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讓眾多藩王看到無限可能。
從公元299年到公元306年,歷時7年,西晉諸王輪番登場廝殺。
推翻司馬倫后,八王之亂的第四位主角司馬冏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他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司馬冏掌權(quán)后卻變得荒淫無度、囂張跋扈。要知道,皇權(quán)是至高無上的,破壞了這個規(guī)則,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挑戰(zhàn)你。
禁軍軍官李含第一個跑到長安,勸說河間王司馬颙起兵討伐司馬囧。
司馬颙本就野心勃勃,也想當老大,感受萬人膜拜,于是欣然同意。
但是,他的身份有點特殊,他是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的孫子,血緣有點遠。
不僅要師出有名,還得有幫手。于是,他四處散播謠言,說駐守洛陽的司馬乂準備里應外合推翻司馬冏。
因為司馬乂是司馬炎的第3個兒子,是當朝皇帝司馬衷的弟弟。
司馬颙想等司馬囧除掉司馬乂后,坐收漁翁之利。卻沒料到,處于弱勢的司馬乂先下手為強,迅速帶領(lǐng)親兵占領(lǐng)皇宮,挾持皇帝司馬衷,陰差陽錯下司馬囧被殺,三族被滅。
八王之亂的第五位主角司馬乂就此登場,開始獨攬大權(quán)。
然而,司馬乂雖然掌控大權(quán),但實力并非最強。他事事都要向鄴城的司馬穎請示和匯報,因此司馬穎實際上在遙控著朝政。
而司馬颙則什么也沒撈到,于是他一心想扳倒司馬乂,甚至多次派人刺殺他,但都被司馬乂化解。
無奈之下,司馬颙決定撕破臉皮,以皇太弟之位拉攏司馬乂的異母弟司馬穎,共同起兵造反。
皇太弟顧名思義,和皇太子是一個意思,都是皇位繼承人。
意思就是打敗司馬乂以后,擁護司馬穎為皇儲。
權(quán)力的欲望無窮盡,原本觀望的司馬穎也被撩撥得野心勃勃。
6
公元303年,司馬颙派親信張方領(lǐng)兵七萬,與司馬穎的20萬大軍,一同討伐洛陽的司馬乂。
雙方混戰(zhàn)數(shù)月,難分勝負。雖然司馬乂糧草匱乏,但士氣高昂,誓死堅守。
然而,就在這時,八王之亂中的終極BOSS司馬越登場。
司馬越是司馬懿三弟司馬馗的孫子,跟司馬颙算是堂兄弟。
他得司馬家族真?zhèn)鳎歉畼O深,一直蟄伏旁觀。
他看出司馬乂堅持不了多久,而司馬穎他們一旦攻入洛陽,自己也會受到牽連。
于是,他聯(lián)合一批禁軍將領(lǐng),趁司馬乂不備將其逮捕囚禁。隨后,司馬颙的部下張方進入洛陽,將司馬乂活活烤死。
至此,八王之亂已經(jīng)死了五位藩王,這場血腥的內(nèi)部屠殺也逐漸進入尾聲。
說來,司馬乂有點倒霉。他先是被司馬颙強拉入伙,卷入司馬颙和司馬囧的恩怨之中;事后又不能當家作主,事事問弟弟。
這在八王子中算是老實人,然而結(jié)局卻異常凄慘。
司馬乂死后,剩下的三位王爺——司馬颙、司馬穎、司馬越共同瓜分勝利果實。
司馬颙如愿當上太宰,太子司馬覃被廢;司馬穎出任丞相,還被立為皇太弟,成了新皇儲;司馬越則當上了尚書令。
這一仗打完,司馬穎成了最大贏家,成了西晉朝廷的新老大。他手握大權(quán),回到老窩鄴城,繼續(xù)遙控著洛陽,可日子一長,人就飄飄然,野心逐漸膨脹。
這時候,終極大boss司馬越看不順眼,說是看不下去,實際上是想取而代之。
公元304年,司馬越傳檄四方,所要為廢太子司馬覃復立太子位。
他帶著兵馬,還拉著皇帝司馬衷一起去鄴城攻打司馬穎。
可惜,未能如愿。他干不過實力雄厚的司馬穎。司馬越兵敗以后,在部下幫助下回到東海國,躲起來養(yǎng)精蓄銳。
7
然而,司馬越并不安分,他時不時騷擾司馬穎,司馬颙也不嫌事大,在一旁看熱鬧,偶爾幫司馬穎一把。
眼看司馬越吃虧,他的親弟弟司馬騰按捺不住,他從北方并州起兵。
后來神探狄仁杰在并州解開守衛(wèi)消失之謎。
隨后,又聯(lián)合烏桓、鮮卑段部,羯等胡族攻打司馬穎。
這么多人馬,司馬穎肯定干不過,敗退洛陽。大本營鄴城失守,司馬穎就失去利用價值,被剝奪皇太弟身份,暫時退出賽場。
此時,八王之亂進入決賽圈,最后就剩下司馬越和司馬颙追逐最后勝利。
司馬越起兵打司馬颙,剛開始吃癟;于是,他叫堂侄司馬虓來幫忙。最終,他們擊敗司馬颙的隊伍。
這時候,司馬穎在舊部公師藩幫助下,再次恢復戰(zhàn)斗力。
見司馬穎還有用處,司馬颙就分兵讓他去洛陽擋司馬越。
但司馬越勢不可擋,一舉攻破洛陽,擊敗司馬穎,接著攻破長安,又打敗了司馬颙。
八王之亂的第六位主角司馬穎,在逃亡路上落入范陽王司馬虓手中,他全家都被勒死,司馬穎這一脈算是絕嗣。
八王之亂的第七位主角司馬颙,在舊部幫助下曾一度重返長安,重掌權(quán)勢。
可好景不長,公元307年,光熙元年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暴斃。司馬熾繼位,為晉懷帝。
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詔司馬颙為司徒,讓其回朝廷。
司馬颙不疑有他,就乘車上路。結(jié)果,全家慘遭司馬越部下殺害,司馬颙就絕后。
至此,這場持續(xù)16年的司馬家族內(nèi)訌,畫上句號。
最后
八王之亂,這場司馬家族的內(nèi)斗,硬生生掏空司馬懿祖孫三代打下的江山。
那些自以為是的王爺們,聰明反被聰明誤,到頭來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為了點私利不僅毀掉祖宗的基業(yè),還成為后世笑柄。
在這場混戰(zhàn)中,司馬懿的后代基本被誅殺殆盡。
倒是司馬懿三弟司馬馗的幾個孫子撿了便宜,其中東海王司馬越獨攬大權(quán),成為這場內(nèi)斗的最大贏家。
然而,卻不是最后的贏家。
因為,經(jīng)過這16年的內(nèi)亂,西晉朝廷已經(jīng)失去對局勢的控制能力,掏空家底。大量雇傭鮮卑、羯、匈奴等族人參戰(zhàn),簡直就是開門揖盜,引狼入室。
這些部落首領(lǐng)看到司馬家族的不堪,和權(quán)利的誘惑,紛紛崛起。
八王之亂雖然結(jié)束了,但五胡亂華接踵而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